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6-02-20宋艳画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动物高职实验

宋艳画,刘 燕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高职《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宋艳画,刘 燕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动物繁殖学》是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适应目前对高职学生培养的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及课程考核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对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效果显著。

高职;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学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动物繁殖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繁殖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发情鉴定、发情控制、妊娠诊断、人工授精技术及助产等职业应用技能[1]。该课程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性、操作性强,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畜牧生产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以契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 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调整繁殖学的主要授课内容,结合畜牧业时代发展特点,适当减少马属动物的相关内容,结合地方养殖业结构特点增加牛、羊、猪繁殖的内容,兼顾家禽繁殖内容,同时结合地方目前在宠物饲养方面发展较快的特点,增加有关犬、猫繁殖的相关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选择上,结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及高职学生生源及就业特点,减少对理论基础知识深度方面的教学。例如,在性别分化及激素等相关内容上不再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过多阐述[2],激素的作用方面的知识不强调学生逐条死记硬背,而是重在理解其基本生理作用和应用,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讲授各种激素常用的兽药商品类型和实际应用的案例。在精卵识别、受精、卵裂等理论知识方面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精确而清晰的认识,但在人工授精、发情鉴定等实践应用性强的章节则要增加课时精讲多练,使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理论又能进行实践应用。在总体课时安排上,为适应21世纪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发展的要求,多次修订教学大纲,逐渐增加实验、实训内容,强化实践应用技能。

2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每节课程都有教师根据授课对象精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课程内容以精炼、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配以大量的和授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将课程内容以更丰富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抽象的知识点被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授课的效果。传统教学手段中常用到的标本、模型及器具在课堂的演示也具有重要和有效的作用[3],如在讲到人工授精前的准备内容时,将输精枪带到课堂上进行安装、使用的演示能够使学生直接看到具体的构成和操作,比教师单纯进行口头讲解的效果明显提高。为了提高课程学习的综合效果,在课堂外利用电子邮箱、QQ、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和学生进行及时的讨论和交流,给学生提供动物繁殖学精品课程及优秀的科技视频网站类目供其在课余时间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将其吸引到课堂上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程的重点难点,将教学目标以课堂任务的方式完成,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和转化。教师转变过去“唱独角戏”“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授课模式[4]。授课前首先提出与本节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畜牧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布置任务,然后带着任务进行授课,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参与感。例如在讲到同期发情这个章节时给出任务问题:“某养殖场做胚胎移植,需要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都可以采用哪些方案方法来实现”。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同期发情可以用到的激素种类,还要考虑不同激素的用法及其优缺点和使用的时间问题,训练学生全面综合考虑问题,注意实践中的细节处理等。学生带着问题学,老师带着问题授课,授课完成后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给出方案和实施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角色互换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兴趣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如在繁殖新技术这一章可以采用学生讲的方式促使其对胚胎工程方面的新技术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对查找整合资料、电脑操作、制作幻灯片和个人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提前的训练。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强化了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理论并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对实验课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对于属于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如家畜生殖器官解剖构造的观察实验,原先只是通过模型、标本,老师讲学生看的形式完成,存在诸多问题。如浸制标本一般多年反复使用,造成结构缺失、变形等问题,而模型基本只能反映离体的典型构成,但是实际的立体多维的结构没法体现。为了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问题,采用同实验材料跨年级共享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安排二年级《动物繁殖学》课程生殖系统构成实验部分与一年级《解剖学》课程实验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详细地掌握生殖器官的构造,同时也可以把不同动物或者同种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的生殖器官进行比较。如不同妊娠阶段的子宫、异常生殖器官等取出来进行比较观察,最后再做成浸制标本,作为以后教学和学习的材料,使教学资源也得到补充和更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印象也更深刻。对于实验室可以完成的内容尽量以实验的形式来呈现,如外界因素对体外精子的影响这一节不再以理论课的形式呈现,而是学生直接以实验的方式来直观地观察和对比。其他实验如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等实验,改变过去先是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然后学生自行操作的模式。该模式教学时学生拿到实验器具后会出于好奇不断摆弄实验器材,影响听讲效果,在做实验的时候又因不会而一步一步问教师。改为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环节中,比如试剂瓶的清洗和准备,试剂的配置和保存,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清点等[5]。加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实验课的积极性,工作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极好的锻炼。实验课上教师重点讲解以后,将学生动手操作过程纳入考核内容,记入平时成绩,督促学生端正实验课的学习态度。每次实验课后要完成实验报告,写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做到每次实验课都有真正的收获。另外,教学中逐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如对家兔的超排和诱导排卵实验中不同激素的使用方法、剂量的超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操作过程到最后的结果分析自行完成,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操作、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能力。

4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即∶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动物繁殖学》课程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能够进行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接产护理等岗位实际操作应用型人才[6],而这些实用技术要有较多的活体实验动物,尤其是猪、牛、羊等常规养殖动物,由于受场地和经费等条件限制,很难在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训。实践教学最好能在相关养殖场进行,但对生产型养殖场来说对消毒防疫要求严格,难以达到容留大量学生见习的要求,要解决该问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并建立相关合作制度。目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已与60多个企业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中与学校距离较近便于进行课程教学实习的有3家。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养殖场进行发情鉴定及B超和其他妊娠诊断方法的现场教学和实训。由于生产和防疫等原因教学实习仍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对校办养殖场、校内实训基地或者校内实验动物养殖场的建设仍需加强,因为作为畜牧兽医类专业来说,在动物实体上的操作才是让学生牢固掌握更多实践技能的根本。

5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7]。传统的利用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已不适应目前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的不良学习风气。应使学生清楚考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尤其不能只根据一次期末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课程学习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弱化期末考试,加强过程性考核,更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目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动物繁殖学》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40%,包括课堂考勤(10%)、平时作业(10%)、平时课堂表现(20%)。学生平时作业包括实验报告和章节作业,多为综合性作业,例如根据实验观察数据计算精液的浓度和稀释倍数等,对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浓度的精液和不同的稀释液,来控制学生作业的抄袭现象。另外,对某些章节的作业设计,教师设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撰写一篇综述性文章。平时课堂表现占比重较大,主要是任课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及实践操作时的表现随时打分记录,督促学生学习。期末考试形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外,亦可以采用当堂提问、直接操作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水平。

《动物繁殖学》课程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应用”为目的,按“必需、够用”原则来进行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要求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长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阎慎飞.动物繁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利国.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李玉芳,杨玉荣.《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9(10):203.

[4]郑鹏,田亚光,黄贺.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3,21(5):60-61.

[5]胡建宏,孙秀柱,江中良,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动物繁殖学课程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81-86.

[6]车传燕,庞训胜,蔡治华,等.应用型高校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6):74-76.

[7]张响英.高职院校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216.

Primary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nimal Reprod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NG Yan-hua,LIU Yan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engzhou 451450,China)

Animal Re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order to adapt the current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undergraduates′characteristics,teaching reform of Animal Reproduc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practical teaching,practice bases construction and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were remarkably improv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imal Reproduction;teaching reform

G712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4-0062-03

2016-03-16

宋艳画(1980—),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繁殖及产科疾病研究与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贾淑萍)

猜你喜欢

动物高职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萌动物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动物可笑堂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