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

2015-12-30李明秀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房颤

李明秀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11)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

李明秀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11)

目的分析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房颤患者48例,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措施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与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荐采纳。

房颤;护理;华法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现象,且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临床研究显示[1],我国目前的房颤发病率达0.6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目前的房颤患者总人数达800万人次[2],且已经成为了我国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华法林进行疾病治疗,该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但是考虑到药物治疗时的出血风险,使得抗凝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医师主张加强疾病的护理干预,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并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房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均显示疾病被确诊。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4例。常规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为56.3岁;实验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为55.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华法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3)进行治疗,2.0~3.0 mg/d,且在治疗前需严格对INR进行检测,服药后的第3天再次对INR进行检测,若检测得知INR小于1.5则每日药物剂量应增加0.5 mg;若超过1.5,则可以暂时不用更改药物剂量,等到用药7天后再次进行检测。

1.2.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与生命指标,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稳定患者情绪等。

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给予饮食指导;分析患者出血原因并对症护理等。

1.3 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统计,用于判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与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心房颤动临床上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脑栓塞疾病,目前临床上推荐采用的治疗房颤的药物为华法林,可帮助患者降低栓塞与脑卒中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给予华法林进行疾病治疗存在疗效上的差异,若抗凝过度或者抗凝不足将可能引发出血、血栓等不良情况。所以说,对房颤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加强临床护理指导的意义重大,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血栓栓塞等不良反应情况。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相关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基础护理: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较轻微可依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2)联合用药指导:许多抗生素(如:非甾体抗炎药、喹若酮类抗生素)会使得华法林的血药浓度有所增加,而利福平、催眠药等会使得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降低,使得华法林代谢作用加快,而雌激素能够增加华法林药物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含量等[3]。所以说,医护人员在用药时应选择对华法林干扰作用较小的药物,并及时对INR进行监测。(3)饮食指导:疾病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因为酗酒可使得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受到一定的干扰,导致出血发生率有所增加;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4)出血护理:用药后引发出血症状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药物敏感性、是否遵医嘱服药、是否联合用药、是否为合并疾病等因素。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对患者的INR水平进行监测;另外,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呕血、黑便、口角歪斜、头痛、四肢偏瘫等情况,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与体征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对症处理。有关研究显示,当检测得知INR超过4时将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当超过5时将明显提高患者的出血风险发生率,临床上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应对INR增高情况:A:即刻停止服用华法林,数天后INR水平将降低;B:给予适量的维生素K治疗,可在治疗后的24 h内降低INR;C: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新鲜血浆,治疗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出现医源性出血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与79.2%(P<0.05),说明实验组的护理方案更为受用。由此可知,对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荐采纳。

[1] 方曙静,林 征,孙国珍,等.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61-163.

[2] 史 晴,吴 楠,顾 晴,等.房颤患者华法林钠抗凝依从性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67-569.

[3] 麦爱欢,李 军,章 玲,等.利伐沙班防治房颤病人卒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90-192.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31.095.02

猜你喜欢

华法林抗凝房颤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预防房颤有九“招”
Mutually Beneficial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