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6-01-27栾晓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血细胞神经节神经功能

栾晓静

·论著·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评价

栾晓静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缓解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为(16.2±3.7)分,治疗20 d后为(12.1±3.9)分,低于对照组的(18.7±3.9)、(16.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缓解期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对神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应当推广。

脑梗死;神经节苷脂;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多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局限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组织坏死或脑软化,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口眼歪斜、失语、偏瘫等。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快速神经恢复等治疗后进入一个较长的缓解期,这一阶段以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血流状态为主。神经节苷脂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比较理想的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收效甚好[1]。本院神经科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缓解期脑梗死,取得良好效果,试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就诊于本院神经科的40例脑梗死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与脑梗死相关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②入院后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脑梗死者;③既往无脑部神经病变;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加;⑤心、肝、肾功能均无异常;⑥神智清醒,意识状态好,各项生命体征均稳定。排除标准:①对神经节苷脂过敏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伤者;③有脑溢血患者;④拒绝分组治疗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4.6±4.1)岁;病程10~24 d,平均病程(14.7±3.4)d。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7.0±3.5)岁;病程10~25 d,平均病程(15.7±3.6)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电针、益气养血、育阴通络、促进细胞调节、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血压及血脂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783)治疗,40 mg/d。若有患者出现其他内科疾病,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治疗。

1.3 观察指标 依据1995年中华神经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 d后记录两组相应的NIHSS评分。观察两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动力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0 d 治疗20 d对照组 20 19.9±5.0 18.7±3.9 16.0±4.4观察组 20 21.8±5.4a 16.2±3.7b 12.1±3.9b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血浆粘度(mPa·s) 血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1.93±0.19 1.86±0.29 0.43±0.09 0.43±0.05 3.87±0.52 3.57±0.24观察组 20 1.87±0.44a 1.61±0.47b 0.43±0.06a 0.43±0.07a 3.90±0.40a 3.19±0.15b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查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查头颅CT、MRI未见出血像。

3 讨论

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对社会乃至家庭造成严重负担。目前多项研究认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综合而来的结果,最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血管瘤病变、动脉炎等[2]。脑动脉发生粥样变化,逐渐形成血栓,使得脑动脉血流出现中断,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缓解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和形态各样的后遗症状,尤其表现在记忆、感觉、运动等方面。缓解期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脑保护药物不可缺。神经节苷脂是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各个组织细胞膜上的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鞘脂,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仅可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还可以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神经节苷脂还具有促进神经重构的作用,也就是说其能够通过促进各种形态、生化、组化、神经生理及行为参数方面的改善,最终可以加速神经系统的修复,最大程度地恢复原有的神经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神经节苷脂的研究更加深入,因其重要的生物活性而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药物。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神经节苷脂在脑神经组织的损伤后修复中有着显著疗效,并且神经节苷脂能有效促进神经细胞代谢以及血细胞的代谢,其在改变血流动力学方面效果也尤为突出,最终被认为与神经系统的再生和突触的形成有重要关系。神经节苷脂能通过诱导和长时程增强(LTP),从而调节神经可塑性、保护神经毒素对细胞的损伤、激活神经递质的释放。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治疗缓解期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对神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建议临床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应用,以提高愈后各项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应推广。

[1]欧永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118-119.

[2]董大伟,袁定新,王建民,等.动脉粥样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特征及远期预后.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640-645.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gangliosides in the treatment of catabatic perio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LUAN Xiao-j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Hospital of Port of Dalian,Dalian 116015,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gangliosides for catabatic period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catabatic perio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gangliosides for combined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as (16.2±3.7) points after 10 d of treatment and (12.1±3.9) points after 20 d of treatment,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18.7±3.9) and (16.0±4.4)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plasma viscosity and fibrinogen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Gangliosides show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in relieving catabatic period of cerebral infarction,along with protective effect for neurological function.It is worth promo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Gangliosides; Clinical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01

2016-06-28]

116015 大连港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血细胞神经节神经功能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