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15-12-30范彦军李东旭

关键词:心肺心脏意义

范彦军,杨 梅,魏 宁,李东旭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特勤大队,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观察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范彦军,杨 梅,魏 宁,李东旭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特勤大队,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13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院前急救使用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对照组使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血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存活时间>24 h的患者分别为33.3%(19/57)、16.1%(9/5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出院的患者构成比分别为28.1%(16/57)、8.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93.5±2.3)mmHg、(75.6±1.9)mmHg,舒张压(63.5±2.4)mmHg、(50.6±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心肺复苏相比,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更加贴合患者呼吸、心跳节律,可缩短心肺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多机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应用

心脏骤停是急救科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具有极高危险性,若不能及时采取争取措施进行抢救复苏[1],可给患者多个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急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与人工按压心肺复苏对比,观察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呼吸呈叹气样或已停止,脉搏消失,突然意识丧失;病因急性中毒12例,晚期肿瘤13例,淹溺2例,心脏病史60例,不明原因26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9±1.8)岁。对照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4±1.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院前急救使用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对照组使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

1.2.1 研究组

准备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及其他所需仪器、设备等,患者头后仰,仰卧于硬板或硬地上,头、颈、躯干平直,能开放气道,双臂向外呈一字型;为使前胸裸露,将患者上衣前胸剪开或敞开;取出绿色微重力传感器,打开开关,医师将提示音为“重压”的扣夹叠合在手中,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急救,患者双乳头横线中心为掌压点;急救医师应耳听指导仪,眼看提示灯。

1.2.2 对照组

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抢救操作要点:深度≥5 cm,按压频率100次/min;氧浓度100%,辅助呼吸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呼吸比为1:1.5。可给予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胺碘酮等常规药物辅助应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从患者存活时间>24 h所占比例及康复出院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分析),血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单位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肺复苏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s,mi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心肺复苏时间 自主呼吸时间研究组 57 12.9±1.8* 4.3±1.7*对照组 56 28.6±2.3 8.5±1.9

2.2 心肺复苏成功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存活时间>24 h的患者抽成比分别为33.3%(19/57)、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出院的患者构成比分别为28.1%(16/57)、8.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压

急救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93.5±2.3)mmHg、(75.6±1.9)mmHg,舒张压(63.5±2.4)mmHg、(50.6±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急救科常见的危险疾病之一,急救成功的关键步骤即为心肺复苏[3]。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疗效不理想。随着急救医师专业性的提高,训练的普及,医师技术有所改善,但因体力限制、按压频率存在误差[4],仍不能达到临床要求。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则避免了这一弊端,更加复合呼吸节律、心脏频率[5],为心脏骤停的抢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肺复苏指导仪可有效缩短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急救后生存状况。

综上所述,与人工心肺复苏相比,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更加贴合患者呼吸、心跳节律,可缩短心肺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多机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董炳文.不同心肺复苏方式选择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9(7):283-285.

[2] 王丹丹.心肺复苏患者限制性通气与常规通气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29(13):490-493.

[3] 杨辉华.不同心肺复苏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21(8):402-404.

[4] 邓小娟.不同气道开放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18(2):931-935.

[5] 梁晓佳.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用于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观察[J].岭南急救医学杂志,2012,35(8):392-395.

本文编辑:刘帅帅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essing guide in pre hospital first aid

FAN Yan-jun, YANG Mei, WEI Ning, LI Dong-xu
(Shijiazhuang city emergency center SWAT brigade, 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R459.7

B

ISSN.2095-6681.2015.031.050.02

猜你喜欢

心肺心脏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心脏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