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環保,一條漫長的“澳門路”

2016-01-05卜樂

澳门月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類建築資源

卜樂

在如今人人關注博彩業、擔心收入的年代,很少人能主動來關注環保,除非面對到真實的污染與破壞,但近幾年澳門人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社會對於環保議題的關注不斷增強,這是一個正面的訊號,因為環保的路需要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政府務實,改變方開始

如果單從政府施政的視野來看,2015年政府在環保領域確實做了不少務實的工作,特別是針對一些社會長期關注與呼籲的環保問題明確給出了法律時間表,例如“膠袋收費”、“汽車尾氣排放的監管”、“控制車輛數量”以及“建築廢棄物處置”等,讓社會大眾覺得新一屆政府在新的領導層就位後,確實發揮了一定的戰鬥效率。

但整體上,澳門的環境保護相對於世界上先進國家地區或者我們毗鄰的台灣、香港、內地都仍舊非常落後,其中許多問題長期難以解決。以“膠袋收費為例”,早在2012年民間團體就進行了較大範圍的市民調查,超過9成的居民贊成“膠袋收費”,但政府關於此項議題的咨詢始於2015年,相當被動且咨詢與執行力度都非常之慢。再例如澳門實際的垃圾量已經近於飽和,政府尚未正式處理這個議題,垃圾圍城的困境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其中,關於建築廢棄物的處理,在2013年相關堆填區已經飽和,現在才開始收緊過去相對寬鬆的建築廢棄物處理辦法,反應上確實滯後;而生活垃圾焚燒區在未來的5-10年內也會進一步飽和,政府如今也還沒有應對之策,特別是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議題,新加坡、台灣、香港早就開始實行並且成效明顯,但澳門一直未有實際動作來進行政策的咨詢與制定,所以在整體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領域,澳門是難以合格的。澳門地域面積狹小,人員居住相對密集,在環保領域其實有著天然的優勢與管理便利,本可以成為世界級“Green City”的樣本,但是近些年的發展卻是南轅北轍。在如此複雜的行政體制中,環保局確實權力不夠,在很多議題上管理不及;而涉及很多範疇的環保問題卻又注重多多宣傳,完全沒有充分力量去執行,非常可惜。

污染圍城,居民最有感

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想必居民或者遊客對於空氣污染的感知是最直接的,相較於金光大道二期新建物帶來的塵土飛揚對於生態保育區的影響多過居民而言,日常生活中噴出黑煙的在澳門大街小巷中穿梭的旅遊巴士才真正讓民眾感受到空氣品質的下降與污染的危害。澳門本身因為地方狹小、街道密集且高度集聚,由高污染車輛(貨車、巴士)產生的空氣粉塵往往沉澱在街區內,難以隨著空氣流動而消失,繼而危害市民的健康。當然還有建築物產生的粉塵,政府雖然有相關的排放處理指引,但只是建議性規定而非具有強制效力的法律條文,因而根本無法抑制產生的相關粉塵污染。而類似金光二期的建設雖然粉塵與光污染對現有居民的影響還未明顯顯現,但是在某種層面上嚴重破壞了附近的生態保育區與濕地的系統。這些粉塵覆蓋在植物的葉面表層,一方面加速了植物的死亡甚至是品種的陸續消亡,而進入水體中的粉塵逐漸增多又會毒害水體中的魚類與捕食的鳥類,這些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帶來的危害來得並非直接迅速,恰恰是人們短期內見不到的長遠危害,而這種對生態系統的長遠破壞會使得澳門不僅原有的生態保護區慢慢消失或者品質變差,更使得很多物種在澳門絕跡,早先在氹仔保育區我們擁有引以為傲的“白鷺林”,如今恐怕早已難尋白鷺的蹤跡,人的需求尚且政府無法一一關照,更何況還沒有直接浮現危害的生態系統,但是無人關心或者漠不關心,並不代表危害不會侵襲而來,未來的後續影響將會影響我們以及下一代的生存發展。社會、政府與民間都應該加強警戒,而非單純被動式的接受自然與污染的挑戰,政府也無需等到危害發生時才公佈相關數據,倒不如在當下加強監測與公佈,通過定期每月對於濕地水體與土地的毒性與污染物的監控才能讓社會對於保育有一個系統性的了解與預防。

