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2015-12-30者雪娟

关键词:搭桥术心肌梗死急性

者雪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者雪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搭桥术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都接受全方位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之后,出现并发症现象6例,包括肺部感染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3例、频发室性前期收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实现痊愈。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其血管腔开始狭窄,出现完全堵塞的现象,导致患者心肌血液供应中断,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病症[1]。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医学中被认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是缓解和解除其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对于延长患者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急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接受搭桥术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资料,并将其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搭桥术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65.5岁。患者术前存在胸闷、疼痛等症状,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4例、糖尿病的6例。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在44~72%之间。患者中共有43例为均匀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其余的7例为支架置入5年之后出现左右冠状动脉狭窄现象。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能够对齐进行健康宣教,开展整体护理,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并让患者对接受搭桥手术的治疗进行参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住院环境,缓解其恐惧、焦虑的心理,让他们勇敢接受治疗;针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糖尿病的患者,要能够在术前接受药物治疗,配合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药物来维持其血糖水平和血压。而且,在术前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对通过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患者血脂进行调节,将其血压、心率控制在标准下;再者,要能够增加患者营养,结合其身体体质量结合患者需要的热量来对营养食谱进行制定,保证其术后得到恢复。

1.2.2 术后护理

首先,对其进行管道护理,气管插管对于患者而言属于难以接受的治疗方法,因此,要告知患者插管治疗的目的,不可咬管,可以使用手语来对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进行表达,对于动脉测压观要妥善进行固定,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肿胀现象,保持动脉置管不被堵塞,每隔2 h使用稀肝素水进行冲洗,抽洗之前需要能够先进行抽血,避免内部出现空气,降低患者出现脉管炎的现象[3];其次,观察患者的尿色和尿量,保持其尿量维持在1 mL/(kg.h)水平之上,当患者尿量较少时,要能够查明原因,并使用利尿类的药物,避免其酸性血红蛋白造成患者肾小管出现堵塞;再者,对患者患肢进行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可能会运用到大隐静脉当成血管移植物,所以,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要能够接受相应的护理,尽可能提升其患肢,观察其伤口是否出现渗血现象,并对其肢端的温度、色泽、动脉搏动进行观察。利用弹力绷带来进行伤口加压时[4],包扎期间要能够松解。积极鼓励患者尽早对其肢体进行活动,改善其肢体出现肿胀的现象,避免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现象,更好地建立侧肢血管;[5]最后,对患者进行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将会对患者呼吸幅度、深度造成影响,并且会导致其肺扩张受到影响,加大其出现的体力消耗。术后可以给予其相应的止痛剂,降低其痛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之后出现并发症现象6例,包括肺部感染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3例、频发室性前期收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经过积极治疗之后实现痊愈。

3 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医学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疾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当前急性冠状动脉患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可运用在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不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分为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两种[6]。急性冠状动脉患者术前存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疾病,因此,对麻醉、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围手术期、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在术后远期、围手术期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1] 任迎春,韩 薇,陈 易,李 妍,王 瑶,王鑫彧.同期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搭桥及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2011,(04):23-24-28.

[2] 巩 妮,郭波霞,侯晓华.70岁以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26):25.

[3] 陈彩片,韩林玲.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08):227-228.

[4] 孙 云.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2014,(05):31-33.

[5] 陈晓英,薛 军,刘婷婷.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管理[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06):707-709.

[6] 周家旺,郑月月.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及意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01):26-28.

本文编辑:卢 娇

表1 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概率就越高[3],小儿时期如未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治疗,将会给患者成年后的心血管系统留下隐患,甚至导致患者终生残疾,因此,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有效的治疗十分的重要,且在治疗中应给予患者全面护理[4]。

以往的护理措施具有笼统性和单一性的特点,护理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临床淘汰[5]。全面护理目前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开展,自临床应用以来广受好评,本研究中采取全面护理的50例实验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故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维群,冯丽华.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19:2305-2306.

[2] 徐 娟.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07:243-244.

[3] 范艳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护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9:144-145.

[4] 李军文,曾清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5,04:307-309.

[5] 陈振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系统化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7:828-829.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31.110.02

猜你喜欢

搭桥术心肌梗死急性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