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5-0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异位妊娠开腹腹腔镜

孙 雪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

孙 雪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乙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式,但腹腔镜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故在无禁忌证情况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异位妊娠

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卫生院,吉林长春 13020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受女性生育年龄延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手术是针对本病治疗的常用措施,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创伤较大。腹腔镜技术在近年来日益成熟,已逐渐应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中。本研究就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均为(+),B型超声显示宫腔内未见妊娠囊,盆腔附件伴盆腔积液。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8±3)岁,停经时间39~51 d,平均(45.7±2.9)d;未生育16例,已生育34例;异位妊娠位置:输卵管壶腹部31例,输卵管伞部6例,输卵管峡部13例;伴有明显腹痛32例,阴道流血10例。乙组患者年龄22~32岁,平均(27±4)岁,停经时间38~55 d,平均(46.0± 2.6)d;未生育15例,已生育35例;异位妊娠位置:输卵管壶腹部30例,输卵管伞部5例,输卵管峡部15例;伴有明显腹痛30例,阴道流血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异位妊娠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包括:①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13例)患者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插入10 mm诊断腹腔镜,快速注入4 L CO2,将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4 mmHg(1 mmHg= 0.133 kPa),确定左下腹麦氏点,并在右下腹选择与其相对应位点,置入操作器械,并观察上腹部和盆腔,并将腹腔内积血吸尽,探明异位妊娠位置及类型后,电凝患侧输卵管和系膜,横断电凝后切断输卵管峡部,并取出病变组织,使用温度适宜的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进行冲洗,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相关器械,予以术后处理。②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37例)患者麻醉方式及腹腔镜置入方式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探明异位妊娠位置后,在异位妊娠处做纵形切开1~2 cm,吸出或钳夹出内容物,确定为妊娠组织后,采用温度适宜的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对手术创面进行冲洗,同时对残余绒毛组织及出血点进行电凝,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相关器械,给予术后处理。乙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于下腹正中做一长约6 cm切口,常规行输卵管切除术(12例)或输卵管修补造口术(38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3]。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乙组 50  50±6  98±12  25±7甲组 50  51±7  64±10  15±5 t值    0.87629  14.990  7.8648 P值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切口疼痛评分(分)住院时间(d)乙组  50  18±4  6.2±1.1  6.8±1.0甲组  50  13±3  3.2±0.9  4.1±0.9 t值    7.2735  15.156  14.131 P值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着床,发病率占总妊娠的2%,是产科常见急腹症[4]。当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可导致腹腔内急性出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5]。目前,临床针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不但能对腹腔情况进行较好探查,还可结合患者病情切开输卵管取出孕卵或切除病侧输卵管。开腹手术是既往常用术式,但存在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恢复时间较长的缺点。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操作,且整个操作都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完成,可避免开腹手术过程中器械、纱布进入腹腔对腔内脏器的扰动干扰,故出血量较少。同时,腹腔镜治疗手术切口较小,镜下操作精细,故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纤维渗出和沉积,从而减轻盆腔粘连,腹腔镜操作时对胃肠干扰较小,并发症较少。刘海琳等[6]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不但生命质量更好,且疼痛更轻,住院时间较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式,但腹腔镜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故在无禁忌证情况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葛爱娟,王军青,王小红.β-HCG、VEGF和孕酮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627-629.

[2] 刘晓利,董金虎.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0(1):146-148.

[3] 李学成,黄玉同.后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104-105.

[4] 龚惠,陆文怡,赵爱民.血清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早期预测异位妊娠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14):2231-2234.

[5] 熊斌,王奇,潘峰,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4):436-439.

[6] 刘海琳,朱云芳,方杏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5):663-665.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67

猜你喜欢

异位妊娠开腹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