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探究

2016-02-15徐常翠

职业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职业院校办学

徐常翠

(沈阳工程学院,沈阳 110136)



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探究

徐常翠

(沈阳工程学院,沈阳 110136)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平台、打造国际教学团队、建立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做了探究。

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对策

0 引言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涵盖了教育、外事、法律、经济和产业结构、行业和市场等领域,需要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也需要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部门的密切协作,精心实施、有效推进,才能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国际化持续健康发展。

1 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在新一轮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紧密依托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而起步的,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生互换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国际化发展实践策略、办学水平亟待提高。

1.1 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和办学模式相对落后。一是国家层面对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过于宏观,缺乏配套政策。虽然国家在诸多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但是至今未能制定具有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或实施方案。二是很多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够先进。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既不能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很难适应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的技能人才需要,受办学条件和发展水平限制,其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仍以传统的课堂教育和理论教育为主,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与市场、岗位需求仍有差距。三是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组织领导、规划和协调。

1.2 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项目和办学模式单一。一是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师资水平和实训实验条件等方面相对落后。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多是农村生源,很难承担在国外期间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导致招生困难。二是缺乏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职业院校进入国际竞争缺乏有效途径。职业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等深层次的、精髓的东西无法在合作中有效贯彻落实,既削弱了社会和大众对职业教育国际化魅力的认可,也反映出我国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1.3 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化程度不高,交流合作深度不够。一是教师方面交流与合作主要是以出国进修、短期培训或侧重于教学居多。赴国外进修学位或者作为访问学者的职业院校教师不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教学交流或参与国际化交往的机会更少,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师无法投入到国际化活动中,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更无从谈起。二是学生交流主要以海外进修或培训为主,由于国内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真正能到国外进修学位或交流的学生占我国在校学生比例较少。

1.4 职业教育国际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强。与我国经济交流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境外交流合作较多的国家是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很难与当地对外经济发展、交流形成相互辐射带动作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活动多以学生输出为主,来吸引国外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制度文化,在经济收益分配时我国职业院校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办学理念、教学水平、培养水平和接待条件等诸多条件限制,接收来华留学生层次低、规模小、渠道少、形式单一。

2 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和家庭等多个主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外事等多个领域,要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健康快速发展,应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规划,系统设计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保障措施,统筹兼顾、科学推进,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成效。

2.1 国家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管理者要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观念。无论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人才培养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意识等,都应与国际化办学相适应,了解跨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通则,培养较强的国际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职业院校在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生互派和课程构建等方面与国际化接轨。二是国家层面制定职业教育“十三五”国际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政府应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分层、分级、分类、分阶段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主要是在政策、资金保证、人事制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等方面出台宏观指导政策和文件,保证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与国际化接轨。三是地方政府深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给予各职业院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推动国际化办学创新发展。

2.2 职业院校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一是职业院校要结合办学目标、办学特点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组建国际化办学内设机构,抽调得力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并加强相关人员国际化意识、创新和开拓能力培养。二是职业院校应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提升内涵建设水平。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建设紧贴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优势专业,培育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与所在地区的行业、区域支柱产业、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其次,职业院校各专业应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组合关系,基于市场和岗位实际需求重构符合能力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布置教学环境,编排教学场景,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2.3 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一是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抽调专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办学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并给予充分的经费保证。通过搭建国际合作办学和对外交流的平台,为职业院校国际交流提供信息、资源、交流媒介、法律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在教学、科研、学生实训、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二是职业院校应该树立开拓进取精神,积极主动得走出去,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一流职业院校建立广泛的校际交流平台。既可以邀请外方的教师来讲学、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参加国际学术研讨,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交流平台,进行教师交流、学生互换、学生境外短期研修。

2.4 培养打造“双师型”国际教学团队。一是教育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国家项目。各省可以通过承担国家项目,利用国家之间的合作平台为各省职业院校教师出国培训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教师赴发达国家进修、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办学理念,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经验,运用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二是设立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到境外学习和培训,并借助学会之间的合作项目,选派高职教师到国外访问交流。再次,通过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派遣职业院校教师到国外企业、在华外国企业或者本省企业国外分公司等进行培训学习。推进校企教师资源共享,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任职。同时,积极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承担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2.5 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一是加强国际化专业体系建设引导和指导。各地区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行业结构性不强的特点,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专业引导,设立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等政策引导杠杆,引导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现代制造业“5+5”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6+4”产业结构,避免盲目追热,防止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过剩,提高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国际化培养比例。其次,重视金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化。二是职业院校深入论证、科学规划建设服务型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开展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构建具有国际化内涵与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体系,形成龙头专业引领,配套专业支撑,具有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与技术管理服务功能的专业群体。

3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需求,我国必须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国际化发展,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并融入潮流已是别无选择。职业教育不能独立于世界潮流以外,必须融入时代大潮,把国际化发展与本土化构建置于战略高地,为世界职业教育打造中国模式,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主动适应外部发展环境条件,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抉择和战略应答。

[1]王群,石骏.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3,(8):1—4.

[2]付俊薇,唐振华.试论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内容与实现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23—28.

[3]金鹏.高职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84—86.

[4]王庆石,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5):24—27.

(编辑 文新梅)

On the Strategy Study of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Changcui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henyang 110136, China)

To adopt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significant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makes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formula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lan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onnotation, establishing a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forging the international teaching team,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system and curriculum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notation; strategy

2016-09-15

本文系沈阳市社会科学2016年度课题,《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SYSK2016-16-06)的部分研究成果。

徐常翠(1978-),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G717

A

1672-0601(2016)09-0004-03

猜你喜欢

国际化职业院校办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聚焦港口国际化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