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镇融合视角下大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研究

2016-04-08樊雅江

山西建筑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城镇化

刘 蕾   雷 敏   樊雅江   王 奎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2.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82)



产镇融合视角下大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研究

刘 蕾1雷 敏1樊雅江2王 奎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2.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82)

论述了近郊小城镇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以西安市零口镇为例,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从产业、城镇、人居三方面,探讨了提升城镇质量的措施,旨在使三者有机融合,实现以产业为支撑,城镇空间为载体,人居为核心的建设目标。

小城镇,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0 引言

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小城镇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我国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经济质量并不高。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在“产镇融合”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解决现在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近郊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不论是从资源还是机遇上,都能很好的吸收借鉴大城市的这些优势,发挥自身的价值。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在产镇融合的视角下研究近郊小城镇的发展,促进近郊小城镇的产镇融合,对于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近郊小城镇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时序不合理,乱拆乱建现象严重。纵观中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由于城镇发展时序不合理,乱拆乱建现象十分明显,城镇容貌不整洁,不合理占地和浪费现象严重。无论建设用地,还是人均用地面积,都普遍超出建设用地指标。

2)特色缺失,无主导产业。由于近郊小城镇主要受城市主城区的功能外溢影响,往往都是被迫接受外来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由于受大城市各方面的影响,本土生态、文化特色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小城镇便失去了自己的内在活力。

3)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布置不集中,劳动力较难吸纳。全国近郊小城镇基本都存在着工业发展较慢,工业整体规模不大的现象。除此之外,这些工业大都能量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工业布置不太集中,竞争能力不强,第三产业较难得以发展。由此导致农村劳动力较难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

4)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由于大都市区近郊小城镇不但受本地区功能外溢影响,同时也受相邻地区的影响。尤其是过境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调整,都会对近郊小城镇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近郊小城镇如何发展,不但决定于自身的资源条件,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大城市的发展情况。

5)产镇发展不协调。近郊小城镇产业无自主性,产业布局分散,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城镇空间品质较低,服务本地和外来人口能力有限;人口就业能力弱,发展不平衡,产、镇、人分离现象较为明显。

2 推进近郊小城镇实现产镇融合的措施

1)根据主城区发展方向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使城镇功能与产业布局相协调。推进近郊小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就要树立“产业与城镇相互促进、以产业带动城镇发展”的理念[2]。空间是产镇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由于近郊小城镇受城市主城区功能外溢影响,所以其发展的基础也要依靠城市主城区。把握城市主城区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其发展方向优化近郊小城镇的空间格局,进而确定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

2)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为小城镇提供发展动力。“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3]。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使得产业和城镇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做到加速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也要同时反哺产业化。另外,还要保证城镇的长续发展,要积极引进适合本土的项目,为城镇发展筹备资金,促进小城镇产业类型多样化发展。

3)提升小城镇服务水平,更好服务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是实现产镇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4]。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的服务水平,通过有效整合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最大限度的优化产镇融合发展环境。

4)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转移,实现产业与人口相辅相成。人口是产镇融合的主体[5]。实现产镇融合,必须聚集人口,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一方面,大力发展产业,积极聚集各类产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劲可使,有地可去,有工作可寻;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小城镇的服务水平,使得小城镇健康发展,产业良好运行,实现产镇融合。

3 研究案例分析——以西安市零口镇为例

3.1零口镇现状分析

零口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与渭南市高新区交汇处。在2011版零口镇总体规划中,镇域总面积49.75 km2,镇区建设用地面积46.16 hm2。镇域总人口3.5万人,镇区总人口0.59万人(2010年)。工业和特色农业是零口两大主导产业,服务产业落后。

3.2零口镇SWOT分析

1)发展优势。地理位置较好,镇区距离临潼城区约16 km,距渭南仅12 km,受渭南产业影响较大;道路交通便捷,108国道从中穿过,进一步促进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自然资源丰富,镇域内有零塬和零河,有山有水,风光秀丽,为镇域的旅游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发展劣势。城镇规模较小,城镇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镇域中心作用不明显,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方面无重点工业企业,产业不发达且污染严重。

3)发展机遇。a.省级重点镇。抓住上级对重点镇的发展契机,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b.西安市的东大门。让中国甚至是全世界了解零口,了解临潼,了解西安;c.处于临渭经济协作区辐射带。受临渭经济协作区的产业带动影响。

4)发展挑战。a.跨区协作发展。零口镇横跨西安临潼区与渭南高新区,能否兼顾两方面的利益格局成为其挑战之一;b.主导产业怎样发展。零口镇现状主导产业为农业和养殖业,并且都没有达到规模化、机械化的程度,没有高科技产业做支撑;c.处于两区交汇地带,人口迁移,就业等方面问题的安排。

3.3实现零口镇“产镇融合”发展的建议

1)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主导产业。零口处于大西安规划格局中的秦岭生态文化旅游带和渭北产业带的交汇处,是渭北产业带的重要节点。

受东侧渭南新型工业产业及西侧新丰街办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的带动,建议零口顺应自身条件资源,积极发展高科技绿色能源相关产业,以绿色能源化工及现代服务配套为主导,建立高效高水准的现代服务配套产业,形成工业带动服务业,服务业促进工业的发展格局。

2)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镇品质。城镇发展最基础的保障就是有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康体娱乐设施建设配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提升居民生活保障;加强工业服务设施配套,促进高科技产业落地;加强教育培训配套,提升工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完善城镇服务配套设施,织补城镇服务网络,提升居民生活软环境,进而提升城镇品质。

3)促进人口就业,提升生活幸福感。首先,建议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对土地进行重新组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次,建议通过一系列土地和户籍政策,对周边村落人口合理安置,促进本地人口就地转移,通过不断完善的产业,提高当地人口的就业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加大对工人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最后,强化居民生活保障制度,解决随迁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消除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差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4 结语

近郊小城镇当前面临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民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产镇融合是基于我国小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而提出来的一种解决方式。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产镇融合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就业安置、民生改善与科学发展等各个方面。本文以零口镇为例,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实现其产镇融合的发展思路,从产业—城镇—人居三方面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形成以产业为支撑,城镇空间为载体,人居改善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也希望为近郊小城镇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使其能够在大都市区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逐步实现产业发达,城镇健康,人居活力的格局。

[1]邵明昭.小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4(4):179-184.

[2]游宏滔,彭震伟,陈静,等.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儒林镇为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6(1):78-82.

[3]陈怀录,贾睿,唐永伟.新型城镇化理念下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5):28-31.

[4]牛仕佳,姜石良,杜维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贸型中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3(7):82-85.

[5]陈雪,王海滔,雷诚,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为例[J].规划师,2016(2):59-64.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small-towns of the big cities under the fusion of industry

Liu Lei1Lei Min1Fan Yajiang2Wang Kui2

(1.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2.Xi’anCityPlanning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Xi’an710082,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suburban small-towns development problems. Taking Lingkou town as an example, it carries out SWOT analysis, explores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city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sidential, so as to realize their integrity and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targets of taking industry as the support, urban space as the carrier, and human residential as the core.

small-tow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1009-6825(2016)21-0010-03

2016-05-18

刘蕾(1992- ),女,在读硕士;雷敏(1976- ),女,副教授;樊雅江(1983- ),女,工程师;

F292

A

王奎(1982- ),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