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课堂中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2016-03-07孙凌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记忆

孙凌霖



声乐课堂中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孙凌霖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心理因素对声乐课堂影响深远,尤其是人的感觉、记忆、想象、思维等都影响着声乐课堂的教学。在声乐课堂中,明确学习目标,利用自我意识调控不良心理,培养兴趣、发挥个人主观能动作用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加强个人舞台实践能力、健全个人体魄,在掌握好声乐技能技巧基础上,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做一个有灵魂、有深度、有个性的歌者。

心理因素;声乐课堂;影响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人的各种活动往往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直接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能力。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同样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美好的歌唱需要良好的心理做基础,意大利声乐理论家马腊费奥迪曾深刻地指出,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声乐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出现在声乐领域,它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声乐心理学产生于声乐艺术实践,又服务于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艺术的心理基础。声乐与心理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声乐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探索,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一影响声乐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分析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它主要以小课(即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声乐课堂的特殊性,决定了声乐教师在课堂中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全方位把握自己。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情感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影响

人们常说,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在声乐课堂上,教师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在学习一些饱含情感的音乐作品时,如《断桥遗梦》,就需要教师分析作品结构特征,并进行示范,把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断桥遗梦》第一部分是“幽怨的诉说”。教师在示范时,通常以咏唱般的爆发式开声,气息沉下,下巴自然放松咬字,将急促、不安的情绪表达出来。第二句音乐连续下行,气息裹着乐句自然落下,表达出了一种巨大的悲伤和遗憾。第三句音乐回归抒情性,趋向于朗诵般的念唱。第四句情绪递进,最后达到一个可控制的高潮。第五句以朗诵式的念唱将心底的渴望抽离而出。教师在范唱该段歌曲时,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应是她的表情随着情感的转变而发生变化。这种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往往能直接将学生带入音乐情绪中。第二部分是“深情、倾诉般的吟唱”。该部分与第一部分戏剧性相比,强调声音的柔美、气息的流动起伏。在范唱时,教师的眼中更多的是柔情,传递出白娘子对许仙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部分,即尾声。第一二句是重复,似一种撕心裂肺的呼喊,情绪在不断的上涨。最后一句,情绪由挣扎、呐喊转为遗憾、失望。练习时,教师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声音强弱的处理,将音乐所表达的情绪立体呈现。这种夸张、大胆、细腻的情感表达,对感染学生的演唱情绪,激发学生对歌曲的表达欲望,有着很大的启发。

(二)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影响

人的歌唱感觉的产生,是歌唱者对歌唱发声认知逐渐深入的心理过程。人的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例如视觉、听觉。另一类是反映人体自身各个部分的内在现象的感觉,例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机体感觉等。在声乐学习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演唱,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有效把握声音的音准、音色、音量。演唱时,积极主动的调节内部感觉。我们在声乐课堂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这节课上课的感觉好,下节课就找不到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感觉好时,没有深刻体会身体内在的状态。这其中包括口、鼻腔打开的感觉,喉咙打开的感觉、两肋扩张的感觉等等。当找到这种感觉后,就需要有良好的记忆把内在感觉保持住。

记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声乐学习和技术掌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包括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人的运动记忆,即歌唱发声时状态的记忆,如半打哈欠、主动咬字等,并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合理的运用到演唱中。记住正确发声状态下,身体肌肉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并对其进行巩固训练。总之,学习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良好的记忆往往会使声乐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良好的记忆,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我们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许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我们不一定能到现场感受,这就需要学习者通过想象、联想,将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呈现出来。例如,在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我们可以根据歌词大胆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白莲花、骏马好似白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在宽广悠扬的琴声中,我们看到了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美好、舒畅的生活。由此可见,想象不仅是对歌曲情感的诠释,更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世界上许多声乐大师都是通过想象来教学和演唱的。声乐大师兰佩尔蒂就是一贯主张大胆想象之人,他认为,声乐必须从自己的意愿开始,就好像生命火花的喷发,如同正负电极相碰那样,感到你的声音是自如的,为它添上能量的翅膀,“泛音是它的色彩,节奏是它的心脏搏动,共鸣是它的躯体,母音形成它的思想,子音是它的双手,感情是它生命的血液,想象是它的眼睛和耳朵,思想是它的脚步,愿望是它的翅膀,旋律是它的语言。”[1]337由此观之,想象对于声乐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想有效、熟练的掌握演唱技巧,开放的思维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性的反映。思维是在人的感觉、记忆和想象中进行。演唱者在声乐课堂上,通过感觉感知教师示范时的发声状态,依靠记忆记住教师演唱时的感觉,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展开合理思维。聪明的学生,往往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思考发声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例如,在思考歌唱的呼吸与发声时,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呼吸时横膈膜扩张的状态,口腔打开的放松程度,发声时腰部对气息控制的力度,身体各个器官的运动状态。就像我们常说的,感觉像含着半口水般哼鸣,咬苹果般咬字。这些形象的思维,有助于我们获得放松下巴的哼鸣,听到清晰、积极的咬字,环绕在头顶上的共鸣音色。声乐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歌曲的完美演绎。