而擔心空氣之餘,再看到悄然圍城的垃圾不禁讓人更加感慨。到處可見的LED屏幕與宣傳欄中多有強調資源回收的宣傳廣告,但實施推動了十餘年似乎成效還沒有充分體現。現階段,資源回收其實主要包括紙張類、廚余(包含玻璃)類、膠樽等,多年下來回收率不高,市民會質疑我們的回收成果去了哪裡?通過初期的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政府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哪些程序,送至內地處理後又有哪些成果,這些二次環保產品最終流向了哪裡?事實上即使民間社團呼籲多年,建議政府可以以宣傳短片或者紀錄短片的方式向市民展示回收成果與流向,但政府始終未開始行動,加之環保局與民政總署等多部門負責回收事宜,資源和機構的重疊也會帶來負面效應或者資源錯配,這樣也就難免社會上會出現“真回收”還是“假回收”的質疑。因為做了回收不代表能做好回收,政府也持續宣導了多年的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但是分類並不是單單依靠法律的規定或者引導教育簡單完成的,是需要各種措施多管齊下來治理。澳門未回歸前已經開始宣傳,實際行動也已經持續了十年,但至今相關法律仍然尚未完成修法,而在居民中有部分人有意識進行分類但總體比重不高。同時,實際的分類中可以發現膠樽、紙張類的回收量較大,其餘類似金屬等回收幾乎為零,但澳門現有的三個乃至多個垃圾分類回收桶的設計均是一樣,不符合實際的生活需求;而對於廚餘與其他垃圾的分類,在台灣、韓國、日本等地都已經是強制性修法規定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就進行罰款等懲處措施,現時澳門相關法律法規的討論咨詢會尚未開始,更只是依靠焚化爐進行單一的垃圾焚化處理,事實上這些垃圾並未真正消失,而是變成了粉塵沉澱在澳門各處危害市民健康與空氣質量。

現實生活中聚焦的垃圾處理方式無非是以下四種方式:資源回收、建築廢棄物的填埋、家居廢棄物的焚燒、危險物品的處理。其中目前澳門針對建築廢棄物處理並未收費,而澳門人的生活習慣中非常喜歡裝修、裝飾,如此一來產生了大量的建築廢棄物對整體環境造成了嚴重負擔。現在對於建築廢棄物,由專門的垃圾專營公司進行方便處理,一則直接填埋,二則無法填埋後直接焚燒,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一直未形成“鼓勵減少建築廢棄物”與“二次再造廢棄物價值”的氛圍,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與環境的破壞。其實國外不少地區都有成熟的二手傢私集賣場,通過一個固定的倉庫或者二手中心,集中出售二手家具等,充分的實現了價值的再利用與再循環,在澳門存在不少空置大樓或者工業大廈的情形下,這種二手流轉的處理方式其實不僅是一種污染管控途徑更是一種節能環保的方式。

而對於家居廢棄物,則應該鼓勵從源頭上減少其產生。目前,主要依靠家庭成員自行完成,但由於垃圾箱的設置與距離安排,導致不少市民興趣缺缺,如此一來效率也大打折扣,未來是否能夠藉助類似業主委員會資助計劃等強化業主委員會在家居垃圾分類與回收領域的主動功能?在鼓勵安放專門的回收箱處理的前提下,既有利於業主的方便處理,更體現出業主委員會的職能與關懷,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辦法。

