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教材文本情境 优化英语对话教学

2016-04-16姚国芬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7期
关键词:趣味性文本教材

姚国芬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修订版PEP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文本情境,教师应该熟悉和把握教材体系,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资源,立足教材,有效利用教材文本情境,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一、走进文本情境,体验对话的人文性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掌握与运用,也要关注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对话呈现更多的人文性。

1援开拓文化视野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作为英语教材,文本中有着较多的文化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验。比如PEP四(下)Unit 3 Weather Part B Let’s talk(图 1),通过来自两个不同国家人物打电话的内容,发现两人口中的26 degrees是不一样的。教师再利用情境图上的温度表对比,让学生清楚华氏度和摄氏度的区别。这些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图1

2.培养积极情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文本情境下蕴含的积极情感还需要教师有意激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和体验。比如PEP五(下)Unit 6 work quietly Part B Let’s talk,教师让学生观看对话录像,之后问学生:“Where are they?”引导发现They are in the library。然后呈现一些指示标志让学生选择:“Which sign can you see in the library?”“Can you find in the text?Please read the dialogue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 talk quietly! keep your desk clean!这些句子。如此一来,学生会将这些学到的好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深入文本情境,提升学生能力

课堂中真正解读文本的阶段,是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与交流的主要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带进文本中的情境,在情境中深入学习,灵活运用,拓展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利用情境,帮助语言理解

语言在一定的情境中更容易被理解,有的时候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教材文本就能很好地提供这一情境资源。

如PEP四(上)Unit 4 My home Part A Let’s talk(教材内容见图2)

图2

本课时主要是句型“Is she in the...?Yes,she is./No,she isn’t.”的理解运用。某教师与学生开展了以下对话:

T:Where are they?(教师出示教材插图中的第一幅没有文字的小图)

S:They are in the bedroom?

T: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A dog or a cat?Listen and answer.(学生听对话录音)

S:A cat.

T:Look atthecat.It’s cute.(拼读cute)

T:Where is the cat?Can you guess?Is she in the...?(观看对话的动画)

之后,教师在幻灯片中逐句呈现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study/kitchen?让学生读问句,回答Yes,she is./No,she isn’t。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融入到帮Amy和Sarah找猫的情境中,对主要句型的理解和它们的用法不需要教师言明,学生自然就掌握了。

2.利用情境,锻炼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依托教材中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有效地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在PEP六(下)Unit 3 What did you do?Part B Let’s talk 一课教学中,某教师根据文本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陆续提出了如下问题:

Where did Amy go over the winter holiday?

Where is Sanya?

How did she go there?

What did she do in Sanya?

(教材插图中有两幅对话文本中没涉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补充。)

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文本不断地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将 Amy’s trip概括(如图 3)。学生读完“Amy’s trip”的介绍后,教师抹去文字,让学生介绍。此刻,学生的语言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图3

3.巧妙处理,拓展思维能力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对话教学模式的课堂,本身思维含量就比较高,教师如果能对文本情境再做些巧妙处理,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那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如PEP四(上)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B Let’s talk,某教师在教学完对话内容后,先引导学生将对话缩短,提出主干:

Wu Yifan:I’m hungry.

Mike: Where is the restaurant?

Wu Yifan:It’s next to the park.

Mike:How can we get there?

Robin:Turn leftatthe bookstore.Then turn right at the hospital.

然后引导学生思维,再次丰富对话内容,生成学生自己的对话文本。经过几十位学生的锦上添花,文本有了新的生命:

Mike:The film is over.What an interesting film!

Wu Yifan:Yes,it’s great.What time is it now?

Mike:Let me have a look.Oh,it’s 6 o’clock.It’s late.

Wu Yifan:Oh-oh! I’m hungry now.I want to have some food.Let’s go to a restaurant.

Mike:A Chinese restaurant or an Italian restaurant?

Wu Yifan:IlikeItalian food.And I know a great Italian restaurant.Their food is yummy!

Mike:Really! I like pizza.Where is the restaurant?

Wu Yifan:It’s notfar.Next to the park on Dongfang Street.

Mike:How can we get there,Robin?

Robin:Turn leftatthe bookstore.Then turn right at the hospital.

Mike:OK.Let’sgo! I can’t wait.

Robin:Haha!I want to eat too!

虽然教材文本的情境一点都没有改变,但课堂上生成的对话却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这样处理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体验了自编对话的成就感。当然,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增加对话中的角色,由两人对话变三人对话;可以增加话轮等等。只要处理得当,都能获得一定的效果。

三、优化文本情境,增强对话的趣味性

对话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量让他们觉得英语学习趣味无穷。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强化学生的“趣味”体验,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准确地解读文本,优化或创设有趣的语言情境,并灵活设计教学过程,使对话教学既不脱离教材文本情境,又能更富有趣味性。

1.紧抓文本激趣点,创设趣味情境

修订版PEP教材中的对话内容非常丰富,同时也不乏一些风趣幽默的句子,就如我们平常的谈话一样。教师如能发现并紧抓文本中的这些激趣点,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必定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对话。

比如PEP四(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A Let’s talk中 有 一 句 话 :“He lives on a farm,so sometimes he reads to the cows!”Peter有时读书给牛听,学生肯定会觉得有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情境拓展,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趣味性图片:sometimes he reads to the trees/flowers/grass/sheep/pigs/...从而引发学生积极对话。

2.把握情境趣味性,丰富趣味内容

教材中的很多文本情境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出于内容上的限制,有时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PEP四(下)Unit 1 How tall are you?Part A Let’s talk,文本情境是Zhang Peng和Mike在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时的对话。恐龙是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某教师给学生展现了更多恐龙的图片:“This dinosaur eats meat/plants.This dinosaur can swim/fly/run fast.”听完学生踊跃的介绍后,教师开始让学生对比一些不同种类的恐龙:

S1:DinosaurA istaller than Dinosaur B.

S2:DinosaurA canrun faster than Dinosaur B.

T:Yes,Look at the card.How tall is this Dinosaur?

Ss:Wow! It’sabout7 metres tall.

T:And how tall is Dinosaur B?

Ss:It’s about 5 metres tall.

T:Is Dinosaur B tall?

Ss:Yes.But Dinosaur A is taller.

这样的设计,让教材文本的趣味性更浓郁,学生学习更积极。

四、迁移文本情境,实现语言的交际性

英语是语言交流工具,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的巩固拓展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迁移教材文本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体会、练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各种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PEP五(上)What can you do?Unit 4 Part A Let’s talk一课,教材文本情境主要围绕An English party展开,讨论自己能在派对上做些什么。在拓展环节,一位教师模仿教材设计了A garden party,A family party, A birthday party, A reading party四个场景,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开展对话。这四个场景都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有了教材文本的学习铺垫,学生在这一环节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举学生输出如下:

(Group1)A:We’ll have a family party next Sunday.

B:Really?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A:I can clean the table,wash the vegetables,and then wash the dishes.

B:Wow,you are helpful,you are hard working,too.

(Group2)A:We’ll have a reading party next Friday.

B:Cool!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A:I can read English books and read stories.

B:Sounds great! Can I go with you?

A:Sure.

总之,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情境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真实感受与体验。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有效利用文本情境,让学生在对话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趣味性文本教材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