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有效做好江苏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

2016-04-06仲志勤

森林防火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队伍建设

仲志勤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 南京 210036)



扎实有效做好江苏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

仲志勤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简要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江苏森林防火工作的情况及成效,总结出当前江苏省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5个新形势:引发森林火灾因素增加、非防火期火灾次数增加、森林防火任务范围增加、扑救森林火灾难度增加、工作要求和肩负责任增加。针对出现的5个新形势,提出了适应形势需要的5个转变。

关键词:野外火源;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队伍建设

自江苏省实施“绿色江苏”建设以来,林木绿化率由11.3%提高到22.2%(截至2014年底),为改善全省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美好人居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森林防火,一旦发生森林大火,几代人的造林成果将付之一炬,生态安全和林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防火任务愈加艰巨。当前,森林防火已成为江苏省森林保护方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努力适应森林防火的新情况,与时俱进,拓宽思路,开拓创新,完善机制,寻求森林防火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保护好江苏珍贵的森林资源。

1 “十二五”期间江苏森林防火工作的情况及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56次,过火总面积246.2 hm2,受害森林面积72.3 hm2,森林火灾发生率为0.08(次/10万hm2),受害率为0.037‰,控制率为0.46(公顷/次)。其中:发生率仅为“十一五”期间的18%,受害率和控制率同比分别下降了77.5%和75.1%,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为保障江苏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1领导责任体系得以健全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狠抓领导责任制落实,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省森防指18家成员单位都落实了挂钩重点森林防火单位,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场)4级责任体系,做到防火责任无盲区。省森防指与省军区、武警总队建立了联动协调机制,做到信息联通、情况联商、力量联用、任务联动、成果联享。各地普遍强化了森林防火各项责任的落实,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山头、地块、人员,形成森林防火工作政府负全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

1.2现代化体系得以提升

2011年,我省编制了《江苏省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建设规划》,重点突出基础保障、火源管理、林火监测、火灾扑救、林火阻隔和通信指挥等森林防火现代化6大体系建设。该规划通过了由国家防火办组织的专家论证。按照这个建设目标,每年各级财政投入森林防火的建设资金达3亿元左右,重点地区达到每亩200多元。目前,全省已建防火通道3997 km、生物防火林带914 km、工程阻隔网965 km,火情瞭望塔37座、护林防火(检查)站425个、物资储备库318个;实行“引水上山,蓄水于林”工程,在重点林区修建了防火蓄水池和泵房1260个,铺设引水上山管道8万多m,设置消防栓1780个,部分重点林区已实现了以水灭火全覆盖;已建成林火远程数码监控系统19套,共有428路图像,覆盖了65.5%的重点林区;建有森林火险预警系统44套,基本覆盖了我省重点森林防火县区;全省森林防火数字通信系统基本建成,共有固定数字中继台84个、移动数字中继台59个,对讲机3004部及车载台275个,手持对讲机在森林防火主要区域覆盖率达75%左右,重点地区覆盖率达85%,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互通互联。

1.3野外火源管理得以加强

我省始终把火源管控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全省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巡山管控,强化对重点和特殊人群的监管;在高火险时期划定禁火区,发布禁火令;对路边、林缘、墓区等重点地段和区域,采取人工割除、化学除草和计划烧除等方式,开辟防火阻隔带,每年清理面积达100万亩左右;通过森林抚育措施,每年对10%的重点林区林中可燃物进行清理,年清理可燃物500余万吨;加大林区散坟平迁力度,现已平迁200多万座,并在公墓较多的林区,建设集中焚烧设施380处,倡导文明祭祀,集中定点烧纸焚香,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强化群防联治,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期,加强对森林防火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每年组织驻军、武警、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街道镇村干部达100万人次左右,对火灾易发、多发等重点部位进行设防,为林区构筑起安全屏障。

1.4舆论宣传引导得以强化

我省一直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第一道工序来抓,省森防指制定了《江苏省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方案》,把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每年的3月15日-4月15日定为森林防火宣传月,采取多种形式,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全省平均每年印发防火宣传资料20余万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8万多条,出动宣传车3万辆次,新增、翻新固定宣传牌6000多块,电台、电视台播放12万余次。各地还与气象部门加强协作,强化森林火险天气预测预报与发布工作。

