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定边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2-20耿卫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定边县畜牧业畜牧

耿卫军,卜 筱

(1.陕西省定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陕西 定边 718699;2.陕西省定边县草原工作站,陕西 定边 718699)

陕西省定边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耿卫军1,卜 筱2

(1.陕西省定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陕西 定边 718699;2.陕西省定边县草原工作站,陕西 定边 718699)

分析了陕西省定边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促进定边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畜牧业;现状;对策

发达的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现代畜牧业。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定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产业。

1 定边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蒙4省(区)交界地带。县域总面积6 920 km2,人均土地面积2.19 hm2,是全国人均土地水平的2.8倍。总人口3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万人。全县辖14镇6乡,335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2个街道办事处,2 124个村民小组。畜牧业是该县传统优势产业,农业部把该县列入白绒山羊优势产区,陕西省确立该县为白绒山羊和肉羊养殖基地[1]。近年来,该县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全县畜牧业结构日趋优化,生产规模稳步扩大,草、羊、牛三大主导产业渐显优势,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县羊饲养量163.6万只,其中存栏102.6万只,出栏61万只;生猪饲养量36.3万头,其中存栏18.7万头,出栏17.6万头;家禽饲养量161.8万羽,其中存栏99万羽,出栏62.8万羽;大家畜存栏1.82万头,其中奶牛存栏5224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3607t、5394t、14 353 t。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6.67万hm2。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11.3 亿元[2]。

1.2 生产方式逐步优化 全县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场)数量明显增加,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传统方式正在逐步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转变。全县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8个,机械挤奶厅10个,各类规模养殖场1万多户。

1.3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全县养殖业逐步由优势产业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基本形成了一园二区三基地的产业格局:即奶牛养殖园区、笼养蛋鸡区、生猪养殖区、白绒山羊养殖基地、肉羊养殖基地、人工种草基地[3]。“一村一品”产业体系逐步发展壮大,其中红柳沟镇黄沙窝村养猪,定边镇长城社区笼养鸡,砖井镇候场村发展白绒山羊,纪畔乡高岔村肉羊养殖等,正在逐步向专业村发展。

1.4 经营体制逐步优化 全县养殖基本形成了4种经营类型:一是龙头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技术、信息、产品回收等服务,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二是种养互动型,以户为单位种养结合,相互促进,循环发展。三是市场带动型,各界有志之士,瞄市场,抓机遇,投资建场,发展规模养殖。四是资源利用型,广大农民利用当地饲草、农作物秸秆、树叶、农副产品等资源,发展家庭小规模养殖。这些类型分布全县,相互促进,扩张畜禽养殖总量。

1.5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通过先进实用提质增效技术的推广,使养殖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白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达0.35 kg以上,奶牛305 d产奶量达7 000 kg以上,生猪育肥5个月出栏,活重达100~120 kg,笼养蛋鸡90%产蛋率维持在8个月以上,二、三元杂交肉用羔羊通过育肥3个月断奶体重可达25 kg以上,羔羊繁殖水平达2年3胎。

1.6 养殖效益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产业结构的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养殖业效益逐步提高。养殖一只白绒山羊可纯收入300~500元,一只小尾寒羊通过杂交生产肉羊可年收入800~1 000元,育肥一头生猪可纯收入400~700元,规模笼养蛋鸡每只鸡一个周期可纯收入16元,饲养一头奶牛年可收入1 000~2 000元。养殖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养殖户补栏扩量的积极性。养殖业的崛起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新型养殖专业户。

1.7 服务功能逐步提高 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全县畜牧兽医机构逐步健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职责职能明确。改革后的定边县畜牧兽医局下设定边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边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定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定边县草原工作(监理)站、定边县养蜂管理站、定边县种羊场、定边县种猪场、定边县滩羊(白绒山羊)场及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房屋全部进行新建维修,设备仪器逐步配套,人员逐步到位,全县村村都有动物防疫员,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各类养殖业协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个体兽药饲料经营网络遍及全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着宏观指导、技术支撑、信息服务、物资供应和保驾护航的功能。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 畜牧业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要模式,生产设施差,环境条件差,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优势产业没有真正形成优势产业区,更没有形成优势产品,经济效益不高。

2.2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不高 定边县除少量乳类产品外,大部分畜产品仍以原料销售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低[4]。无龙头企业、无品牌产品,农民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生产发展波动大。

2.3 科技含量低,良种供应不足 由于服务体系技术力量不足,知识落后,加之农民文化水平低,致使科技创新推广力度不够,实用技术普及率低,养殖业科技含量低。全县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生产规模小,良种供应不足。规模养猪户的仔猪50%左右从宁夏等地调购,三元优良仔猪仅占到20%左右;白绒山羊优良种羊仍从外购进。生产中大量引进种畜和仔畜增加了疾病风险和生产成本,也导致了畜禽品种“杂、乱、散”。

