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2015-12-30

关键词:低血压心梗溶栓

沈 瑾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沈 瑾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治疗的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调查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因此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应用效果;心梗后期低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临床治疗中,护理方法与质量会给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应用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治疗的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女22例,男28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31±2.33)岁。护理组女21例,男29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3.52±2.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确保病房内安静、整洁,避免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并给予患者吸氧,严格的控制氧浓度[1],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血氧饱和度。

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有:(1)生活护理。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卫生。患者常由于末梢循环差而至四肢厥冷,故环境室温要相对高些,给予温暖舒适的被服,尤其注意做完操作后及时帮助患者盖好被子;(2)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影响,患者心理上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利用自身所学的心理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2],对患者进行积引导,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与安慰;(3)疼痛护理。实施治疗后,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感,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观察,并及时告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3]。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应用注意力转移法减轻患者疼痛感知;(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物应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5)药物指导。在患者进行输液以及用药时,需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遵医嘱对静脉给药速度、浓度等进行适当调整[4-6]。

1.3 评价指标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将护理结果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满意25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78%;护理组满意33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护理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为心梗,该疾病具有病势凶猛,发病急促,病死率高的特点,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心梗与患者情绪波动、精神因素等存在一定关联,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因此,对心梗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该给予精心的护理,提升患者舒适感,促进患者康复。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患者实施护理时,不仅要预防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与低血压。并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注重整体护理,并协助医师完成治疗。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任何护理方法都从患者中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舒适度,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中,护理组的患者在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病情明显好转,且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舒适度,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进而促进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谭小恒,谭毅娥.生脉注射液在治疗心梗溶栓后低血压症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27-28.

[2] 王丽君,林海龙,魏显敬,等.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再灌注低血压恢复时间及药物使用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314-316.

[3] 李秀娟,杨 晶.老年患者行机械通气后发生低血压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2,8(8):608,639.

[4] 薛 民.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08,(3):151-153.

[5] 吴 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03):142-143.

[6] 李 毓.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20):105.

本文编辑:孙春宇

R248.4

B

ISSN.2095-6681.2015.031.106.02

猜你喜欢

低血压心梗溶栓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