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药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20崔一喆潘春媛鞠晓峰倪宏波王春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兽药药学课程体系

王 新,崔一喆,潘春媛,鞠晓峰,张 旭,倪宏波,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动物药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新,崔一喆,潘春媛,鞠晓峰,张 旭,倪宏波,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系统分析了动物药学专业在近年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即专业定位模糊、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等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药学专业建设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培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相关高等教育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动物药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提出,专业建设要坚持内涵式发展,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动物药学专业是建立在兽医学和药学基础之上的新兴专业,在养殖业集约化生产、兽药标准化管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兽药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兽药的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1-2],对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近20个高等院校设置了动物药学专业,因为每所高校的学科专业基础条件不同,新兴专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导致动物药学专业建设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笔者依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动物药学专业的调研结果,探讨了动物药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动物药学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动物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动物药学专业的设置是基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动物药业的兴起,增加了兽药制剂、生产和开发、兽药残留检测等动物医药人才的需求[3-4]。因此,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的通知中首次设置了动物药学专业,代码为090409,授予本科毕业生农学学士学位。由于专业合并,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取消了动物药学专业。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重新设置了动物药学专业,代码为090602S。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动物药学专业代码修订为090402。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开设动物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16所,部分高校在动物医学专业下开设了动物药学方向。多数院校的动物药学专业学制为4年,但华南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的学制为5年[5]。

2 动物药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模糊不清 首先是专业方向的认识模糊不清。由于动物药学专业是在动物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交叉性专业,许多高校中的动物药学专业定位于促进兽医人才的培养;但部分高校为了体现其办学特色或专业认识不同,将动物药学专业定位于药学领域中服务于畜牧业的人才培养。这就造成了教学目的的模糊,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或偏重于药学方向,或偏重于动物医学方向。同时,学生中也明显存在类似问题。其次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开设动物药学专业的高校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等特点。但许多高校人才培养仅注重表面,对动物药学专业内涵理解得不透彻,缺乏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培养的人才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不符合兽药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2.2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动物药学属于新建专业,师资缺乏是必然的。目前动物药学专业的师资大多数是动物医学、药学和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药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主要是由动物医学和药学专业的教师组成。在开展动物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存在着专业经验不足、专业课程教学经验缺乏、专业知识体系未能有效融合等问题。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目前,动物药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不合理现象。一是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年轻教师较多,教学经验不足,学术水平相对不高。二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普遍较低,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偏低,专业或学科带头人匮乏,导致在专业培养和教学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不强,导致所授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四是部分教师缺少奉献和敬业精神,教师的师德教风还应加强。

2.3 实验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动物药学专业是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开展教学的各项技能训练,以及进行动物药学的科研与开发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动物药学专业实验室,但大多存在实验室面积较小,实验室基础建设较为滞后的问题,仅能开设最基本的动物药学实验项目,实验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动物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动物药学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的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工作。

2.4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的不同,在设置动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时,多是依据现有师资和实验室等条件来制定,并没有满足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例如部分高校只是将动物医学和药学方面的课程简单的合并,使学生不能学习到体系完整的动物药学专业知识。多数院校注重理论课程教学,设置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较少。此外,由于各学校实施的学分制条条框框甚多,学生不能自主地选课,阻碍了其个性发展。以上反映出动物药学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亟待解决,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融合动物医学和药学专业课程、能够培养出合格动物药学专业人才的有机整体的课程体系。

2.5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动物药学专业重要的培养目标。目前动物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6]。突出问题是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即使在某些兽药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由于安全、资金和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专业实习常常降低要求,时间和效果不能保证,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中,高校往往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缺少长期合作机制;学生对教学实习或实践存在怕吃苦、不重视的现象。

3 加强动物药学专业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发现存在的问题,分享经验,共同促进动物药学专业的建设与健康发展。

3.2 明确专业定位 教育部明确规定动物药学专业隶属于动物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开设动物药学专业的高校也多将动物药学专业归属于动物科技学院或动医学院。从而表明,动物药学专业是在动物医学专业基础上结合药学专业发展起来的交叉性专业,是培养服务于畜牧业发展的兽药行业高级技术人才。

动物药学专业定位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紧紧围绕“强化专业素养,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需求”宗旨,结合兽药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围绕办学理念更新、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管理等环节,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3 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是实现动物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的关键是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在实验室空间能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的定位,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动物药学专业必须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首先是积极争取学校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其次是积极申报各种实验教学平台项目。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药学系积极申报校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动物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多方位筹措资金,促进实验室的建设。

3.4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合理安排公共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二是加大创新培训,安排学生到药厂等相关企业实习实践。三是丰富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动物药学专业教师应常到药厂实习实践不断丰富更新理论知识。结合课程内容,培养社会急需人才[7]。

3.5 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动物药学专业所用教材大多沿用动物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教材,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侧重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动物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我国兽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动物药学专业教材建设规划。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与其他院校合作编写特色精品教材。不断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组织教师编写实用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是动物药学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6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增加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重,除了常规的本科教学中实验课程、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外[8-9],加强与兽药企业之间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参与性,增设创新性或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10]。创办校办或院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有利条件。深化校企合作,请企业家走进课堂,分享创业经历。提倡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毕业实习环节上,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明确毕业论文的规范化标准。

总之,专业作为高等院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主体和实施方式等。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依托,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专业建设应严格遵循“专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以实现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由于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兽药行业的监管力度。随着《兽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兽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使用管理规范》的颁布和实施,兽药生产企业整合逐渐成为必然趋势,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调整势在必行,产品研发已经成为兽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应对当前兽药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的形式,动物药学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思路应有前瞻性,真正把产学研紧密结合落到实处,为培养应用型动物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保证。

[1]高艳春,马苏,康孟佼.我国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监管方向展望[J].中国家禽,2013,35(20):2-5.

[2]冯忠武.兽药行业现状与展望[J].北方牧业,2014(19):8-9.

[3]甄莉,吴国军,杨焕民,等.动物药学专业概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3):108-109.

[4]谢麟.论动物药学的建设与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4):306-307.

[5]陈建新,曾振灵,刘雅红,等.动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高等农业教育,2010(3):63-65.

[6]廖晓萍,丁焕中,蒋红霞,等.动物药学专业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5):40-42.

[7]邓雯,程相朝,王天奇,等.动物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122-123.

[8]刘进辉,王水莲,易金娥,等.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93-96.

[9]任建鸾,李祥瑞,邹思湘.动物药学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5(5):55-56.

[10]崔一喆,王新,潘春媛,等.动物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2):61-62.

Existing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Animal Pharmacy Specialty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WANG Xin,CUI Yi-zhe,PAN Chun-yuan,JU Xiao-feng,ZHANG Xu,NI Hong-bo,WANG Chun-re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of animal pharmacy specialty,including ambiguous orientation in specialty,lack of teaching facilities,weak faulty,unreasonable curriculum provision,lack of pract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s,etc.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in construction of animal pharmacy specialty in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improving suggestions on training goal orientation,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faulty training,and laboratory and practice base establishment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imal pharmacy specialty in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imal pharmacy;specialty construction;teaching staff;curriculum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

G642.0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4-0069-03

2016-04-06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题项目(GJZ2013 01069)。

王新(1971—),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责任编辑:贾淑萍)

猜你喜欢

兽药药学课程体系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兽药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