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学业考试现状探析*
——以北京高校为例

2015-12-11董连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观题分值考查

董连忠,周 颖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外语教学部,北京 100048;2.廊坊师范学院 图书管,河北 廊坊 065000)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最重视的基础课程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课程一直在进行不断改革,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大学英语学业考试不仅可以为教师、命题人员、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还可以帮助发现教学及命题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命题质量,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4]。

虽然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由于各高校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大学英语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形式及考查重点等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英语学业考试情况,我们对北京51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意在发现大学英语学业考试的主要特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并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

采用的研究方式为调查问卷与教师个别访谈相结合。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教师个人状况、大学英语教学与考试现状、教师对学生学业考试的态度及评价三个部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3所分别代表重点、普通本科和高职三类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访谈,目的是较为深入地了解不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情况。在接受我们调研的英语教师中,高校外语教师男女比例状况是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男教师占总数的25.6%。其中,来自 211/985大学的教师占2.6%,其他本科院校教师占60.7%,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占36.8%。可见,接受调查的多数为本科教师。

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

(一)任课教师状况

此次接受调查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74.4%,其中,30岁以下占到28.2%,31~40岁占到46.2%。40岁以上中年教师占25.7%。在接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多数教师(73.5%)有硕士学位,少数教师 (16.2%)为研究生班学历,个别教师是本科学历 (2.6%)和博士学位 (7.7%)。其中,部分教师(44.4%)有国外学习/访学经历。从任教时间看,多数教师 (59.8%)任教时间不足10年,有14.5%的教师任教时间为11~15年,8.6%的教师任教时间为6~20年,仅有17.1%的教师教龄在20年以上。从受聘职称看,61.5%的教师为讲师,16.2%的教师为助教,19.7%的教师为副教授,教授比例仅为2.6%。

以上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学历结构是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学历层次有些偏低,高级职称人数比例也偏低。

(二)大学英语教学情况

1.大学英语教材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学习资源。表1显示:一半以上学校 (56.4%)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个别学校使用《新世纪大学英语》 (3.4%)、 《21世纪大学英语》 (2.6%)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6%);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 (35%)使用其它版本教材。

2.在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方面,近一半的教师在1:61~90人之间,21.4%的教师在1:91~120,18.8%的教师在1:121~150之间,7.7%的教师在1:151~180,6.0%的教师在1:180以上。

3.从班级学生人数看,40人以下的班级占三分之一以上 (38.5%),41~50人之间的班级约占三分之一 (31.6%),约占五分之一(20.5%)的班级在51~60人之间,个别班级(9.4%)达到61~80人。

4.从教学工作量看,每周授课6~10学时的教师约占四分之一 (26.5%),近一半教师(43.6%)11~12学时/周,约五分之一(19.7%)高达 13~15学时/周,个别教师(10.3%)在16学时/周以上。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 (68.4%)实行分级教学,但所依据的分级标准不一,约四分之一(28.8%)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约三分之二(65.0%)以入学分级考试成绩为依据,个别学校 (6.2%)以期末考试成绩或其它标准为依据。

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主,师生比例基本合理,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下;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适中,绝大多数教师授课12学时/周以下;多数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级教学。

(三)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情况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全面、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2]当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主要由以平时成绩 (包括期中测验)为主的形成性评估和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估两部分组成。

表2 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调查结果

表2显示:一半以上学校 (58.1%)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由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两部分组成,一些学校 (41.9%)为平时成绩。其中,期中考试命题形式为年级统一命题的班级占76.5%,23.5%的班级采用随堂测试形式。在分值比例上,平时成绩 (含期中考试成绩)在30分以下和31~40分较多 (分别为 35.1%和36.8%),41~50分的班级约占五分之(19.7%),仅个别班级 (8.4%)在50分以上。可见,多数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所占分值比例偏低。

表3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调查结果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作为全面考查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末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应以学生所获得的读写译考试成绩来代替或平衡听说成绩”。[2]从表3可以看出,一是53.8%的班级期末考试有口语考试,66.6%的口语考试分值为10分,14.3%的口语考试分值在11~20分和21~30之间,3.8%的班级将口语作为单项考查技能;二是近五分之一教师所在学校主观题分值在20分以下,五分之二教师所在学校主观题分值占21~30分,近三分之一教师所在学校主观题分值占31~40分,仅有10%左右的学校主观题分值在40分以上;三是大多数班级 (67.5%)使用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题、真题,一半以上 (52.1%)使用课后练习题,仅少数 (35.9%)由教师命制部分考题。

(四)大学英语考试命题状况

研究者就这一现象与访谈教师进行了交流。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认同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题、真题和课后练习题“可靠”、 “使用放心”,还有两位教师认为使用这些题是为了“省事”,且可以“让学生早点熟悉四、六级题型”。可见,高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题,无论是考试范围、内容与形式还是主客观题,分值分配比例均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较大,导致考查范围小、客观题分值比例偏高等现象。大多数学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仅考查听力、阅读和写作技能,且主观题分值比例偏低,试题选用范围小,自主命题少。

然而,命题管理与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 (82.1%)为教研组命题,少数(13.7%)由教师命题,个别学校 (4.2%)外购或由教师和专家共同命题。在质量监控上,大多数学校 (77.8%)由教研组长把关,个别学校(分别为15.4%和6.8%)由系/院领导或领导和教研组长共同管理。在试卷评阅上,大多数学校(63.2%)是年级教师集体评阅,少数 (27.4%)由教师个人评阅,个别学校 (9.4%)采用教师个人和集体各评阅一部分的方式。可见,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命题规范、质量把关严格,试卷评阅方式合理、可靠。

二、改进大学英语学业考试的思考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学历层次有待提升和科研水平不足的现状,各高校应采取短期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减少终结性评估,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估是以大纲为基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阶段性评价,而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记录、考察和分析,[1][5]因而对二者的使用与分值权重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教学评估中应减少终结性评估,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这样才能持续、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增加产出技能考查,减少客观题比重

在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读为输入技能,说、写为产出技能。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大学英语学业考试听、读分值权重偏高,口语、写作偏低,且试题考查形式主要是采用以客观题为主的多项选择题[3]。不同于水平考试,学业考试以考查学生的所学内容为主,目的是检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查漏补缺,改进教学。因此,大学英语学业考试应减少以考查学生英语水平为主的客观题,增加考查语言能力的主观题和口语、翻译等产出性技能试题,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扩大考查范围,增加试题考查形式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为阶段性总结考试,具有题目覆盖面广、评分客观等特点。然而,本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过于依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模拟题、真题和课后练习,取材范围窄、考查形式单一。因此,拓宽取材范围,并采用客观题、半主观题和主观题三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查方式,有益于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环节,学业考试是反馈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然而,本研究仅以部分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所得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全国多所高校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将会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英语学业考试状况,从而为探索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Bloom,B.S.,Hastings J.T.& Madaus G.F.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M].New York:MacGraw - Hill,1971.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董连忠.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117-121.

[4]郭丽.大学英语总结性考试的分析与评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87-90.

[5]曲文洁.英语教学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实践与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2):120-123.

猜你喜欢

主观题分值考查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