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2016-02-15林季资

职业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大学物理学时

林季资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林季资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本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苏州理工学院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的内容进行讨论。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当前苏州理工学院物理教学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应用型;独立学院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苏州理工学院这样一个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对大学物理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本文就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大学物理模块化内容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期进一步深入物理教学改革,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1 苏州理工学院物理课程教学状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校压缩了大学物理理论课程学时。采用合班制上课,未能很好考虑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以老师课堂讲述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创造应用所学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高,故追求体系完整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目标要求。因此,本校决定实施以模块为主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不再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而是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分类规划,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理论公式推导,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之既满足学生将来的专业需要,又适合现阶段少学时的大学物理教学。

2 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容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针对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组合成若干个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模块。据此,在充分考虑学生数理基础、专业需求等因素前提下,将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使同一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与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需要。

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为适应教学学时的压缩减少,根据目前苏州理工学院工科各专业特点与学生物理基础,制定不同教学计划,采取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授课学时为88学时,主要是为信息与工程实验班学生开设。第一学期安排40学时,完成振动和波,波动光学,热学教学、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教学任务;第二学期48学时,完成力学、电磁学教学任务,对于近代物理其它内容则采用讲座和网络自学形式进行。信息和工程实验班是在学生入学后,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选拔考试,从中择优组成的班。实验班学生数学与物理基础相对较好,故教学内容设置按照较高要求设定,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概念,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物理学科体系脉络,培养和提高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鉴于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教学要求较高,学时紧张,教师们提高了教学起点,压缩了与高中物理重复的内容。并且对后续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大学物理概念进行精简,减少与后续课程的重复,为物理课程减负。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将大学物理概念、原理与新知识、新技术的联系,注意反映物理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如光学中的全息照相技术,电学中的各种粒子加速器、等离子体、超导体,热学中的液晶及相变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物理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第二中模式授课学时为80学时,主要面向信息学院各本科专业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强化电磁学部分内容。第一学期安排32学时,完成振动和波、光学、狭义相对论的教学任务;第二学期安排48学时,完成质点动力学、电磁学的教学任务。依照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难度,进行授课次序的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中,降低对学生的数学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减少严格的数学推导,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种模式授课学时为80学时,主要面向材料工程学院与船海学院各本科专业。从该类班级学生基础及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对相关学院调研结果,对该类班级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基于少而精的原则,即只讲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内容,把力学、统计物理与热力学部分、静电场、稳恒磁场内容作为重点讲授。

3 改革的实践结果

截止目前,苏州理工学院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已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得到各专业学院教师,学生的好评。自教学改革实施以后,课程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学校总评成绩中不及格率大约在百分之十二左右。该教学体系确保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大学物理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

4 结语

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大学物理教学按学生的专业分类,进行差异化教学,极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针对性。

[1]荆光辉,黄文新.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8(5): 94-96.

[2]王锦仁, 郭俊梅,刘科敏.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研究[J]. 高教学刊, 2015,19: 124-125.

(编辑 文新梅)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ysics Modular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Taking S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N Jizi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students’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hysics teaching in S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accords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physics teaching in S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present, which has obtained good teaching effect.

physics in universities; applied type; independent college

2016-06-11

林季资 (1981.09— ),汉族。福建永春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物理教学与研究。

G64

B

1672-0601(2016)09-0038-02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大学物理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武昌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2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Domestictio and Foreignization in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理工学院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数学语言精准性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