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客观影响因素研究

2016-02-15程永清卢丹蕾

职业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压力感进取心学业

程永清,卢丹蕾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北京 100020)



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客观影响因素研究

程永清,卢丹蕾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北京 100020)

在北京五所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客观因素。发现除是否为独生子女外,被试所在高校类型、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年级、性别、学业表现、家庭所在地、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尤其不同学业表现和是否为学生干部的被试在心理幸福感的九个维度上都有显著的差别。最后针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因素,提出增强大学生幸福感的措施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影响因素;积极心理学

0 引言

在积极心理学受到重视的今天,对幸福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学界对幸福感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倾向: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建立在Aristotle 提出的幸福论(eudemonism)或自我实现论(Self-realizationism)基础上,与主观幸福感只强调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同,认为幸福是人的自我实现[1][2]。目前,学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为系统、深入。在对心理幸福感结构的探讨中,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建构了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幸福感的结构[3]。Ryff等人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六维模型,六个维度包括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生活目标(purpose in life)、良好关系(positive relation with others)、环境控制(environment master)和独立自主(autonomy)[4][5];邢占军等人借鉴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以中国城市居民为样本抽取了九个维度: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压力感和未来感,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也迫在眉睫。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探察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外部客观因素,如高校类型、生源地、年级、性别、专业背景、学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父母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北京市五所高校中随机抽取61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测试,剔除无效问卷13份后,共收到有效问卷597份。其中男生401名,女生196名;理工科类学生459人,经济管理及文科类138人;市属普通高校354人,教育部属重点高校243人。

1.2 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邢占军等人借鉴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修订后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该量表是由40个项目组成的里科特式量表,采用从1(非常不符合)、2(较为不符合)、3(有点不符合)、4(有点符合)、5(较为符合)到6(非常符合)六点计分,包括九个维度,分别测查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压力感和未来感。其中有23道题为反向计分题目。

在此量表的基础上,自编了考查被试外部客观条件的问卷,项目包括就读高校类型、所学专业、学历层次、年级、性别、学业状况、家庭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以及自评主观幸福感程度。

1.3 统计处理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3~5人的小团体集体问卷施测,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将被试在40道题目上的得分之和作为总体心理幸福感的指标,将之与“自测幸福感程度”上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228,P<.001,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虽然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研究起点等方面不同,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这也验证了Ryff、Waterman等人的观点。

2.2 心理幸福感在高校类型间的差异

学校类型分为市属普通高校和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对心理幸福感九个维度(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压力感和未来感)上的得分在两种类型高校间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自我满足感和自我管理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重点高校的学生,而在另外七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重点高校的学生。重点高校的学生在人际适应、成就感、创新意识以及压力感四个维度上非常显著地好于普通高校的学生(P<.01)。

2.3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专业学生间的差异

将被试所学习的专业类型分为两大类:理工科类和经济管理及文科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理工科的学生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成就感、创新意识、压力感和未来感六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尤其在成就感和创新意识两个方面。

2.4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学历层次学生间的差异

被试的学历层次分为两类:本科和研究生。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之间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以及人际适应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均不如研究生,特别是在自我成长和进取心方面(P<.01),而在其余七个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2.5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年级学生间的差异

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分析本科四个年级的被试之间在心理幸福感的九个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成就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和未来感这五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被试间存在显著差异。

在存在显著差异的五个维度,继续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法,探查在哪两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显著高于另外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成就感和未来感方面,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显著强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一年级最强,但是与另外三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2.6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性别学生间的差异

对男生被试和女生被试在心理幸福感的九个维度上的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仅在压力感上无显著差异,在其它八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除在自主感上男生强于女生,在其它七个维度上女生均显著好于男生。

2.7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学业表现学生间的差异

在本研究中,由被试评价自己的学业表现,分为较差、中等、良好和优秀四个水平。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发现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所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继续采用Student-Newman-Keuls进行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所有心理幸福感的维度上,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显著高于其他学业表现的学生,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各维度上得分均最低。

2.8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间的差异

将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分为大中城市、县城和农村三种类型,希望探索在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之间,在心理幸福感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发现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自我管理、压力感和未来感等六个维度上,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自我管理和未来感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其它四个维度上均为非常显著。继续采用Student-Newman-Keuls进行检验,发现在这六个维度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都显著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2.9 心理幸福感在是否学生干部间的差异

将学生被试按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分为两类,对他们的心理幸福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所有维度上,学生干部都显著好于非学生干部,尤其在自我满足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以及未来感这五个维度上,差异达到异常显著的水平(P<.001)。这表明在学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10 心理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学生间的差异

将被试按照是否为独生子女分为两类,对他们的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心理幸福感的所有维度上,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11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家庭月收入状况被分为六个水平:2000元/月以下、2000-5000元/月、5000-10000元/月、10000-15000元/月、15000-20000元/月以及20000元/月及以上。同时,要求大学生被试自评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分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以及非常差),对被试在这两道题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505,P=.000),这表明被试对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有较为清楚和准确的判断。

以学生自述的家庭月收入作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划分标准,对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九个维度上的得分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发现除创新意识外,在心理幸福感的其他八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继续采用Student-Newman-Keuls进行检验,发现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成就感、自我管理、自主感、压力感和未来感八个维度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家庭月收入最高的学生在幸福感的这八个维度上均为最好,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学生幸福感普遍较弱,但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反而在幸福感的人际适应、成就感、未来感最弱,压力感也最强。

