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7陈晓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研讨国际贸易

陈晓梅



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晓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将研讨式教学法引入《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研讨式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专门课题的研究和讨论。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科研和授课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教师对研讨式教学内容的把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推进研讨式教学法的进一步实施。

研讨式;国际贸易;应用;能力

一文献回顾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界定

郭汉民认为研讨式即研究讨论式,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提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1]。研讨式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等五个步骤,故又称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曾宪皆认为,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2]。

柴宝芬指出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3]。

从学者们对研讨式教学法的界定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研讨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确定主题,通过学生参与主题的研究和讨论,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研讨式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

郭汉民将研讨式教学方式主要应用于历史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后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非常关注并积极推行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李艳丰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敏感度,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4]。李佳将研讨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运用[3],强化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程金亮体验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收获[6]。

可以看出,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应用

(一)教学对象的选择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着重讲解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在阐述估计贸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及时代特征。在学习完国际贸易课程后,要求学生不但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国际贸易政策和预测国际贸易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讲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适当地运用研讨式教学法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增强课堂活力,增进师生的互动也有很好的作用。

本人接到院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任务后,了解到该班学生已学习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考虑到该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于是决定在本科国际贸易课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以期通过研讨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

1.内容选择。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两个部分,在这个两个部分的讲解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当代国际贸易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内容,本人计划在课程教学的前、中、后期各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讨式教学,分别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研讨专题。每次进行研讨前,老师与学生确定研讨主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查找和研究之后在课堂进行各组归纳的材料展示和讨论,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研究内容做出评价。

2.实施情况。全班分成若干组,在进行第一次专题研讨前,老师提前一周给出研讨主题“中国的比较优势”。经过学生课外资料的查找和归纳总结,课堂上由各组同学上台进行讲解。有的组主要细分了中国的比较优势,有的组谈到我国比较优势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次研讨专题安排在该学期上课的中间时段,在老师讲解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基本概念之后,由各组同学对“当代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研讨。各组同学分别就当代国际贸易领域里的各种贸易壁垒,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提出的课程最后一次讨论专题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经过课外资料查找和整理之后,学生分组在课堂上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内容涉及到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问题等等。每次由各组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和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之后,在座的其他同学针对该内容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师最后做总结和点评。在整个研讨环节中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参与研讨,针对每组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应用评价

