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2016-04-16孙雅飞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7期
关键词:字母组合预学发音

孙雅飞

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产生错误的时间和解决错误的过程,我们可以将教学流程归纳为“三环六步”。

三环即:课前学、课中学和课后学,使学习从时间上向课堂两端延伸,从空间上向教室内外延伸。

六步即:发现错误——呈现错误——解决错误——检验错误——生成错误——衍生新错误。这六步不是线性的单向结构(如图所示),它是互相交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

简单来说,通过课前预学,发现错误;教师通过搜集、整理和归纳,总结错误并以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呈现错误,师生共同在情境中以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逐步解决错误,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又会即时地生成新的错误,从而采取新的步骤和策略共同去应对。教师布置一些任务型活动检验错误的解决效果。课堂教学不以错误的解决作为终点,而是衍生出新的错误后,引导学生在课后探究和实践。

一、课前学——发现错误

课程改革倡导“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根据“学情”来决定教什么、怎么教。“学情”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学习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

课前学不仅是学习时间上的前移,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以学生课前学习中的错误和困难为突破口,诊断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预设教学内容。学生课前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微课学习。微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切入口小,可供学生反复学习。合理应用微课,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主动探究、乐于参与的习惯。引导学生对视频观看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产生的疑惑反复揣摩,或向同伴、教师求助,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2.预学单学习。预学单能有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设计方面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学习层次性等特点,并具备学习过程的引领性和学习效果可检测性。教师要及时了解预学单的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途径,记录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足、普遍性错误,来指导自己的备课。

PEP 二(下)U3 Let’s spell一课主要学习两个字母组合ar和al的发音规律。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第一、二单元所学旧知,并了解他们对ar和al组合的掌握情况,某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预学任务:

通过阅读预学单,发现很多学生出现了your,hour,hair等单词,它们虽然包含字母ur,ir,但却属于不同的字母组合,如our,air;而warm一词虽然包含ar组合,但是却发不同的音。

以此来定位学情,学生容易混为一谈,一则说明他们没有接触过our,air字母组合;二则说明学生对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还没有落实,音和形之间没有建立紧密联系,更无法做到见词能读或听音能写。

最后明确教学目标,掌握ar,al组合的发音规律;能准确朗读包含这两个组合的、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能在具体情境中拼写出符合规律的单词;能听辨不同组合的发音。

3.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它能让学生在客户端轻松完成口语或书面作业,而对于教师搜集学生错误数据则提供了更为快捷、简易的方式。如以下三个表格是学生完成“一起作业网”作业后的反馈。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了解到全班学生的分数排列情况、完成作业用时,了解到高频错误知识点,还能了解具体哪些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运用存在困难。因此在备课、课后辅导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那么哪些任务适合学生前置学习呢?

1.文化铺垫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积累。比如PEP三(下)U 3 Read and write的主题是Easter Party,对学生来说复活节是一个西方节日,虽然在三、四年级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并没有深入学习。如果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搜集复活节的相关知识,课堂上交流相关图片等,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party中大家一起eat chocolate eggsand meetthe Easter bunny等活动了。

2.知识回顾型。如教学PEP四(下)Recycle Day 1 A beautiful farm,可以让学生先去搜集fruit,food,clothes,animals,vegetables,traffic等类别的词汇,唤醒旧知,加强语言知识积累,特别适合运用于复习课型。

3.语法启发型。如PEP五(上)U 5在学there be句型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用is或are来描述一下教室的设施:

There___a teacher’s desk in the classroom.There___a computer on the desk.There___four fans and five lights in it,too...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初步感悟语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能力迁移型。比如教学PEP 二(下)U 3 Let’s spell,可以让学生先朗读学过的相关词汇,如 car,star,farm 等,再让学生尝试朗读没学过的card,Mars,hard等。

对前置学习的反馈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访谈、调查,或阅读有梯度、指向性强的预学单,或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能充分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中的漏洞和思维偏差,能清晰地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难点,从而设计教学方案。