2.12 心理幸福感在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学生间的差异

将被试父母的婚姻状况分为三种水平:正常、离异和其他(丧亲等),对这三类学生之间的心理幸福感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法,发现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压力感和未来感四个维度上他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继续采用Student-Newman-Keuls进行检验,发现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方面,正常家庭的被试显著强于离异家庭的被试,而离异家庭的又显著强于其他(丧亲等)家庭的被试;在人际适应方面,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的被试显著强于其他(丧亲等)家庭的被试,而前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压力感方面,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的被试也同样显著强于其他(丧亲等)家庭的被试,前两者之间也无显著差异;在未来感方面,正常家庭的被试显著强于离异家庭和其他(丧亲等)家庭的被试,而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来自正常家庭的被试在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上都有较高的得分,而来自丧亲家庭的孩子则在幸福感的各维度上得分较低。

3 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分析

本研究发现,除是否独生子女外,被试所在高校类型、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年级、性别、学业状况、家庭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

1.重点高校学生的人际适应、成就感以及创新意识显著好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同时他们的压力感也小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2.理工科学生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成就感、创新意识和未来感等方面都弱于经管及文科类学生,而压力感却强于经管及文科类学生。这可能与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接触面比较广泛、容易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找到成功从而获得心理幸福感有关。

3.本科生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以及人际适应两个维度上都不如研究生。

4.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好于另外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成就感和未来感方面,一、四年级学生显著强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总体来说,四年级学生心理幸福感普遍强于其他年级,这可能与四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有更强烈的对未来的向往、实现自我价值有关。

5.不同性别的学生仅在压力感上无显著差异,在其它八个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其中除在自主感上男生强于女生,在其它七个维度上都是女生显著强于男生,这表明男生的心理幸福感总体不如女生。

6.不同学业表现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所有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都显著高于其他学业表现的学生。这表明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与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体系有关。无论是学校、同学、父母还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非常重视,成绩优秀的同学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关注、更能体验自我实现的幸福,因此他们的心理幸福感最高。

7.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之间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自我管理、压力感和未来感等六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明显好于家在农村的大学生。

8.在所有维度上,学生干部都显著好于非学生干部,在自我满足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以及未来感这五个维度上尤甚。这表明在学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可能是除学习之外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担任学生干部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自我实现,因此学生干部具有更强烈的心理幸福感。

9.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在心理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别。

10.家庭经济收入最高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各维度得分普遍最高,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各维度得分普遍较低,但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反而在某些方面最弱。

11)在自我成长与进取心方面,正常家庭的大学生显著强于离异家庭的学生,而离异家庭的又显著强于其他(丧亲等)家庭的;在人际适应和压力感方面,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学生都显著好于其他(丧亲等)家庭的学生,前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未来感方面,正常家庭的学生显著强于离异家庭和其他(丧亲等)家庭的学生,而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4 对策及建议

首先,需要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例如学业困难、非学生干部、农村家庭、丧亲家庭的学生。只有有区别的对待,才是真正平等的爱。在前述研究中,发现高校类型、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年级、性别、学业状况、家庭所在地、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等外界客观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特别是学生的学业表现以及是否学生干部这两个因素,学业成绩差以及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都比较弱。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应重视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基础上,给需要的学生尽可能地创造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幸福、增强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其次,学校应该设立与幸福观、积极心理学有关的课程。目前很多大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所授内容主要是为了预防心理障碍。但人的终极目的是幸福,而非正常即可。据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热点——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人们需要建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纠正缺陷;人们需要有意义、有目的地生活,这些并不会因为痛苦减轻了就会自动产生。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转变。

第三,学校应注意提供体育锻炼及休闲运动的场所与环境,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给学生创造参加校内外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和兼职的便利条件,组织或发动学生自发设立各种兴趣团体,组织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有益活动,在学业之外也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收获心理幸福感。

[1]刑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1):32-35.

[2]严标宾,郑雪,邱林.SWB和PWB:两种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分野与整合.心理科学, 2004,27(4):836-838.

[3]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34-139.

[4]Ryff C 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6):1069-1081.

[5]Ryff C D, Keyes C L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4): 719-727.

[6]刑占军,黄立清.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31-233.

(编辑 赵欣宇)

Study on Objectiv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Well-being

CHENG Yongqing, LU Danle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Students from five colleges in Beijing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be test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objectiv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well-be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types of college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education level, grade, gender, academic performance, home location, whether the student is a cadre,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marital status of parents, and so on factors, were all related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well-being, while whether the one-child was not related to it. Particularly, psychology well-beings degre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s and whether the student cadre. Finally, the methods to enhance the psychology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well-be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well-being; influence factor; positive psychology

2016-05-23

程永清(1963-),女。学士学位,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444

A

1672-0601(2016)09-0026-05

猜你喜欢

压力感进取心学业
艰苦的学业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压力特点调查研究
为何压力越大越能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IEncountered a Courteous Human Being in the Era of the Generation X
灵魂画手
领导干部要有进取心
你是有进取心的人吗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