2.4 投入不足,制约畜牧业发展 近年来省市县对畜牧业的投入量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很少,补贴范围小,覆盖面窄。农户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缺乏自有资金。金融部门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难以满足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对策

3.1 加强良种推广,加快良种化进程 畜禽良种是先进技术的结晶和载体,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5],要以种畜场建设为重点,以重点户为补充,以人工授精站为载体,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典范,大力推广良种畜禽。重点推广杜泊、萨福克等良种肉羊,开展二、三元经济杂交,发展肉羊生产。保护开发滩羊特色产品。生猪以长白、大白、杜洛克、斯格配套系等优良品种为主,加快推广三元经济杂交,实现商品瘦肉型猪生产杂交化。奶牛坚持专用品种发展方向,推广中国荷斯坦奶牛,重点推广优质高产种公牛冷冻精液。全面开展奶牛良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蛋鸡主要以海兰、罗曼等良种为主。

3.2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规模化进程 规模化是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基础,有了专业化、规模化才能形成市场化优势。一是坚持以村为基础,以户为单元,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农林牧循环发展养殖模式。该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养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农畜产品。推进优势产业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发展、向优势产业区聚集,扶持发展养殖业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发展一批强村大户。二是以奶牛为重点,推广园区化养殖模式。建设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管理先进的养殖园区。三是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工厂化规模养殖模式。以猪、鸡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建设规模化养殖场。

3.3 积极推进规范化养殖模式,加快标准化进程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的核心,养殖模式是标准化的载体,通过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现良舍、良种、良料和良法四配套,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和降低畜禽病死率。一是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从圈舍设计、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等养殖各个环节,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围绕圈舍养羊,人工种草,良种改良,冷精人工配种,人工授精,配合饲料养畜,节粮型养殖,生产环保型养殖,柠条等灌木资源综合利用,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服务机构,龙头企业的资源、资金、市场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目前养殖业处在高成本、高风险的背景下,而疫情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加快县、乡、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达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冷链到底,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和可追溯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预警预案。对强制免疫的病种坚决依法强制免疫。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发展健康养殖,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3.4 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一是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畜牧专业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6],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用标准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把养殖户吸收到产业化链条中去,建立“产权式畜牧业”为基础的现代生产经营形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升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二是树品牌,以“三边”奶制品、“绿洲”草产业、定边羊肉为重点,进行羊肉地理标志保护认定,创建以羊肉为主的名牌畜产品品牌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生产无公害绿色优质特色品牌畜产品,拉动畜牧产业发展。

3.5 强化法律宣传,加快法制化进程 为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健康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国家颁布出台了一系列的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养殖业的任务不仅是赚钱,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一是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养殖户和畜产品经营户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规范养殖经营行为,生产优质、安全、绿色食品。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牧。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建场许可制、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制,病害畜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养殖投入品监管制、养殖场登记备案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草原保护监理制、兽药经营许可制、动物诊疗许可制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畜牧行政许可和执法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3.6 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快投入体制创新进程发展畜牧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发展畜牧业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必将为畜牧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和投入是畜牧产业的两翼,两翼联动,则产业腾飞。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好畜牧业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奶牛冷冻精液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民政策。二是抓住各级财政加大扶持畜牧业投资力度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项目投资,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三是贯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积极宣传争取本级财政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建议政府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和奖励科技创新、良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建设。四是创新投入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社会投入为辅助、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畜牧业投入体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汇集社会资金力量,发展现代畜牧产业。

[1]许延成,刘晓艳.羊病综合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6):90.

[2]李延,石谦.定边县畜牧业形成“一园、二区、三基地”[EB/OL].(2015-07-15).http://www.xyl.gov.cn.2015-07-15.

[3]耿卫军,汤渊鲤.陕西省定边县养羊业的发展情况及展望[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6):41.

[4]王缠石,王韵,芦刚.陕西省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与探索[J].畜牧兽医杂志,2011(1):54-56.

[5]李富宽,白翁普.加快红河州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甘肃畜牧兽医,2015(6):24.

[6]陈茜璐.贵阳市花溪区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9):41-42.

F326.3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4-0108-03

2016-03-06

耿卫军(1982—),男,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贾淑萍)

猜你喜欢

定边县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榆林市定边县: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存在篮子里的馍馍“麦香依旧”——定边县实行第一书记“职级抵押”
曾经岁月定边情——中国盐业集团公司挂职干部李建宁定边县扶贫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