二、课中学——呈现错误、解决错误、生成错误、检测错误

通过前置学习,教师已经准确定位学情,并且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此时教师将学习中的普遍困难搜集、整理、筛选和整合,作为学生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1.呈现错误。前置学习中的错误有两类值得在课堂上呈现并解决:普遍性错误(大部分学生有错的、亟待解决的难点)、能引发深层思考和探究的错误(有思维含量的重点);呈现的方式要以激发学习动机和参与兴趣为目的,呈现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呈现的时机也可以灵活机动,可以在上课伊始,也可以在某一教学活动中;呈现的主体也可以多元化,可以由教师整合后直接呈现,或者小组汇报时呈现,也可由学生个体呈现。

仍以PEP二(下)U 3 Let’s spell一课为例。教学伊始,教师选取了几张典型的预学单,让学生自由朗读列举的单词,并找一找哪些单词“名不副实”。学生通过独立朗读或合作互助,很快就发现了hair,your,hour,salad等“浑水摸鱼”的单词。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复习er,ir,ur等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并启发学生自主思考ar,al两个新组合的发音规律。接着,让学生小组间互相检测,看预学单中还有哪些词名不副实,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

2.解决错误。是指学生在教师精细化的活动指导和任务完成过程中,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等方式对呈现的错误一一解决的过程。互动方式根据错误的类型优化选择。比如发生全班共性错误时,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方式;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时,用自主学习方式;需要合作探究时,采用生生互动方式。

课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首先是观察并尝试独立读一读下列单词:

farm car garden card far park lark Mars hard

tallwall small hall fall chalk mall call

这是比较简单的朗读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做到见词能读。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听音、辨认的活动:多媒体朗读一个单词或一句话,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字母组合。以此培养学生听音能写的能力。通过这两个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音和形之间的联系。

3.检验错误。教师组织、设计一些任务或活动,检测学生对错误的解决效果。检测形式除了当堂练习、测试外,也可以采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检测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能力和采取的策略。

在检测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学习的重难点。避免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检测活动,也要避免面面俱到,做到有的放矢。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检测的实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同伴的引领和互助合作的作用,使每位学生有根据能力自主选择的自由,从而实现在分层检测的框架下人人体验学习成就感。

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听音标号和看图写词两个独立活动,紧紧围绕字母组合ar,al的发音规律,并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与ur,ir,er的发音区别。

4.生成错误。这是学生在解决错误、教师在检验错误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预设外的错误,是教师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内容、节奏的重要依据。它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细心的观察者,善于挖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与争论,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与错误,把它们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如某教师在教学PEP四(上)U 1 Story time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进入精读阶段时提了一个问题:Why can’t Mr.Deer be the goalkeeper?当时全班同学都无法回答。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的知识认知度可能偏高,于是即时将大问题细化为小问题:How tall is Mr.Deer?How heavy is he?Is he tall?Is he strong?Can he be the goalkeeper?学生通过回答这些小问题,顺利理解了“He is not tall or strong enough as a goalkeeper.”这一难点。

在课堂教学呈现错误、解决错误、检验错误和生成错误的几个步骤中,学生的生生互动或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对前置学习中困难的预讨论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型讨论。

1.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前置学习中的困难互相帮助、纠正和请教,向全班学生展示互学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展示本小组已经解决了哪些困难,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别人帮助。

预讨论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作学习法、生生互动法,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共同交流中发现错误并探讨解决途径。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关注预学中错误较多的学生。学生体验错误解决的过程,增强纠错能力。

2.任务型讨论。教师对一些有价值的“合作点”展开任务型讨论,让学生在互相合作学习中暴露问题,并互相纠正。

三、课后学——衍生新错误

课后学习应引发学生发现新错误、新矛盾。课后学习应该体现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品质,并试图挖掘学生新的能力点,在达到那个点之前学生必然会犯错,会有困惑,而这种困惑正是课后学习的价值所在,也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内因。

课后学习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层次自主选择,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

课后学习的形式要丰富。如表演型作业、制作型作业、探究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网络型作业等,避免一味地抄写和朗读。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验、合作等方式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课后学习的评价要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更欢迎学生自主评价、同伴间的互相评价,或是家长评价等。还要注意评价形式多样化和评价标准的弹性,强调不同层次学生达成不同层次的目的。

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错误资源值得好好挖掘、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字母组合预学发音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Playing with h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cr”
Playing with “ar”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