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阿谚语对比下的高校小语种教改刍议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阿谚语阿拉伯

熊 倩



中阿谚语对比下的高校小语种教改刍议

熊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阿拉伯谚语与中国谚语虽存在文化差异,但基于人类生活的共性,二语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我国高校阿拉伯语教学过程中,实行两种谚语的对比教学,既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阿拉伯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论文对小语种的教学体会是:在教学和教改过程中,为实现双语的融通与升华,应从人文地理的视角选取切入点,从精神寄托的视角选取制高点,从民族心态的视角选取关注点。

中阿谚语;词汇对比;小语种教改

阿拉伯谚语是指一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言简意赅的固定而生动的语句,常以俗语、成语、歇后语、顺口溜、比喻句等形式表现。其内涵体现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道德、经验和智慧。正如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ward Sapir)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1] 

一从人文地理的视角选取切入点

阿拉伯谚语是阿拉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及社会的经验和成果。阿拉伯民族的祖先过着顺应大自然恩赐的游牧生活,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使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沙漠文化和与之相匹配的谚语文化。

1.带有沙漠特色的谚语为数众多,且多以沙漠中常见的事物如草原、牧场、羊、骆驼、马、椰枣等作为喻体。如“往巴格达送椰枣”(يحمل التمر إلى بغداد)。伊拉克盛产椰枣,“往巴格达送椰枣”谚语的词义就被诠释为“多此一举”。又如“争斗全为饮水”(إنّ العراك في النهل)。因为在沙漠中最珍贵的便是水资源。再如,“谁肯奔波,找到牧场”(من سعى رعى)。其意为汉语中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2.反映生产活动的不少阿拉伯谚语也带有沙漠特色,它们表现了阿拉伯民族的祖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如“先哄驼,后挤奶”(الايناس قبل الابساس),这是以牧人挤奶的经验为例,说明“欲将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椰枣在井里,在驼背上”(التمر في البئر وعلى ظهر الجمال),是指勤于浇水才能丰收,意即汉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放箭之前先要装满箭袋”(قبل الرماء تملأ الكنائن)与汉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义,这是拿游牧民族能骑善射作比喻。

3.有类谚语的文化内涵较难为汉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具有跨越性较大的引申含义。如“他是骆驼蹭痒的树桩”(انه لجذل حكاك)。在沙漠中,树桩不易见到。一旦出现树桩,很多路过的骆驼便会用它来蹭痒,这段树桩可谓“见多识广”,引申为“他有远见卓识”。又如“这事中既无我的公驼又无我的母驼”,意思是作为他代步工具的骆驼没有参与此事,即与他“毫不相干”。

4.在对同一事理的表达上,阿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也分别带有各自地理环境的特点。如阿语谚语“他知道蘑菇生长的地方”(انه لعالم بمنابت القصيص),意为“他对情况了如指掌”,与汉语中“胸有成竹”类似。窥其背后,可看出阿拉伯草原雨后有蘑菇生长,而中国南方的气候适宜竹子生长。“他在寻找埋在云彩影子下的珍宝”(يفتش عن كنز دفنه تحت ظل سحابة),说的是有人把云彩在沙漠上的投影作为参照物藏宝,日后自然找不到,这与汉语中的“刻舟求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谚语既反映了阿、中不同的生态环境,又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无火不起烟”(لا دخان بلا نار)与汉语中的“无风不起浪”相对应。

但两种语言相比之下,汉语谚语更加绚丽多彩。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劳作的中华大地,与阿拉伯世界的自然环境不同,它表现为四季分明,寒暑交替。以自然环境做衬托而创造出的谚语有很多。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到黄河心不死”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便凝聚成为“农谚”。它源远流长,短小精炼,简捷明快,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麦锄三遍面充斗,谷锄十遍饿死狗”、“弯角黄牛直角猪”、“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等。

二 从精神寄托的视角选取制高点

宗教是人类精神寄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哲学一样,都处于人类文化的顶层和核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中阿文化虽有差异,但均需精神寄托是两者之共性。

1.阿拉伯民族信奉的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这是一种入世的宗教,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而且影响并规范着阿拉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经典、法典,许多谚语的源泉就来自于它。因此,阿语中有不少谚语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涉及到宗教观念、宗教活动及习俗。比如:“与艰难相伴的确是容易——祸福相依。”[2]“真主从不断绝任何人的福分”(ربك لا يقطع نصيب أحد)类似于汉语中的“天无绝人之路”。“真主的清算是神速的”(إن الله سريع الحساب)类似于汉语中“人在作,天在看”、“遭报应”。这是告诫人们别做坏事,免得在清算日遭到清算。“口在念经,手在杀人”(فم يسبح ويد تذبح),类似于汉语中的“口蜜腹剑”。“骆驼只有陷入泥里时才想起真主”(الجمل لا يذكر ربه الا في الوحل),这与汉语俗语“临时抱佛脚”意思相同。“说魔鬼魔鬼就现”(تحدث عن الشيطان يظهر في الحال)更是与汉语中的“说曹操曹操到”俗语相近,不过前者带贬义。“有学问的人在临近天国时仍不满足于自己的知识”( لا يشبع عالم من علم حتى يكونمنتهاه الجنة),类似于汉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