(一)收获

1.学生能力提高。从国际贸易课程的第一次研讨式教学法的开展到最后一次研讨的结束,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问题能力。随着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三次研讨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明显得到提高。第一次研讨的主题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可能因为第一次做这种活动,学生论述的主要问题基本局限于寻找我国已存在的比较优势。很多学生谈到我国具备劳动力丰富优势、生产成本优势和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研讨之后老师指出学生没有述及到的我国比较优势的发展问题,在分析了我们已具备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该要深入分析如何发展比较优势,不要陷入到“比较优势的陷阱”。经过老师点评,学生理解到要用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而在第二次针对“当代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研讨时,学生研讨的内容明显丰富了很多,不但涉及到当代的各种关税壁垒,也论及到反倾销和反补贴、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蓝色贸易壁垒等各种非关税壁垒。而且除了研讨当代的各种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之外,很多组的同学还针对如何应对不同形式的贸易壁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老师在总结时对这次研讨的进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在这次研讨中,个别组存在案例引用不够新颖的问题。在设置最后一次的研讨主题的时候,我特意将研讨主题的范围设置得比较大——“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考虑到在基本学完国际贸易课程之后,让学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讨具体内容。最后课堂研讨的情况可以说是三次中最好的。学生研讨的内容包括中国及世界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某种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可以说内容包罗万象,而且具备一定的时代感。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三次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2)整理和展示资料能力。在课堂上分组进行研讨内容的展示时,各组同学基本都做了PPT。PPT内容是各组在整理自己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的总结。经过3次研讨,学生整理资料能力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能做到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内容完整。很多学生初期的PPT内容简单,基本上只有研究内容的要点。随着研究范围和视角的扩大,后期的PPT不但内容丰富了很多,还增加了很多润色成分,使课堂的展示做得有神有色。例如,在进行第三题课堂研讨时,有组学生自己选定的主题是中欧之间贸易的摩擦与发展。在课堂研讨时,论及到中欧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摩擦问题,引入中欧之间2013年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运用贸易理论的进行分析摩擦的原因,同时提出推动中欧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研讨内容丰富充实,同时PPT无论从版式、页面设计还是动画设计都很精美。有的小组PPT中还插入了小段新闻视频,吸引了在座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3)口头表达能力。在进行研讨时,如何把自己研讨的内容充分展示除了要有收集丰富的资料、制作精美的PPT之外,上台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台上阐述的同学必须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深入浅出地表达组员的研究内容和观点。通过3次国际贸易课堂研讨活动的开展,学生上台的阐述从起初的生涩、畏缩到后期的熟练、大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2.课堂活跃度和学习效果提高。在课堂研讨过程中,讲台上的不少小组设计了很多互动的内容,例如通过台上同学的提问、台下同学的回答,使台上台下都融入到研讨话题的研究,课堂活跃度增加的同时,也深化了全班同学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效果提高。从该班级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该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成绩比较高,涉及到课堂研讨论题的知识点的题目得分比较高,班上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基本上是课堂研讨参与度高的学生,这都说明研讨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3.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要使课堂研讨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除了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之外,教师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研讨内容和进行时间的确定、研讨任务的下达、研讨活动的进行、研讨情况的点评和总结,都需要教师的投入和研究。例如,在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PPT做得很好,还有同学试图将比较新颖的演讲者备注运用到课堂当中。虽然后来受到教室设备的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具体运用演讲者备注,但是我从与学生的共同探讨设计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的新事物。而学生在第三次研讨过程中,学生的研讨内容也丰富了我的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范围,确实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因此,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式教学法的全过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使教师在不断学习、摸索和实践调整中拓展了视野,促进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

(二)推进研讨式教学法的开展

通过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贸易课程中的开展,学生和老师都取得了不少收获。而要使研讨取得较好的收获,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老师全程把控。在实施研讨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对研讨过程的全程把控对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收获多少影响很大。首先,在研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根据研讨目的注意可拓展性。例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讲解完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之后,贸易壁垒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概念理解并不难,主要要把这部分内容学通,必须要联系当今的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了解贸易的壁垒对当代国际贸易贸易带来的实际阻碍和探讨怎么进行应对。因此,我设计了“当代贸易壁垒问题”这一比较开放的研讨主题,让学生研究当代国际贸易壁垒的具体表现及影响。其次,在研讨过程中老师要把控质量和效果。要使研讨达到预期目的,从学生准备资料、课堂研讨的开展直至研讨之后的点评,每个环节都需要老师的关注和指导。特别是在每次研讨之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研讨资料的选择、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课堂研讨成果的展示提出可以完善和修改的意见,才能使学生在研讨过程中不断提高水平和能力。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课堂研讨的驾驭力和应变力,激发学生进行研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6]。

2.学生参与活动。研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最终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研讨活动中来,并且根据学生实施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让学生从研讨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课堂研讨,在资料的准备、展示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精心准备,通过研讨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成为研讨式教学法的受益者。

[1]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能力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195-199.

[2]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21-126.

[3]柴宝芬.研讨式教学模式[J].科教导刊,2015,(2):11.

[4]李艳丰.研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8):163-164.

[5]李佳.研讨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228-229.

[6]程金亮.体验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02-104.

[7]和淑锦.研讨式教学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31-33.

(责任编校:呙艳妮)

G642

A

1673-2219(2016)09-0108-03

2016-06-26

2015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改研究项目“基于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jyjg10)的研究成果之一。

陈晓梅(1971-),女,湖南湘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研讨国际贸易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