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6-01-14

护理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标准化管理专业课程

敖 薪

以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敖薪

摘要:[目的]改进护理教学,培养具有临床综合能力、符合护理岗位需要的准护士。[方法]以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方法;教改组采用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参照自行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分布量化指标实施管理,并改革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结果]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赞同率为82.1%~96.6%;教改组在毕业成绩、获奖人次、优秀实习生人数、就业医院等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能力要素考评各项目难度系数0.632~0.740,区分度为0.304~0.680。[结论] 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赞同率高,能力要素考评的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良好;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改革考试方式,可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护理教育;临床综合能力;专业课程;考试;标准化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nursing teaching,and train quasi-nurse with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nursing post.Methods:The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eaching reform group based on the teaching classes.The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students in teaching reform group used the diversified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l.The self designe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course distribution quantitative index was referring to implement management,and reform the course exams and graduation exams.Results:The approval rate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reform group for reform was 82.1%~96.6%;the teaching reform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graduation performance,the number of winners,the number of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the grade of the hospital(P<0.05).The difficulty coefficient of all items in competency elements evaluation was 0.632~0.740,and the discrimination degree was 0.304~0.680.Conclusion:The students in teaching reform group have the higher approval rate for the reform,the difficulty degree of competency elements evaluation is moderate and the distinction is good;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l and reformed examination styles can improve student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8.013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10A-3499-0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编号:2010203。

作者简介敖薪,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434023,长江大学医学院。

收稿日期:(2014-12-05;修回日期:2015-07-10)

Reform and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courses guided by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o Xin(Medical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Hubei 432023 China)

Key wordsnursing education;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professional courses;examination;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在我国,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高校的重视,各种培养措施应运而生。尽管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临床综合能力仍然与护理实践的要求有较大距离[1-3]。于是有人探讨了临床综合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的问题,从而改变了培养的盲目性[4,5]。然而,临床综合能力涵盖面广,其培养需要从护理教学的全方位进行,是系统工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开展了以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护理专业课程的改革研究。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年—2014年护理专业的在读本科学生449人,女430人,男19人,年龄23.0岁±1.3岁,将学生按抽签法在同年级中以教学班为单元分为教改组(224人)和对照组(225人),两组性别、年龄、学习背景和基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方法;教改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试形式等方面改革。教改组课程改革与实践如下:

1.2.1.1构建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模块以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发展为原则,围绕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为核心,用集中规划和分散布局的方法,使课程设置符合高校常规统一格式。从知识、技能、素养3维度出发设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等课程模块,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以临床综合能力为平台的专业课程模块

1.2.1.2构建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不同的护理专业课程虽然有其自身特点,但传统的教学形式却大体相同,多以教材为蓝本,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线索进行课堂教学。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和重组缺乏经验,多按照教材书写顺序教学。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为了将能力培养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尝试了8种教学模式:①就医路径模式。该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立足护理实践,将教学内容与就医过程联系,让学生清楚就医环节中护士的工作。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教学,教师要构思出病人的就医路线,设计就医中可能遇到的环节,分析护士在其中应做的工作、应掌握的知识点、可能会用到的技术等问题,然后围绕其展开讲授。较适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②单元组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两个小组为一个单元组。单元组中一组为教师(或护士)组,负责讲授或演示;另一组为评委(或病人)组,负责点评,并在下一个课堂内容中交换角色。教师根据教学时间的长短把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单元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教师总结。③访谈模式。分为课堂和课外访谈,前者是教师扮演主持人,向学生提问,与学生互动,学生在回答中尽情表现,彰显个性。适合于课堂教学。后者由学生担任采访人,以社区人群、病人及家属、医生及护士等作为访谈对象,实地采访,适用于实践教学。④咨询模式。与访谈相反,该模式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⑤主题任务模式。课前布置主题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提出结论性意见。课中由学生代表呈现意见,师生共同分析、梳理、总结其意见,澄清结论。⑥师生共讲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教师讲授3/4,学生讲授1/4。⑦问题导向模式。将课堂内容分解为若干问题,针对问题讲授或讨论。如:电除颤教学,可将教学内容分为该技术什么情况下用、怎样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防范等多个问题进行讲解。⑧案例依托模式。则是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案例中,以案例信息为线索设计问题,讲授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最后学生回答案例中问题。

1.2.1.3构建能力要素课程分布量化指标体系首先自行设计问卷,调研护患双方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构成要素的认定性意见,然后提交专家权衡,并根据专家的打分高低对构成要素排序[4]。最后本着排序愈前,在课程中分布的程度愈高,所占比例愈大的原则,结合课时数、培养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性质、特点、难易度等因素,设计课程分布量化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能力要素在课程中的量化分布指标体系

1.2.2考试改革

1.2.2.1课程考试将总成绩分为结业试卷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前者占60%,后者占40%。平时成绩为能力要素考评,见表3。