1.5应急处置能力得以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标准化建设、实战化训练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省防火办组织力量编写了《关于加强江苏省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全省大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目前在重点林区组建了46支森林消防专业队,人数1094人;组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148支,人数4652人;社会森林消防队伍492支,人数1.6万。省森防指已经连续6年举办了全省森林消防技能竞赛活动,走在全国的前列。各地还每年定期进行森林消防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演练。同时,各地加强扑火物资的配备与储备,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森林消防水车91辆、水泵200多台、机动细水雾系统142套、高压细水雾水枪1700个、普通水枪3210支、风力灭火机7500余台(其中背负式风力灭火机5830台)、油锯190台、三号工具8000余把、灭火弹20多万枚、森林火案勘查车43辆、护林巡防专用摩托车100辆,切实提高了队伍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2 当前江苏森林防火形势出现的5 个新变化

2.1引发森林火灾因素增加

过去,我省森林火灾主要由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小孩(智障人员)玩火等原因引起。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我省从未有过的雷击火也偶有发生,从2011年以来共发生过3次,而且都是在夜间;不法人员擅自燃放孔明灯、驴友违规携带火种上山引发林火时有发生;极个别人员因社会矛盾发泄不满情绪而在林内人为纵火,以及用高压电击猎具进行偷猎酿成森林火灾也发生多次,这些违法行为极其隐蔽且不分季节时段,所以,防范的难度非常大。

2.2非防火期火灾次数增加

以往我省森林火灾发生相对集中在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期间,占总数的80%左右。但近年来,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农村夏收、秋收季节“烧秸秆、烧地头”现象普遍存在;其他时段的上坟祭祖、民俗活动中焚香烧纸等传统习惯有增无减,短时间内还难以从根本改变;森林旅游、绿色休闲游等迅猛发展,入山人员逐年增多,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夏秋季节发生森林火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防火时段延长。

2.3森林防火任务范围增加

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绿色江苏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我省林业建设飞速发展,随着封山育林、石山造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的加大,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2915万亩,林木绿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达到了22.2%;森林公园建设方兴未艾,现有国家级16个,省级40个;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步增加,我省的森林防火任务也不断加重。

2.4扑救森林火灾难度增加

近年来,各地实行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后,林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和灌木丛明显增多,有些火警的过火面积虽然不大,但由于小灌木较多,扑火队员上去非常困难,加上杂草和枯枝落叶多,可燃物载量大,火往往停留在局部地方反反复复地烧,且死灰极易复燃,所以扑救时间也相对拉长,以往1、2小时就能扑灭的火,如今却要打上4 到5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地方腐殖质层深厚,地面明火扑灭后,地下暗火甚至能延续到第二天酿成森林火灾。

2.5工作要求和肩负责任增加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安全和谐稳定的环境作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又专门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以坚决的态度和果断的措施遏止对生态文明的破坏。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森林防火工作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使命和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全省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及人员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3 适应形势开拓思路,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五个转变

3.1在常规工作上,从季节性防火向全年防火转变

防火期内做好督促检查、隐患排查、火源管理、预警监测、宣传教育等日常工作;非防火期要做到未雨绸缪,抓紧制订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预案和规章制度,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要加强学习训练、装备器材维护、巡山护林和熟悉地貌林情。

3.2在体系建设上,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过去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抓“四网两化”,即预测预报网、通信联络网、观测瞭望网、林火阻隔网,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机械化。随着一些高新科技手段和新型装备的不断引入,森林火灾的预防监测和扑救处置水平大大提高。如今,我省的森林防火体系已包含了基础保障、火源管理、预警监测、火灾扑救、林火阻隔和通信指挥等6大体系,从近几年的建设效果来看,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今后,要继续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3.3在队伍建设上,从业余、半专业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

业余、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扑火时,由于技战术掌握得不够全面、装备不够精良、联合作战时的协调性不够,往往影响了扑火效率,还会带来人身安全隐患。目前,我国消防体制正在进行改革,除现有公安现役消防队外,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将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全省森林防火多年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森林消防专业队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重点防火区域的撒手锏,关键时候能够拉得出、打得响、用得上,既能尽快处置火情,又能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

3.4在火源管理和火案查处上,从批评教育为主向依法治火转变

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火的意识,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森林消防监督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对火灾肇事者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深入开展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提高问责质量、加大督导力度、强化警示作用,按照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的有关规定,将森林防火责任追究作为推动森林防火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以推动森林防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落实。

3.5在工作方式上,从部门防火向政府主导、全社会防火转变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谁管辖、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的防火责任,充分调动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切实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韩焕金)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12-23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队伍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