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支持对住院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01-14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护理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艾滋病

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AIDS inpatients

Deng Yingli,Pan Caifang,Wei Wenbing

(Nann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530023 China)

信息支持对住院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AIDS inpatients

Deng Yingli,Pan Caifang,Wei Wenbing

(Nann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530023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的120例艾滋病病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干预组接受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出院时应用SCL-90重新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进行信息支持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状态;信息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8.027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10A-3537-0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号:z2012628。

作者简介邓英丽,副主任护师,专科,单位: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潘彩芳、韦文冰单位: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4-10-30;修回日期:2015-08-2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免疫功能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HIV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产生恶性肿瘤,最后导致死亡[1]。HIV感染中有20%病人患重症抑郁,18%的感染者有抑郁症状[2],信息支持可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对艾滋病病人进行信息支持干预,探讨信息支持对其心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艾滋病病人120例,艾滋病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3]。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③病例确诊为艾滋病;④经说明研究目的后,本人愿意参加并配合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研究正常进行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无联系方式供后续随访者。120例中,男92例,女28例,年龄25岁~68岁(45.0岁±1.3岁);文化程度:初中12例,高中/中专59例,本科及以上49例;感染途径:静脉吸毒20例,性传播98例,传播途径不详2例。将12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即向病人交代目前的病情、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艾滋病知识等。干预组提供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

1.2.1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4]评估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方法分为5级评分,0分=从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相当重,4分=严重,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干预组根据病人信息反馈情况及知识需求,制定具体的信息支持范围,做到有计划性地针对每位病人建立个体化的宣教,信息支持时间持续整个住院阶段。

1.2.2干预人员组成研究人员由研究者本人和科室业务骨干的责任护士担任。干预实施前统一进行有关知识培训,掌握提供信息支持的内容、干预方法等知识。

1.2.3干预措施

1.2.3.1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向病人讲解艾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主要治疗方法、机会性感染的预防等知识。定期举办系统信息讲座,进行集体干预,发放宣传资料。告知病人抗病毒治疗要终身服药,服药后病死率和机会性感染可大大降低。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就要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否则会导致耐药而影响治疗效果。

1.2.3.2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对病人多一份理解及关怀,不歧视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同伴”互助教育及支持,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通过出院后的电话随访等措施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3家庭支持在征求病人同意且不暴露个人隐私的情况下,组织家属参与知识讲座,向他们宣教艾滋病有关治疗及预防知识,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宽松和谐且利于生活、休养的环境,使他们正确认识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讲解拥抱、抚摸、接触病人的物品、公用卧具、餐具不会传播,消除家属的恐惧感,让他们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1.2.3.4行为干预传授预防疾病传播的知识和技术,戒除不良生活行为如静脉吸毒、同性恋、性乱等,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加强生活指导,告知病人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锻炼,但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病人。饮食上应少食多餐,保持营养均衡。

1.3评价方法评价采用SCL-90,首次调查在病人入院后信息干预前,信息干预后问卷调查于出院前进行。两组各发放问卷60份,均有效收回,回收率为100%。

2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CL-90得分比较 分

3讨论

3.1信息支持有助于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反应信息需求是指在需要做出某些决定时,对那些缺乏的、不完善的、有缺陷的信息的需求[5]。艾滋病具有感染途径特殊性、不可治愈性及传染性,社会歧视现象还普遍存在[6]。病人大多希望从医护人员处得到更多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以提高自身对疾病的应对能力,降低焦虑[7]。从表1可见,本研究两组病人信息支持干预前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信息支持干预后各项得分和总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 (P<0.01)。说明信息支持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

3.2信息支持有助于促进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不可治愈性以及性传播为主的传播途径,比任何一种疾病在周围人群及病人中引起的情感问题和心理反应更为强烈,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一旦证实了艾滋病的诊断,病人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绝望,有被命运捉弄的感觉,表现为愤怒、恐惧心理。于荣辉等[8]研究表明,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增加病人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延长其生存期。本研究采取举办系统信息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

3.3信息支持有助于满足个体化信息需求本研究就艾滋病病人所关心的问题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的依从性、家庭支持、行为干预4个方面进行干预,并与病人面对面沟通,按照不同病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使宣教内容更个体化、人性化。同时充分考虑病人的综合信息需求,有效减缓病人心理压力,稳定病人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病人长期配合治疗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石柳春,陆雪萍,李幻,等.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9C):2500-2501.

[2]朱晓艳,康殿民.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6):528-531.

[3]徐艳,柏春琴,范春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71-7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44.

[5]李红梅,李秋萍.癌症患者信息需求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20):71-73.

[6]朱海林,陈雅雪.我国艾滋病防治模式的伦理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2,25(2):1-3.

[7]Sabine HK,Dirk OB,Cotz S,etal.Breast cancer care:Pati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a preventive educational process[J].J Breast Care,2006,1(6):375-378.

[8]于荣辉,绳宇,程继英,等.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42-2344.

(本文编辑李亚琴)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输血感染艾滋病 医院该担责吗?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