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ory time 板块后第二课时教学难点初探
——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为例

2016-04-16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2期
关键词:整节课字谜板块

徐 波

自五年级使用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以来,教师对于每个单元第一课时Story time的研究逐步走入成熟阶段,而Story time板块后的第二课时教学却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难点之一。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高效的单元第二课时教学应该关注什么?本文欲结合我区英语教师全员培训时的一节课堂教学实例,来谈一谈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时教学中的四个关注点。

一、关注聚焦点——找准目标,重组板块

译林新版《英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话题,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话题是“看病”,主要呈现在Story time板块之中。除了Story time板块以外,还有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七个板块。这七个板块相对较为独立,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特点。教师在教学第二课时,如果不能找准核心教学目标,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板块内容之间的割裂,导致各板块之间散乱、无归整感。因此,笔者认为Story time板块后的第二课时必须要有所聚焦,才能主题明确、脉络清晰。有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首先要找准单元核心目标,将核心目标作为各板块之间的联结点,进行智慧筛选、重组与整合,提炼出各板块中的核心目标作为整节课的聚焦点,统领整个课堂教学。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单元教学重点是有关询问和描述病情的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I have a headache/...以及情态动词should及其否定式shouldn’t的用法。而在第二课时中,教师紧紧围绕“I can talk about illness.”和“I can use should and shouldn’ttogive advice.”这两个核心目标,选取了Grammartime,Funtime,Checkout time(Think and write)展开了有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Step1.Brainstorming

【分析】通过让练说“I feel cold/hot/tired/...”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核心目标之一“I can talk about illness.”提供词汇支撑。

Step 2.Story time(Revision)

1.Talk about Su Hai’s and Mike’s illness with the words in Puzzle 1.(Drill:What’s wrong with...?...have/has...)

图1

2.Doctors’advice to Su Hai andMikewiththewordsin Puzzle 2. (Drill:What should...do?...should/shouldn’t...)

【分析】教师在复习Story time时,将原来的文本巧妙处理,分别利用两个Word puzzle提炼出谈论病情的单词以及给出合理建议的单词。接着围绕核心目标,让学生根据提炼出的核心词复述“Su Hai’s and Mike’s illness”以及“Doctors’advice”。

Step 3.Grammar time

1.Talk about illness:What’s wrong with...?...have/has...

2.Give advice :What should...do?...should/shouldn’t...(见图3)

图2

图3

【分析】复习完Story time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复述内容提炼出上述核心句型,逐步引出Grammar time。通过课件的清晰展示,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明确核心句型的用法。

Step 4.Fun time

1. Choose one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s to act.

2.Discuss with the partner and judge what should or shouldn’t do.

3.Do the role-play(patient VS doctor).

4.Give more advice with should or shouldn’t.

【分析】学生在充分理解核心目标句型“What’swrongwith...?...have/has...”和“What should...do?...should/shouldn’t...”之后,教师合理化使用Fun time板块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角色表演,让其在使用中巩固核心目标句型。

Step 5.Checkout time

1.Give some advice to them with should or shouldn’t.

2.Write on the book.(P44)

【分析】在学生能活用目标句型后,教师选择了Checkout time板块中的Think and write部分,从练习中反馈学生掌握本节课核心目标的情况。

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整节课的流程来看,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教师找准了这一节课的核心目标:Talk about illness. Use“should” and“shouldn’t”to give advice. 教师从整体入手,以核心目标为教学主线,选取另外三个板块紧紧围绕单元核心目标展开过程,一线贯之。课堂教学也因关注了聚焦点——核心目标而变得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巧妙地变“无关”为“有关”,变“无序”为“有序”。

二、关注支撑点——找准策略,活用教材

高效的课堂在有了明确的教学核心目标后,必须围绕目标展开递进式的深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融于教学过程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应以所欲达成之教学目标为纲,在话题的统领下,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活用板块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过程,使整节课有所支撑。

1.利用字谜引导复习策略

【教学片断1】

Step 2.Story time(Revision)

