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5-12-30

关键词:负性我院冠心病

田 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302)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田 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302)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冠心病;心理护理;负性情绪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1],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患者因各种因素产生的负性情绪越来越重要,因此,我院将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6.23±6.76)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26±4.74)年;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7.67±7.35)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26±4.22)年。两组冠心病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症状进行了解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包括:(1)亲情支持: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多进行鼓励,给予患者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督促患者按照医嘱进行行动。(2)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排解。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想法及担忧,针对性地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以讲座、黑板报的形式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知识及护理措施,减缓患者对疾病的不安、焦虑情绪,争取患者对护理的配合度。(3)生活干预:对患者的饮食和睡眠进行干预。严格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患者应戒烟戒酒和禁食刺激性食物,患者家属给患者提供维生素丰富的清淡饮食,叮嘱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精神放松。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则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后,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SAS、SDS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s)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较(P<0.05)

对照组 45 护理前 61.58±10.76 61.78±6.71护理后 55.38±6.54 52.66±7.13观察组 45 护理前 60.24±10.47 62.18±7.26护理后 40.41±6.09 41.67±6.39*

3 讨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慌、出汗[2]等。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冠心病的治疗时间长,患者在治疗时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常规护理只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并不能起到缓解负性情绪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模式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护理质量。在护理中,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是冠心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一大动力,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4],减少对冠心病的恐慌。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友好沟通,运用讲座、黑板报的形式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成功病例,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排解,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以避免心肌缺血的情况发生[5]。控制患者的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采取音乐治疗法改变患者的紧绷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方面的作用极大。

本文旨在研究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缓解负性情绪的影响,将我院收治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1] 孙党红,朱 玲,戴 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0(28):259-260.

[2] 邱光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消除其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9):118-119.

[3] 赵智丽.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2):2706-2708.

[4] 郭慧玲.冠心病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267-268.

[5] 邬明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4):174-175.

本文编辑:卢 娇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31.122.02

猜你喜欢

负性我院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