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环境下口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模式能力

吴 静



MOOC环境下口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吴静

(湖南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传统口译课程教学模式已在实践中凸显不少问题。信息时代,MOOC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形式冲击着中国的传统大学教育。文章通过对MOOC环境下口译教学目标与观念、课程教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以及教师观念等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口译人才服务提供借鉴。

口译;MOOC;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课程教学

引言

随着国家战略的转变,国内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对高素质的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口译是译员一整套知识体系和各种能力在这一动态交际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1]。因此,高质量的口译活动要求译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双语知识,还要具有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百科知识体系和各种应对能力。

对口译课程教学来讲,口译教师必须将教学置于相应的动态过程之中,充分考虑口译交际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的口译学习与练习场合,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口译能力,同时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口译工作环境,成为合格的口译工作者。但长期以来国内翻译教学重笔译轻口译,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传统口译教学中,教学脱节,缺乏互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静态教学,缺乏实践[2]。也就是说,班级过大,课堂活动难以施展,教师监管很难到位,加上口译教学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不足,教学材料更新慢,缺乏口译数据,学生缺乏口译实践,缺乏跨文化交际口译能力等等原因,导致口译教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口译人才的要求。

信息时代,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以网络为媒介的学科资源共享课程,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途径。语言教学MOOC平台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海量在线真实的原语视频音频,可以满足口译教学需要的丰富真实语料,动态复杂的真实原语环境。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口译课程教学也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职责、功能、角色与发展。文章结合2015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立项建设项目——“口译基础:名师空间课堂”,在建设应用过程中,对MOOC环境下的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观念、课程教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以及教师观念等进行改革研究。

一信息时代MOOC与混合式学习

信息时代,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MOOC冲击着以“学”为本的中国传统的大学教学价值理念,大规模、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打破了受时空限制的“教室型”教学模式,翻转了课堂模式,颠覆了传统的高校教育,同时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即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国际化路线,面向世界,以培养适应国际发展的高端人才为终极目标。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以及学生国际化[3]。MOOC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国际名校名师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以及MOOC在全球的兴起,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同时,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智能化、交互式理念、云计算、大数据的引入,对高校教师而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与理念上的震撼,国内中国大学MOOC,北京大学公开课,Koolearn新东方在线,Courser,网易公开课,爱课程icourse,以及各大网站自行研发的各种教学平台的出现等等,促使高校教师们不得不思考传统课堂教学与海量优质教学资料相结合的问题。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2011年美国兴起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上,知识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实现,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实践等方式完成。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在翻转课堂中,课前通过信息化学习环境辅助,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协作探究、作业答疑等,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从而形成课堂翻转。2012年是国际MOOC元年。它是集成开放教育资源、注重交互监控的混合式在线学习平台。MOOC为课堂翻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撑。2013年,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入edX慕课平台,MOOC 快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和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下,国内高等教育教学也进入了信息新时代。

但是MOOC是一种新兴的在线教学模式,平台建设、更新、升级、维护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光是依靠看视频,缺乏教师的监督、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及时的评价反馈等,也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MOOC平台虽然可以提供在线优质海量资源以及其它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师生课堂面授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口译课程教学模块性清晰,技能训练板块较强,适合翻转,但是口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同时需要实践、互动以及智联监控与反馈,单纯的翻转课堂,简单的自我训练,光靠看视频也很难提高口译人才培养的质量。混合式学习既可以提供课堂口译技能讲解演练,又能提供基于MOOC的翻转与在线学习,并能实现学习过程全信息化监控。因此结合传统课程教学精华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于 MOOC与混合式学习的口译课程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二MOOC时代下的口译课程建设转型

(一)目标与观念转型

教学目标的转换,MOOC通过互联网与世界高校接轨,口译教学也应从单一的口译能力培训转向为中国的国际化服务。让学生以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学会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口译人才,具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思维、全球的视野[4]。

(二)课程教学转型

信息时代,教师一定要转变纯传统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寻找适合90后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优势,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它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5]。

