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练兵 课外积累

2015-10-20刘春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

刘春梅

摘 要 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整体考虑听、说、读、写各项学习任务的综合训练。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更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而且,课外的阅读积累也缺一不可。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其中,“课堂练兵——读中学写,课外积累——以读促写”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关键词 低段阅读 读中学练 写话技巧 课外积累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08-02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整体考虑听、说、读、写各项学习任务的综合训练,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让“读”与“练”结合,“读”与“写”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一、现状

当前,我们很多的低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往往与写话教学脱节,教师为教课文而教,学生为写话而写话。不少学生写话时,语言简单,草草数语,而且前后不相连贯。若是看图写话,还能凑合着把篇幅写长一点;如果是写生活日记,则如记流水账,似白开水一般无趣无味;要是遇上勤快的老师先念了下水文,则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作文的兴趣一点点地被抹杀,出现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的情况,写作水平很难提高。的确,学生腹中空空,虽然对所写内容心中了然,一旦需要倾吐时,却是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或是讲述时滔滔不绝,落笔后却是前言不搭后语。这恐怕就是“课堂缺乏练兵——读中学写,课外缺少积累——以读促写”的原因吧!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更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的指导,而且,课外的阅读积累也缺一不可。

二、课堂练兵

所谓“课堂练兵”就是教师做到少讲,精讲,让学生主动地表现,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在阅读中学习表达。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这40分钟就是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如果老师声嘶力竭,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就会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师费了力却不讨好。如果教师抓住文章的重点,就一个词、句或段进行展开,抽丝剥茧,那么教学起来就容易达成目标了,学生的习得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

1.精讲细练,读中积累

学生是真正的阅读主体。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切实给予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圈点阅读、带着问题的质疑阅读。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勾画好词,用好词说句,可以抓住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语言、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惟妙惟肖的句子;意蕴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展开精心的指导、内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要抓住点滴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积累词语。

例如二年级上册《北京》一文中就有许多好词,如“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绿毯似的草坪……”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看着色彩鲜艳的图片进行理解性的朗读,再通过选词(从一个到多个)说话,巩固理解。从朗读到运用,学生的积累可谓扎实到位。又如教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质疑读书:“我”在课文中是谁?“你”在课文中是谁?是谁为谁骄傲?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前后文找出了答案,学会了思考,训练了思维。接着出示“骄傲”的两种意思,让学生明白在课文中“骄傲”的意思是指高兴、自豪。然后,我让学生用“骄傲”说话来正确理解区分“骄傲”的两种不同意思,使学生学会运用多义词。为了积累本课中的好词“风和日丽”,我让学生换一个词语来说说同样的意思,学生争相交流,说出了“阳光明媚、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春光灿烂”等近义词。在后来的写话练习中,很多学生都用上了这些表示天气的四字词语,使内容更生动了。

2.潜移默化,渗透技巧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要想写好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不容易。一年级初学写话,一两句很容易做到;二年级上期,写一段意思明白的话,多数学生也没问题;二年级下期要写出内容完整、意思连贯的一两段话,特别是我校学生要在读绘本后完成好绘、写作业,就得尽可能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学《日月潭》了解写景物时应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学《难忘的泼水节》懂得写情节性的文章要写时间、事件经过等;学《泉水》知道游记要有路线图。学《阿德的梦》知道写事情要有开头、结尾……

懂得了各种形式的写话技巧,那么一段或两段内容充实的文字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循序渐进,读中学写

(1)随文仿写。随文仿写就是选取课文中比喻句、拟人句等,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中的拟人句很多,“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划出这些句子读读、议议,然后模仿说说这样的句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一句赛一句。于是有了这样的句子:春姑娘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张开了温暖的怀抱,树木穿上了嫩绿的衣裳,花儿露出了粉红的笑脸,柳枝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相信学生以后在写作中也会巧妙地运用这样的句子。

(2)结合课文,补充写话。补充写话,指学生在读懂课文后把自己对其中某一内容的体验、感受,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让理解在写话中升华。《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课文,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在体会“小男孩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老奶奶为什么还为他高兴、自豪呢?”这个问题时,学生懂得了老奶奶之所以为小男孩骄傲,是因为小男孩在便条中既把事情的经过写明白了,又诚恳地向老奶奶承认了错误,还做到了想办法弥补错误。我立即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在便条上写些什么呢?引导更多学生发挥想象,学习怎样用真诚的语言道歉,同时也掌握了便条的写法。这比单一教便条的格式更吸引学生。

(3)联系生活,想象写话。低年级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寓知识、思想教育于一体,特别对科技、探险类的文章,学生更是兴趣浓厚。遇到这类课文,就可抓住机会利用拓展进行想象性写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在教二年级下册《阿德的梦》小结时,我抛出问题:阿德做了如此奇妙的梦,他梦中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如今全都实现了。那你又有什么梦呢?也许你的梦也有可能会实现的!展开想象谈谈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吧!学生兴趣盎然地交流未来,说得眉飞色舞,都围绕高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说去。我以先说后写再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长,把知识的学习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画一画、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并展示成果。学生有感而发,天马行空,畅所欲言,想象特别丰富,语言表达也很清晰。

(4)读绘本,创编写话。任何好书都需要分享才有意义,同样,精彩的绘本故事是低段学生最爱分享的故事书之一。在校本阅读课上,我和孩子们常常一起共读绘本故事,然后写出续编的故事情节内容,或写出由故事想到的自己的生活故事。学生学会了在自己创作的画面上写出相关文字(对话、旁白、整个故事)。我不在乎孩子写得美不美,鼓励孩子大胆写,写出心中所想。在读完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学生创编出了绘本故事《冰房子和木房子》;读完《小猪变形记》后,学生创编出了绘本故事《小熊开蛋糕店》……

三、课外积累

所谓“积累”是语言材料的逐渐丰富并生成新的话语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随着语言材料的积累而不断提升。“课外积累”指的是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大量地阅读适应相应年龄段的课外读物,包括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也指读课标和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它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的课本只有薄薄的三百多页,一学期19个周,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课本上的内容,不拓展、不引申,不迁移,注定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因此,我们的语文积累不仅仅在课堂里,还有它更广阔的天地。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经典的著作,阅读新课标要求的优秀诗文。

读课外书不像读教科书那样统一规划,我指导学生在校午间阅读时默读、轻声读,有时让同桌一起读,有时师生共读,有时抽学生轮流读,读到好词好句、写得有趣的地方及时勾画下来;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至少读30分钟的课外书。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懂的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家长请教。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过的才记得牢。”为了提高写话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我从一年级起,就引导学生对好诗美文读读背背,扩大课外阅读范围;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慢慢地,学生积累多了,每次说写前就会不知不觉地张开联想的翅膀,迸发出一个个优美的词汇、句子。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成大道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