此外,對於危險物品的處理澳門一直以來不僅局限在輪胎、危險液體等物品的處理上,更長期忽視了如今大量產生的光管、電池、電子廢棄物的集中處理。縱觀其他地區的教訓可以發現電子產品廢棄物帶來的土壤、水質污染的危害非常之大,一旦發生,處理與管控的成本是非常龐大的,這是政府應該在短期內迅速開始思考與咨詢的關鍵領域。然而伴隨著新鮮事物與新環境問題的不斷發生,澳門環保法律幾十年都未修改何以應對不斷增加的環保挑戰。各種垃圾的與日俱增也只會徒增澳門的“灰頭土臉”,有損澳門的市容發展與建設“綠色休閒旅遊都市”的規劃。單就新馬路與大三巴附近的觀察來看,因為人來人往的遊客與長期居住的市民,很多周遭的垃圾箱不到半日就已經全部堆滿,而垃圾的處理回收往往都是一日一收,這樣多餘的垃圾就會在垃圾箱旁散亂堆放,不僅影響美觀更發出陣陣惡臭,影響遊客觀光品質與居民生活質素,長此以往,這也不再是單單的生活小事,而是關於城中之人與外來遊客的大事,因而別輕易讓看似小事的垃圾使得澳門這個國際旅遊都市蒙塵。

節能流行,成效待檢驗

生活中看得見的污染也許隨處可見,但是一時看不見的污染並不意味著離澳門人早已遠去。這幾年隨著大量賭場與店鋪的通宵營業,不斷閃爍的霓虹燈、探照燈配合玻璃等反射物讓澳門夜如白日,流光溢彩,好看的夜景中又暗藏了多少危害。這種長期不斷的光源帶來了不易觀察的光污染,不僅對於生態保育區的動植物而言是巨大的傷害,特別是高空探射燈在夜晚對鳥類的無預警照射,動輒引發鳥類的死亡;更有生活中處處的光害長期會影響居民的生理週期、睡眠品質與內分泌系統,增加精神壓力,刺激性成熟與發育等,這些危害其實已經嚴重影響到居民“Life System”(生活系統),宜居城市的美名又何以能夠長期持續。反觀日本規定商店九點後開始關門的強制禁令,看到徹夜不眠的澳門,多少有些無奈。

而對於光害污染的處理也許一時難以突破,但政府在節能上確實邁出了重要一步。澳門如今的節能硬件資源著實領先不少地區,各種節能電燈、LED燈的推廣力度強勁,同時也鼓勵業界、學校等多加使用,配合以大量的補貼資助,確實是積極作為。但除此之外,必須看到是否可能帶來二次污染或者資源浪費,在不少學校或者企業,如果因為配合節能燈的推廣而在原有光管壽命未到的情況下更換確實浪費了資源,或者更換後的舊有光管如何處理又成了難事,動輒就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政府部門不但需要推廣節能更要推出配套的措施和法律配合。現在政府部門內部也在推廣節能環保,鼓勵各局處多多節能,但是同樣缺乏監督,如何藉助能源使用的年度計劃或者年度成效評估報告更好地督促政府部門的節能工作,以及由此推廣到社會企業、學校、民間機構上,確實需要一個系統的設計。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不妨加強與民間機構、社團的合作發揮不同的角色作用,從而完善節能環保的監督與執行。而至於是否推行如“節水回贈”等的“節電回贈”、“峰谷用電”等政策仍然需要社會廣泛討論,不能一蹴而就。

漫長的環保路上,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支撐,澳門環保方面的法律不少都需要迫切修法,雖然《空氣污染法》、《噪音法》都已經開始在做,但給市民的觀感卻是進度太慢,難以配合實際狀況的發展,走過2015,面對這條艱難且漫長的環保之路,唯有一步一步的踏實前進才能一點一滴改變澳門人的生活環境,提升澳門人的生活質素。

未來的2016更期待政府在很多領域實幹,在做好政策研究的同時強化執行力結合民間社團的力量,多一點合作,多一點溝通在社會共識大的環保議題上勇於邁出第一步,例如“膠袋收費”議題。同時加強與鄰近的珠海、香港等地的環保合作以及聯合檢查等,進一步加速澳門的環保優化進程,如此一來,在經濟平穩發展時期才能真正找回“宜居、宜游”的真澳門。

猜你喜欢

分類建築資源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ation skills
消隱的建築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新書發表
消隱的建築
垃圾也是资源
A Review: The Analysis of Retained Objec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Based on Case Theory
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how to be a good English teacher
建築的味道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