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的是开设的各课程之间应该先后顺序合理、衔接有序、能使学生获得口译专业所应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与翻译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的是课程内容安排应符合口译知识论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口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等等。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课程计划的集中表现。(1)课程结构。基于MOOC的口译课程平台化,首先,可以在线提供即时原语资讯(如:BBC、 VOA、CNN等)和各类在线优质教学资源(如:名校公开课、TED、名师微课等网络课程等),使教学资源多元化,语言材料真实化。同时,由于是教师自主设计的教学平台,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作业、批改作业,以及作业反馈等教学步骤。使教学资源一体化,方便教师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2)课程内容。通过口译MOOC 平台,对口译能力的培养进行四个层面来进行,使整个教学系统化、连贯化。①语言能力的培养。利用MOOC平台在线资源补充专业词汇、特殊句法、语义、语用等材料,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②认知能力的自我训练。课堂上教师示范训练的方法,课后,在线提供微课,以及各类专项练习材料,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短时记忆能力,关键词提取能力、源语理解及复述能力、借助百科知识与语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等;③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内外通过观摩优秀成功口译视频(包括联络陪同,交传、同传),以及优秀口译MOOC等方式,小组讨论跨文化交际问题;④转换能力的培养。通过MOOC平台,提供真实语料,真实语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双语特点、传递信息的特征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口译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转换方法、转换技巧和转换策略完成口译训练任务。其中,语言能力与转化能力可以通过传统课堂授课的方式培养。但认知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大量的真实语料的观摩和多次讨论上才能习得,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3)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口译能力,实际是一种技能化的训练过程,光听课或者只看视频(微课),不练习的话,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口译能力的发展也有层次性。口译技能的习得大致可分为初具能力阶段、熟悉阶段和专家水平阶段三个阶段。初具能力阶段的技能中心是对情景作出整体的分析和规划;熟练阶段的技能中心是同时运用经验与直接的理性与分析;专家水平阶段完全依赖直觉的阶段[6]。基于MOOC平台的口译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分层的材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口译模拟仿真练习,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阶段突出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自我选择,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自我练习和训练。口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创新型口译人才,因此,口译教学实践性的实施尤为重要,基于MOOC的口译课程教学可以在线提供模拟真实口译现场情景,让学生观察和观摩整个口译工作过程,获得直观的体验和经验。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得语言转换技能上的培训,又能培养其在复杂多变的口译工作环境下灵活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教学模式。口译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由封闭的“教室”课堂教学模式转换为开放的对话型探究式、协作式模式。课内教师传授并带领学生操练基本口译技能与转换能力,如:记忆训练、数字口译技能训练、关键词、逻辑词提取训练、注意力分配以及公众演讲技巧训练等等。课后,学生翻转课堂,在线自我训练,另外,在线小组协作式练习等等。基于MOOC的口译课程,最大的优点首先可以及时在线提供最接近真实环境的语料,通过提供国内外最新口译资讯材料,多变性和多元化的练习材料紧跟时事,可以使学生长久的保持口译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由于口译MOOC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专业口译课程视频,学生可以在线选择,并且在线与教师同学一起进行探讨相关的问题和见解,以此培养学生的交互-探究性学习能力;第三,海量在线练习材料,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练习和学习中,发现口译过程中的困难所在以及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与反馈。目前,高校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通常,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测试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但口译能力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单纯的一次测试而定。口译能力的发展应该是呈曲线型的,其观察测量只能通过长期跟踪来完成[7]。MOOC时代为教师监测学生的口译能力提供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首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口译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其次,从课后自学能力的角度的评价;第三,利用口译MOOC平台上的各类口译能力阶段性练习与测试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据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继而及时调整线上线下口译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三)教师角色转型

MOOC时代,高校英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变过来,虽然MOOC制作费时费力,也有一定的争议性,但MOOC便捷、开放、信息量大,符合90后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优点毋庸置疑。教师的身份应从单一的课堂授课者转换为口译课堂的组织者、口译转换技能训练的设计者和管理者。这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应对国内外最新的口译领域的研究要紧紧跟上,才能筛选出既适合学生又不过时的练习材料;其二,教育技术手段需要不断更新。除了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教师还得不断进修学习最新教育技术,如微课制作技术、MOOC平台数据挖掘技术、在线互动及评价技术等。

结论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是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的趋势。口译教学应顺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从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材料陈旧、容量小的困境中走出来,结合传统教育与在线学习优势,采用混合式学习对口译教学进行改革,使口译教学步入新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引起重视,首先要更新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定期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或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相关的学校进修。

2.课程教学材料的适切性。网路资源鱼龙混杂,即便是名校名师的视频材料,教师需筛选出符合学生水平和符合我国国情与价值观的材料,真正做到课程教材的有益补充。让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相辅相成地服务于输入和输出。

3.教学观念与方式的转换。从传统的记忆型灌输型教学转向开放式、协作式的创新型教学转变等。混合式教学也并不是线上线下的简单混合,而应在教学中寻求如何混合才能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口译教学必须实现转型,从单纯的口译课堂教学转向基于教育技术和网络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也从简单的交际型,任务型教学法逐步过渡到探究式教学法、开放协作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只有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口译课程教学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1]李芳琴.口译交际的基本特点与口译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116-119.

[2]秦勉.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外语研究,2005,(3):49-51.

[3]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2):87-89.

[4]顾晔.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4):91-93.

[5]黄荣怀,马丁,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汁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6]Chesterman,A.A causal model for translation studies[A].In M.Olohan(ed.).Intercultural Faultlines[C].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15-27.

[7]许明.跨学科视野下的口译能力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2,(2):40-48.

(责任编校:呙艳妮)

G642

A

1673-2219(2016)09-0172-03

2016-05-22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MOOC平台与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YJAZH062)阶段性成果。

吴静(1974-),女,湖南平江人,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汉对比。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模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