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2016-02-15顾艳琴

职业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层数学知识教学法

顾艳琴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江阴 214401)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顾艳琴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江阴 214401)

中专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采用分层教学法,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重视,对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分层教学法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然后提出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以期供有关人员参考。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法

0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中专课堂中。在传统的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本身数学基础较差,导致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整体成效较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中专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从学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几个方面采取分层策略,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 分层教学法在中专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方面,中专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在所有科目中最好,可以说学生在数学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就会导致整体教学质量的下降。采取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存在,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另一方面,分层教学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后作业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中专数学课堂效果的提升。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

2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2.1 学生分层模式

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中专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更有一些学生没有参加过中考,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在中专数学课堂中,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了能够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应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还需要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状态等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结合摸底考试的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数学基础较好;B层次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对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具有学习好数学知识的潜力,但是由于学习不用功、马虎大意等,数学基础不够扎实;C层次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基础差。

对于A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教学的难度,不能让学生产生自满的心理;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鼓励,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需要加强基础教学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2.2 教学目标分层

中专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与学生分层相配套,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具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建立自信,对数学学习保持饱满的热情。

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因为其数学基础较强,对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解较为透彻,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方面,根据平时的学习,要求该层次的学生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数学知识结构,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联系,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堂作业;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由于基础较差,应该要求其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能够试着去理解数学公式和概念等,要求其能够解答简单的题目,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3 教学课堂分析

对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数学教师必须能够把控住学生分层的具体情况等,合理分层,保证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

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求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课堂的重点、难点进行自我总结,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提高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教学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基础题目的解答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理解能力;对于C层学生来说,在学生数学基础差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指导,还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尝试简单题目的解答训练。当然,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题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2.4 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也是对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检验。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层,通过课后作业的分层,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在传统的中专数学教学体系中,课后作业的布置都是统一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这些作业没有挑战性,但是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根本完不成,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会逐渐的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层。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整体的针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1]于喜磊. 分层教学法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 吉林教育,2012,23(8):74-75.

[2]洪波.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 中学时代,2014, 15(9):120-122.

(编辑 文新梅)

The Application of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GU Yanqin

(Jiangyin Huazi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Jiangyin 214401, China)

Students’ mathematics foundation in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is generally poor. Adopting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the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using significance of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persons.

secondary specialized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2016-05-12

顾艳琴(1981—),女。中学一级,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G718.3

B

1672-0601(2016)09-0069-02

猜你喜欢

分层数学知识教学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有趣的分层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