2.阿拉伯谚语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在了解其宗教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方能理解的。如“易卜劣厮梦想进天国”(حلم الإبليس بالجنة),易卜劣厮是《古兰经》中提到的魔鬼,即撒旦,他想进天国自然是“异想天开”。“他一只眼睛盯着天国,一只眼睛盯着火狱”(عين في الجنة وعين في النار),意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他头朝着麦加方向(礼拜),屁股坐在破烂堆上”(رأسه في القبلة وأسته في الخربة )即“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完美只属于真主”(الكمال لله وحده)和“只有先知才是无过之人”( لا تكون العصمة الا للنبي)这两个谚语常被穆斯林用来表述“人孰无过”。因为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真主是唯一完美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最后使者。除此之外,四大哈里发之一的阿里,“他说过的大量短语成为伊斯兰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里常被当作格言及谚语使用。这些语录、信件成为文学作品的准则,被集结成多种语言的出版作品”[3]。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由儒、佛、释、道共同构成,其中佛教文化对大量汉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影响显著。它们在被吸收到汉语之后,有的被引申、“汉化”,被赋予了比原来的宗教意义更为广泛的意义。

三 从民族心态的视角选取关注点

中阿两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义,同一事物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这种民族心理、文化心态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评价。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也反映了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

1.中阿民族对某些动植物产生了不同的联想和感情,从而让动植物进入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人们对动植物寄托的情感反映在语言里,用以表达自己的崇拜、愿望、爱好、仇恨、鄙薄等情绪。在这当中,在阿、汉两种语言中引起的联想基本一致的动物词语有: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温顺的绵羊、笨拙的毛驴、狠毒的蛇、不祥的乌鸦和猫头鹰、低贱的狗等。

但与此同时,对某一种动植物,中阿民族对它的喜爱程度不同,导致了挂在嘴边的谚语也有所区别。例如,中阿文化中对骆驼的见解有较大差异。因为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为沙漠,使其对骆驼的依赖和喜爱远远超出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如“比骆驼还识路”)أهدى من جمل(,而汉语中的同类描述却是“老马识途”。“他俩像一头驼的两个膝盖”(هما كركبتى البعير)意为一模一样,不分彼此;而汉谚语中形容此意用得却是“一丘之貉”[4]。还有狮与虎,狮子多产于草原,虎多产于山地,因此中阿民族对它们的熟悉程度不一样,阿语用狮子象征握有权利的统治者、大无畏的英雄和真正的男子汉。如:“他赢得了狮子的份额”( فاز بنصيبالأسد),是勇拔头筹的意思;而汉文化对虎十分尊崇,还常与“龙”的图腾一起使用——例如“龙腾虎跃”。鹰在中阿人民心中都代表着勇猛,强悍,因而多以言语称赞它,但在阿拉伯人心中鹰的地位甚至达到了民族保护神的高度,他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便是斗鹰;而在汉谚语中,有时赞美鹰——“鹰击长空”;有时鹰又被看作不吉利的象征:“猫头鹰一叫要死人”。猪是阿拉伯穆斯林最讨厌的动物,他们认为猪不洁、丑陋、卑贱,《古兰经》明文规定禁吃猪肉;而汉民族虽然也嫌猪脏、将其作为好吃懒做的代表,但另一方面,作为六畜之一猪又受到了汉族男女老幼的喜爱——“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

2.中阿两民族的审美情趣在不同阶段也会发生变化,如成语“环肥燕瘦”及俗语“齐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就是一定历史时期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阿拉伯民族的传统审美是以胖为美,从一个伊拉克谚语能明确了解这一点:“体胖能遮盖缺陷”(السمن يغطي العيب),类似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一白遮百丑”。而时下的中国,人们普遍认识到肥胖的危害,“千金难买老来瘦”已成为大众共识。

综上所述,中阿谚语文化底蕴尽管在人文地理、精神寄托和民族心态等诸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人类生活的共性,又使中阿谚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在中阿谚语文化对比下的高校小语种教改中,教师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以“共同点”为基础,“切入点”为依据,“制高点”为统领,“关注点”为轴心,将高校小语种教改方向的定位,敲定在对两种谚语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民族心态的融通上。

[1]Edward Sapir(陆卓之译).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古兰经:开拓章[M].(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朱立才.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责任编校:张京华)

H731

A

1673-2219(2016)09-0175-02

2016-07-10

熊倩(1988-),女,湖南长沙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东问题和阿拉伯文学。

猜你喜欢

中阿谚语阿拉伯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