在复习Story time时,教师出示Su Hai和Mike的图片,指出他们俩都是Patients。然后引出 Word puzzle 1(见图 4),让学生填字谜,当学生填出所有字谜后,教师提问:What’s wrong with Su Hai and Mike?让学生根据字谜中的单词回答并给出合理建议(见图5),完成填空练习(如图6)。接着,教师出示Word puzzle 2继续让学生填字谜(见图7),引出课文中医生的建议(见图 8)并操练 should和shouldn’t句型(见图 9)。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不在于讲述,而在于激发和引导”。在这个板块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于Story time板块内容的深度解读。首先,教师将课文内容围绕单元核心教学目标整理成两个部分Patients 和 Doctor’s advice,并创造性地找出关键词patient和doctor,让学生进行填字谜游戏。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导其复习核心单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背诵单词的能力。其次,复习时教师避免了简单机械式的背诵课文环节,而是采用了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文本复述的能力。

2.利用表演引导运用策略

【教学片断2】Step 4.Fun time

在教学Fun time板块时,教师创新使用了原有板块内容,将原来的板块进行合理改变:将原来板块中的笑脸和哭脸娃娃变成无脸娃娃,让学生先判断文字,然后再操练句型:...should/shouldn’t...(见图 10)这样增加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更利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判断之后,教师顺势让学生一人扮演医生,一人扮演病人进行角色表演。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角色扮演,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真实运用了所学语言知识。

图10

在Fun time这个板块中,教师巧妙使用该教学板块,利用“判断——表述——表演”呈现出阶梯式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语言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整个环节在教师的设计之下步步“精心”,妙不可言。多样的、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丰富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支撑起整节课堂,令课堂活灵活现。

三、关注分散点——找准时机,培养技能

如果核心目标是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时关注的聚焦点,那么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应是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时关注的分散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认为有效的英语课堂应在有层次的各项活动中将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进行合理分散。

在本课中教师不光关注到整节课中四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同时还兼顾到在不同板块中有侧重点地进行技能的培养。例如:

Step 2.Story time(Revision)——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后找出关键词来完成字谜游戏,然后又通过关键词完成文本内容的填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精读”了整个文本,通过游戏、填空、复述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此板块侧重对“读”的技能培养。

Step 3.Grammar time——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点时,分析到位,简明清晰。在语法知识板块之后,教师引出一段关于看病流程的听力内容,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将句子排序,将生活引入课堂(如图11)。这里侧重对“听”的技能培养。

图11

Step 4.Fun time——在这个板块中,教师通过两个学生之间的角色表演,关注到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质,即学会使用语言。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学生敢于说英语、乐于说英语、善于说英语。此板块侧重对“说”的技能培养。

Step 5.Checkout time——在此板块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书上的综合练习来检测其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侧重对“写”的技能培养。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将四项技能的培养分解到各个教学板块之中,采用听、说、读、写四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如何谈论“生病”话题以及如何给出合理的建议,有侧重地将语言技能训练分散在本单元的四个教学板块上。

四、关注生长点——选准内容,激扬思维

高效的课堂应是灵动的启迪学生智慧的场所。同样高效的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时课堂还应关注教学的生长点,根据教学实际选取恰当的补充内容,以灵动的课堂激发学生思维、启迪智慧、触发学生的思考。

本课中,教师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的游戏活动。给出主题词feel,要求学生说出与主题词相关的词汇happy,cold,ill,sick...。在复习 Story time 时,设计了Word puzzle游戏,调动学生主动复习单词的欲望。细细分析,这两个小游戏的设计具有共同的特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少了教师的“禁锢”,多了学生的“发挥”,教师给的只是一个“点”(主题词、关键字母),然而这个“点”却点燃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熊熊烈火,学生在这个开阔的思考空间跃跃欲试,语言表达丰富多彩。除了这两个小游戏外,教师不拘泥于教材,选择了与本课相关的、适合的补充内容与知识,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更丰富、更多样。

【教学片断3】

Step 6.Enjoy a story

教师在完成Checkout time板块之后,选择了一篇绘本让学生欣赏。如下图:

在看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学生展开想象,此时的语言表达所蕴含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课堂本身,更多地展示出的是学生流淌的思维,整节课在激扬的思维中收获精彩。

猜你喜欢

整节课字谜板块
3. 字谜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快来认领你的橡皮
成功绝非偶然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余音袅袅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