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6-05-06林力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高血压

郑 辉 林力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郑 辉 林力敏

【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梅州蕉岭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1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0 mg/d)治疗,观察组121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安全性

广东省梅州蕉岭县人民医院,广东梅州 5141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常用药物种类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药等,其中CCB降压效果显著、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少,已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CCB类降压药物,是传统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通过拆分获得的光学纯手性药物,其作用约为右旋体氨氯地平的103倍,约为消旋体氨氯地平的2倍。左旋氨氯地平要达到与消旋体氨氯地平相当的降压效果,其用药剂量仅为消旋体的1/2[2]。本研究就相同用量的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梅州蕉岭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2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初诊为1~2级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3级高血压、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能够配合治疗和临床评估。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 7)岁;高血压分级:32例1级,89例2级;基础疾病:9例糖尿病病史,1例脑血管病史,3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对照组患者中,男77例,女44例,年龄38~75岁,平均(58±7)岁;高血压分级:35例1级,86例2级;基础疾病:10例糖尿病病史,2例脑血管病史,3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为每次5.0 mg,1次/d,每天上午7:00~10:00服药,连续服用8周。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每次5.0 mg,1次/d,每天上午7:00~10:00服药,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静息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测定患者的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变化,评价用药安全性。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坐位静息DBP降低>10 mmHg(1 mmHg=0.133 kPa)且恢复至正常范围(<90 mmHg),或DBP降低≥20 mmHg,SBP降低>20 mmHg且恢复至正常范围(<140 mmHg)或降低≥30 mmHg;有效:坐位静息DBP降低<10 mmHg但已经恢复至正常范围,或DBP降低10~20 mmHg,SBP降低<20 mmHg且已经恢复正常(<140 mmHg)或降低20~3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计算降压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与DBP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BP、SBP及HR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BP、SBP及HR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DBP(mmHg)观察组  121  99±6  80±5对照组  121  99±6  86±7 t值    1.041  8.659 P值     >0.05   <0.05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SBP(mmHg)  HR(次/min)观察组  157±9  127±9  77±6  75±6对照组  155±8  134±10  77±6  77±6 t值  1.426  5.842    0.463  2.27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肝肾功能损伤、血尿常规异常等,治疗过程中均存在水肿、头晕、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水肿1例,头晕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水肿2例,头晕1例,头痛1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慢性肾病等发生风险均较非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高血压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4]。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尤为重要。

CCB是治疗高血压的常规药物之一,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克服传统CCB药物难以24 h持续有效控压、胃肠道不适等缺陷,二氢吡啶类CCB逐渐应用于临床。既往研究显示,二氢吡啶类CCB药物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5%、37%、32%。此外,二氢吡啶类CCB几乎能够与每类抗高血压药物联用而起到增强降压效果的作用[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CCB药物,能够阻止血管平滑肌及心脏细胞外Ca2+内流,从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有效起到降压效果。同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还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并可促进一氧化氮等的释放,进而保护血管功能,进一步增强抗高压效果[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通过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结构中的消旋分子体实施手性拆分,拆除易于诱发水肿等不良反应且几乎无降压效应的右旋体,仅保留具有降压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的左旋体,从而可降低用药剂量与不良反应[4]。王陶丽和黄高忠[5]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相当,但前者的用药剂量减半、药物不良反应更少,且药物-经济学效益更高。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相同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后SBP与DBP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并无增加,与贾坦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5.0 mg/d为初始剂量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且用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高淑华,罗晋武,赵一锦,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04-405.

[2] 赖晓惠,李东,陈波,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4,(2): 266-267.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 张军,王焕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01-2802.

[5] 王陶丽,黄高忠.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299-6301.

[6] 贾坦,张李军,战义强,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4):301-303.

作者简介:郑辉(1975.1-),大专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2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安全性高血压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全国高血压日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