(三)意志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影响

意志是决定人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品质。在声乐学习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彼岸。声乐学习,不仅需要天赋和艺术感悟力,而且需要持之以恒的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耗时太久、收效过慢、难度过高,是摆在声乐学习者眼前的“三座大山”。要想攻克这“三座大山”,学习者不仅要有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更要有不怕困难、力争上游的精神。

在歌唱训练中,肌肉记忆的养成和经验积累到最后会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场合,都能把训练成果自如的展现出来。要达到这一境地,学习者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枯燥无味的训练过程。这时坚毅的歌唱意志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是克服枯燥感,支撑歌唱训练完成的重要保障。

二 克服声乐课堂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前文所述,人的感觉、记忆、思维等非智力因素对声乐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克服声乐教学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歌唱动机。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学生会相当自信、歌唱欲望强,一部分学生则会胆怯、犹豫、迷茫。出现这两种学习状况,主要是由于个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的确立,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课堂上,教师向学生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个体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声乐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对于学生而言,目标越明确,学习动机越强烈。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的主要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其次,利用自我意识,调节不良心理。心理学家认为,歌唱心理的形成,无法摆脱自我意识而成为一种纯感性的学问。换句话说,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支配下产生。声乐课堂中,学生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就无法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嗓音条件,更别说诠释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心理的这一特殊性,充分利用自我意识,调节不良心理状态。

再次,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习动机得以强化。在声乐课堂中,学生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才能很好的掌握发声技能技巧。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会给人一种枯燥和乏味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语言、及时准确的鼓励和肯定,不断激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表达上。著名音乐教育家张淑萍教授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几乎可称为完全意义的主观艺术。”[2]这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克服客观因素对歌唱的影响。

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作用时,学习者的演唱水平和能力培养,周围环境和文化修养是不可忽视的。有的同学在学习中,不顾自己的实际演唱水平,音乐素养程度,盲目攀比,好飚高音,唱大作品。这不仅忽视了学习的阶段性、破坏了层次效益的发展规律,而且歌唱学习得不到进步,甚至会损害生理机能。时间长久,势必导致恶性循环,造成心理障碍。

三 解决声乐课堂心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

世界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阿尔弗莱德·克劳斯曾说过:“技巧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技巧你成不了歌唱家,但是如果没有知识,你就成不了伟大的音乐家。”歌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门文化。我们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不仅要熟读谱例(节奏节拍、表情速度力度记号等),还应了解词曲作者成长经历、生活阅历以及歌曲创作的背景。演唱作品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准确诠释歌曲的内涵。

(二)加强舞台实践,增强自信心

声乐学习最终要以舞台实践来检验教学成果。我们在课堂上刻苦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艺术成果带到舞台上以美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样才能实现声乐艺术的真正价值。因此,我们声乐学习者,应多参加舞台实践活动,抓住每一次登台锻炼的机会,慢慢适应舞台环境,热爱舞台表演,克服客观因素,消除心理障碍,将最好的状态、最美的歌声带给观众。

(三)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魄

歌唱是一项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全身心的协调运动。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我们不仅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且要在饮食和生活上多多注意。少吃辛辣、寒凉食品,不抽烟喝酒、不经常熬夜、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嗓子病变、声音沙哑等不良状况。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经常锻炼身体,如慢跑、游泳、做仰卧起坐等。加强自身抵抗力,增强肺活量,强化腰部肌肉对气息的控制,抵抗各种上呼吸道疾病和各种传染病。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保障各种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行,演唱时才不会因身体原因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紧张。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张淑萍.人化思维:音乐艺术思维的本质追问[J].中国音乐,2008,(4).

[3]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意]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责任编校:张京华)

J616

A

1673-2219(2016)09-0186-03

2016-08-09

孙凌霖(1989-),女,湖南娄底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学。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记忆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