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准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2016-02-12徐梦周

浙江经济 2016年13期
关键词:城西科创走廊

高水准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课题组

城西科创大走廊在发展上要把握高起点、高水准,要在创新上有大作为,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极;要依托新理念、新产业、新模式、新标准切实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是浙江省“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点睛之笔,肩负着“引领全省、服务全省”的重任。在发展上要把握高起点、高水准:一是要在创新上有大作为,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极;二是依托新理念、新产业、新模式、新标准切实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围绕如高水准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引入公司制,加快打造上市平台,推进园区运营专业化,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使城西科创大走廊具备内生的扩张动力。创新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但是当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管委会等政府部门主导下的资源配置会面临行政上的壁垒。城西科创大走廊目前已遭遇多个行政主体资源集中和统筹开发的难题。从其他园区经验来看,除了行政区划调整外,还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更高层面设立管委会进行统筹协调;二是依托发展集团推进市场化运作。像中关村、张江高科和苏高新都为上市公司,尽管在早期偏向于房产开发,但现阶段都已成为吸纳社会资本、专业化运营、引导新产业投资的重要平台。鉴于此,城西科创大走廊应加快引入园区运营的公司制,其中核心之举是加快形成园区发展的上市平台:一方面,利于实现园区管理专业化;另一方面,利于在更大范围内调动社会资本,引导各类市场资源、如大型企业集团、民间资本、专业园区运营商、风险投资等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成效。

打造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数据平台,推动消费侧和供给侧的深度变革,为新经济、新业态的爆发式增长提供支撑。产业是园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石,在产业发展中城西科创大走廊必须把握三点原则:一是原创产业,没有原创就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效应。硅谷的发展离不开半导体产业,产业自身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孕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而且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产业衍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一轮轮爆发式增长支撑了硅谷近几十年的繁荣。同样,消费互联网产业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出现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型企业。相较之下,工业互联网发展滞后,现有的两化融合还远低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极限。城西科创大走廊要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在消费互联网上积累的平台优势和数据优势,一方面加快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云制造服务平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撑;另一方面推动消费侧和供给侧平台深度融合,依托大数据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发挥创意和人才优势,打造传统产业改造的实践基地,培育特色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加快实现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向外辐射,服务全省转型升级。文创产业是杭州的重要名片,城西科创大走廊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服务全省传统产业转型:一是对接省内传统产业集聚区打造形成“文创+传统产业”实验基地,集聚各类文创企业形成创意小镇,并围绕“创意链-设计链-产品链-营销链”推进文创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深入合作,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在这过程中可通过创意大赛、设计大赛等方式调动本地高校及各类人才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实现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向外辐射。目前浙大毕业生创业率已列全国高校第一,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衍生创业企业数量也增长迅猛,已超160多家。城西科创大走廊要充分总结现有双创人才培育经验,鼓励各大高校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鼓励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探索形成特色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不断催生新企业和新产业。

加快打造一批“众包、众创、众筹”平台,利用新商业模式形成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让全球人才、全球资本服务浙江企业创业创新。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创业创新者主动创业、积极创新是本轮创业创新浪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城西科创大走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探索“众创、众筹、众包”等新模式,强化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利用,切实解决浙江发展中的难题,形成创新的众帮、众扶效应。一是加快形成一批类似于“猪八戒”这样的众包平台在线集聚各类专业技能服务商为全省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加快形成一批面向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众创空间,现有园区内孵化平台主要立足互联网产业且强调消费领域创新创业,实际上,互联网技术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深化对传统制造部门的服务,形成供给端的变革。可鼓励园区内大型制造企业参与共建,学习英特尔等企业的孵化体系,探索形成大小企业的新型共生模式。三是立足浙江省民间资本优势,探索形成一批创业众筹融资平台。

强化新型园区建设的示范效应,做到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通过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运营标准的输出带动全省传统园区改造提升。园区之间的竞争已从优惠政策竞争转向了制度和服务的竞争,像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和张江高科“一区十八园”的发展格局都体现了一种管理理念、制度和标准的强势输出。目前浙江省传统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普遍面临转型问题,在如何引才、育才、引资、育产等方面都亟需理念上的更新和实践上的指导。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探索形成新型园区建设的示范样板,为省内其他传统园区的改造提升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管理经验。也可立足运营公司强化制度、标准及管理人才输出实现跨区域的园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浙江省委党校、杭州师范大学等专家资源成立专业性研究机构,长期关注园区发展,探索新型园区建设内在规律,总结并推广科创大走廊发展经验。

课题负责人:徐梦周,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课题组成员:王祖强,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谢芳,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城西科创走廊
神奇的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用“博悟”开启少先队特色活动之旅——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城西博悟院”活动实践与思考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豆苗成长记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