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绩效管理 激发内生动力——对农行基层综合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的调查

2016-03-02嵇明花

现代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计价网点绩效考核

□嵇明花



完善绩效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对农行基层综合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的调查

□嵇明花

摘要:绩效管理是银行达成经营目标的重要管理工具,也是对员工实施激励约束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农行基层绩效管理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农行基层绩效管理的现状

按照考核主体不同,目前,农行支行绩效管理体系分为总行、省行、二级分行三个层面,网点及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分为二级分行和一级支行两个层面。

(一)支行层面。一是总行穿透式考核方案。2015年,总行对全国300家强县强行、167家强县弱行进行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总行配置到重点县域支行的资源挂钩,并作为动态调整的参考依据。二是省行穿透式考核方案。省行制定城市支行和县域支行考评方案,考核内容与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对接,考核结果与省行奖励城区支行和县域支行的工资、费用挂钩。三是二级分行考核方案。其中包括对支行综合绩效的考核(含三农),即对城区支行和县域支行仅设置综合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差异指标、差异权重的方式突出县域考核重点,考核结果应用相同,与支行工资分配等挂钩;对经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与省行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接,突出年度经营计划完成,侧重考核当期业务发展,考核结果纳入支行班子和高级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对各项竞赛的考核,与省行对接,结合各支行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并配置工资和费用,以推进重点业务、产品和项目快速发展。

(二)网点层面。多数网点仅由支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网点考核方案,考核指标基本以各项产品计划完成率考核方式为主,有的分行对辖内网点采取统一指标、统一权重、分类排队的穿透式考核方式。

(三)员工层面。基层员工主要包括支行机关员工和网点员工。对机关员工,有的支行尚未建立完整的综合绩效考核方案,而采取简单的考勤管理、营销计价的考核方式,对网点员工大多采取以营销计价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对岗位履职的考核相对较弱。

二、综合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

(一)考核导向不够清晰,考核结果应用偏弱。

综合绩效考核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由于支行工资与综合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比例较低,大量资源用于营销计价、各种阶段性活动的考核,导致资源配置相对分散,难以有效发挥绩效考核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考核重点不够突出,考核方案和指标偏多。针对支行和网点出台了大量的考核政策、种类繁多的计划以及各项竞赛考核办法,基层疲于应对,只能将重点放在资源配置多、与领导考核挂钩力度大的业务和产品上,尤其支行对网点绩效考核追求的是“短、频、快”,造成网点只关注被考核期间结果,忽略经营的持续性。

(三)考核体系不够完善,营销计价考核分值偏高。营销计价考核方式具有简单明了、容易计算的特点,已成为基层的主要考核方式,占据了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计价方式单一、计价效果缺乏后评价等局限性,导致基层普遍存在“激励过度与不足”、“重营销轻服务”、“重短期轻长期”等现象。

(四)考核机制不够健全,激励约束力度偏小。

一是员工考核收益风险不匹配。“基础绩效+营销计价”长期占据着基层员工考核的主流,尤其单纯以“量”为衡量标准的考核激励方式,导致计价收入与客户创造的价值、后续的风险不匹配,弱化了员工的成本和风险意识。二是员工考核与机构考核关联度小。员工绩效工资中绝大部分来源于产品计价,通过绩效考核挣取的资源较少,导致员工和机构考核处于“割裂”状态,如柜员仅关注个人能够获取计价工资的产品营销,而网点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即能够实现多少中间业务收入、创造多少效益,柜员并不关注。三是员工考核实效性差。基层大多采取手工记录台账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兑现往往延时较长,效果大打折扣。四是员工履职考核不严格。如少数支行对机关员工岗位绩效工资考核流于形式。

三、完善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推进绩效薪酬理念文化深植。充分认识绩效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激励作用,加强对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政策制度的研究,正确认识岗位、绩效和薪酬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努力使业务指标、经营绩效与员工薪酬相适应,准确评价员工的综合业绩,合理确定利润增长和工资增长的比例关系,以体现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绩效考核导向。要把上级行的绩效管理政策不折不扣地有效传导到基层,确保不走样,同时也要兼顾差异性,给予基层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由各行结合自身实际,对上级行政策进行“本地化”改造,提升绩效管理政策的传导力和执行力,使综合绩效考核真正成为业务经营的“指挥棒”。

(二)完善一级支行绩效考核体系。一要提升综合绩效关注度。加大综合绩效考核与各项资源、工资配置以及一级支行和网点班子考核的挂钩力度,通过决策层的支持、灌输和传导,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确立综合绩效考核的主导地位。二要做好考核指标分解落地工作。将总、分行的战略导向,结合自身经营特点,逐级转化、落实和分解,使之成为基层能够看懂、简单、明确、直观的营销目标,实现绩效管理政策“接地气”,提升传导效果,努力从上级行挣取各项资源。三要强化绩效管理辅导工作。深入开展各层级、各部门的全方位宣讲培训,营造人人知绩效、层层重绩效、处处为绩效的氛围。加强对考核结果纵横比对分析,围绕发展滞后的业务,查找问题,分析成因,落实部门职责,制定推进措施。四要完善考核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协调作用,合理设定考核指标,整合专项考核办法,适度精简考核指标,扎实做好数据源系统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管理,为推进全方位考核体系建设、破解基层考核难题提供支撑。

(三)规范营业网点考核办法。一要增强穿透式管理职能。建议以二级分行为单位,制定统一的网点绩效考核方案,引导网点树立面向市场、立足长远、拼抢客户、系统争先的发展理念,平衡网点当期绩效的提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二要明确考核导向。考核指标设置要重点突出、科学分类、简单清晰,有效解决支行对网点绩效考核“不会做、不愿做、不想做”的畏难思想,突破绩效考核传导“最后一公里”瓶颈,并按照收益与风险匹配的考核激励方式,实行全流程考核,及时兑现。三要加强对计价产品和计价标准的指导。规范网点产品计价,适度降低产品计价挂钩资源占比,对重点产品营销计价标准,要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市场竞争态势、产品投入产出比、产品生命周期、内外监管政策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四)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机制。坚持以岗位为基础的绩效管理理念,完善以“履职+绩效”为主导思想的员工考核架构,绩效目标的分解、考核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设置等都应围绕岗位来考虑,从根本上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支行机关员工,可将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应职能部门,实施部门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制定差异化员工绩效考核方案,针对岗位特点选择适合的营销计价产品和标准。对网点主任,可将支行对网点的考核结果,作为对其考核的主要依据,确保主任考核与网点考核的一致性。对网点员工,可在适度计价考核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岗位、业绩和行为能力的考核,其中:岗位履职考核要根据员工岗位性质、职级等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岗位履职考核方式,突出岗位履职、尽职的考核重点;业绩考核要以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为主,紧密结合网点绩效考核重点,采取定期、动态、灵活的考核方式;行为能力考核指标要涵盖工作质量、行为评价、学习考试、劳动纪律等内容。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淮安城北支行)

猜你喜欢

计价网点绩效考核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