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对其预后的影响

2015-12-30詹秀娥杜景柏

关键词:几率心衰贫血

詹秀娥,杜景柏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对其预后的影响

詹秀娥,杜景柏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贫血对其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不同将其分为轻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各2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再次住院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程度的不同对不同贫血程度的患者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轻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低级别的较多(Ⅰ、Ⅱ级),重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高级别的较多(Ⅲ、Ⅳ级)。患者的贫血越严重其发生预后不良的几率越大。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贫血与心衰程度有密切关系。轻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处于Ⅰ、Ⅱ级的较多,重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处于Ⅲ、Ⅳ级的较多,并且轻度贫血的患者再次住院率和死亡率与重度贫血组进行对比明显减少。

慢性心力衰竭;贫血;预后

贫血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后,作者认为程度较轻的贫血是发生恶性心脏的单独影响素。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合并贫血与脑力钠肽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不同将其分为轻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各26例。轻度贫血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4.36±2.72)岁。重度贫血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5.12±2.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来自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白银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年龄18岁以上,心衰病史6个月以上;②患者再入院前的3个月内未进行过大型手术、无外伤史、无可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的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程度的不同对不同贫血程度的患者进行观察,由表1可以看出轻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低级别的较多(Ⅰ、Ⅱ级),重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高级别的较多(Ⅲ、Ⅳ级)。患者的贫血越严重其发生预后不良的几率越大。见表1、表2。

表1 不同贫血程度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联系 [n(%)]

表2 不同贫血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n(%)]

3 讨论

根据Slivebregr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贫血的几率较大,其实验数据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贫血的概率为56%,根据心功能水平的不同,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高患者患贫血的几率也逐渐增加,Slivebregr等的数据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79.1%。本次实验数据表明,轻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低级别的较多(Ⅰ、Ⅱ级),重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处于高级别的较多(Ⅲ、Ⅳ级)。患者的贫血越严重其发生预后不良的几率越大。心脏功能降低,患者发生贫血的几率增大的原因与B型脑钠肽(BNP)有关,BNP是由患者的心脏所产生的,其主要作用为利尿、利钠、扩血管和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当患者的发生心里衰竭后,心肌收缩能力有所下降,导致贮存在心室内的血量逐渐增加,心室的负荷逐渐增大,心室的张力逐渐增加,当心室壁不断受到刺激后可导致BNP的分泌增加,BNP增加可破坏患者的血红蛋白,导致患者发生贫血,心功能越差,患者产生的BNP越多,则患者的贫血程度越严重。参照其他文献可见,慢性心衰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BNP水平是贫血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贫血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恶性循环[3]。本文的数据显示,轻度贫血的患者其预后要强于重度贫血的患者,因重度贫血的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数量较少,导致身体的机能发生紊乱,对外界的环境的应对性降低,患者的体质下降,从而整体的预后低于轻度贫血患者。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中贫血与心衰程度有密切关系。轻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处于I、II级的较多,重度贫血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处于III、IV级的较多,并且轻度贫血的患者再次住院率和死亡率与重度贫血组进行对比明显减少。

[1] Silverberg DS,Wexler D,Sheps D,et al.The effect of correction of mild anemia insevere,resistan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using subcutaneous erythropoietin and intravenous ir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ntrolled study. J Am Coll Cardiol,2013,7(07):1775-1786.

[2] Silverberg DS,Wexler D,Blum M,et al.The use of subcutaneous erythropoietin and intravenous ir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anemia of severe, resistan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mproves cardiac and renal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cardiac class,and markedly reduces hospitalizations. J Am Coll Cardiol,2010,35(07):1737-1744.

[3] 杜景柏,杨 磊,罗朝军,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脑利钠肽关系探讨[J].内科,2014,3(02):168-16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

B

ISSN.2095-6681.2015.031.031.02

猜你喜欢

几率心衰贫血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