表3 能力要素考评方式和分数的分布与构成

1.2.2.2毕业考试设计以病人就医路径为主线的多站式考试系统,共设6个Ⅰ级站点和8个Ⅱ级站点,即:院前急救站、院内救治站、普通病房站(包括内、外和妇儿站)、专科病房站(包括ICU、分娩或新生儿和手术室站)、特检站、出院指导站(包括术者出院和非术者出院站)等,配备标准化病人、模拟家属和医生、医院实物以及ECS综合模拟人等医疗教学器材,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下,按抽签取得的案例线索,分别进入4个站点完成60 min考试。

1.2.3评价①每学年结束时调查教改组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细化成绩的认同率。②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运行,对同年级学生进行毕业考试情况、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评为优秀实习生情况及就业三级甲等医院情况比较。③评估教改组能力要素考评成绩。

2结果

2.1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情况教改组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细化成绩的认同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见表4。

表4 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情况 人(%)

2.2两组同年级毕业生情况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同年级毕业生情况比较 人(%)

2.3教改组能力要素考评成绩(见表6)

表6 能力要素考评成绩(n=224)

3讨论

临床综合能力是护理岗位对护士职业能力的要求,其培养是护理实践的迫切需要。然而,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不仅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学平台的依托和课程的导向。所以,从课程设置入手,开设内容丰富的针对性课程是首要的环节。本研究设立的3大课程模块和32门课程为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打破常规,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分为理论和操作技术两部分实施分段教学;专设临床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开设护理信息学和医学文献检索等特色课程,在提升学生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6]。由于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仅凭一门课程、少数教师、某种教学法就能实现,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群策群力和潜移默化,需要将其渗透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使之成为稳定、可持续的教学活动,长此以往才会产生明显效果。因此,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是必要途径。但是,护理专业课程的类别和特点不尽相同,一种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其需要。多元化又称为多样化,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就是要使教学模式呈多样性,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群,使不同的专业课程能从中选取最为贴切的教学形式。例如:就医路线模式可帮助学生认知病人就医路径,建立整体护理思维,适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课外访谈模式则是让学生带着某个中心话题去采访而从中得到感悟,比较适合护理伦理学等人文课程;单元组模式,学生既做当事人,也做判官,不仅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特别适合护理技术教学。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需要注意3个问题:①师生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如预习、查资料、教学设计等,保证教学有效开展。②重视指导学生。如课外访谈要告知学生采访目的、任务和话题,减少盲从性;主题任务法除去要布置任务外,还应提供学习网址,以便学生查阅文献;若学生参与讲授,教师则需耐心指导学生设计课件、讲稿,准确控制时间,保证课堂任务得以按时完成。③严格过程管理,确保教学效果。尤其是课堂外教学,如访谈和咨询等模式需要学生提交现场摄影和文字报告,需要有采访对象、组长、护士长等当事人签名。

近年来,标准化管理已从企业走进高校。标准化教学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统一标准,让教学过程规范化[6]。按照该理念,将能力要素培养进行任务量化,并分布到各专业课程中,让教师教学有据可依,教学管理有章可循,保证了培养效果。

通过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故考试形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试卷考试只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学生在应试中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点记忆,而忽略了运用知识。可见要想有效开展能力培养,必须改革考试。为此,进行了两大改革,一是改革课程考试。就是将能力指标量化,纳入考核范畴,作为平时成绩按比例记入课程总成绩。其宗旨是加大平时成绩比例,改变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现状。这种细化成绩的做法,不仅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也让学生看到学校开展能力培养的决心,感悟到参入其中的意义,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当然在最初它也让学生感到平日里学习任务多、压力大,不习惯。二是改革毕业考试。本研究设计的多站点考试系统,紧扣护理实践,仿真性强,案例不重复,考试标准统一规范,能客观的检测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从两组比较结果看,教改组能力培养效果良好,学生对改革的认同率逐年上升,学生毕业考试成绩、获奖人次、就业医院等级、医院对学生的认可等情况都有显著变化。分析能力要素考评成绩,每项要素考评的难度系数为0.632~0.740,区分度在0.300以上,达到我国考评系统中判定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标准[7]。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构建有特色的课程模块是前提,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改革考试方式是途径,过程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是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佳琳,彭文涛,王国蓉.西部地区实习期护生护理核心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24-26.

[2]井坤娟,张瑞珍,孟胜环,等.高职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J].重庆医学,2012,41(14):1445-1447.

[3]吴荣,周文琴,沈麒云,等.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提升护生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C):3833-3834.

[4]敖薪.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构成要素的认定与量化考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5):8-12.

[5]张旋,陈璇,段培蓓,等.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12-13.

[6]林静.高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及实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9):74-77.

[7]王渊.考试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72-974.

(本文编辑孙玉梅)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标准化管理专业课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