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项目建设策略
——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15-09-19陶晶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3期
关键词:骨干课程体系校企

文|陶晶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项目建设策略
——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文|陶晶

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社会各方高度重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但面临社会认同低、办学缺特色、师资力量弱、实践条件弱等诸多问题。本文依托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参照,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

近年来,以百所示范和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为龙头,众多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展开合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国家级示范和骨干院校建设也带动了各地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高潮,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实习、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正确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高职物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类物流专业的定位与中职和本科有所区别。在探索一条符合高职类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道路上,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物流管理作为一种口径宽的新兴专业,其教育现状是繁荣而杂乱。据统计,与物流相关专业课程就有44门以上,涵盖面广,方向繁多,层次不清。有的高职院校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哪个专业好招生就开哪个专业。这些高职往往采取了模糊处理专业定位,简单复制本科院校或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和学院优势,长期科学规划和差异化发展,导致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专业缺乏特色,就业定位不清。

师资队伍尚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我国高职现有物流专任教师大部份是其他专业教师改行而来,科班出身的教师数量较少,即使有几个,也是刚毕业直接被学校录用,缺乏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

专业建设经验不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时间不长,专业建设经验不足。在课程体系的搭建中,仍然停留在教学计划的微调上,有的课程是本科的压缩版,忽视了课程、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内在需求和联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基于紧密型校企合作,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实训实践条件和社会服务等项目,是骨干院校建设工作重点和难点。2010年9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成为第一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以下是以该校为例,列举了几条关于骨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

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加强物流人才市场及岗位调研。为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物流行业、企业需求,邀请物流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人才市场和物流岗位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际调研,也可以将调研外包给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先后编写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物流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外实训基地调研报告》、《物流结算员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群,改革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转变也要求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匹配与跟进。课程体系建设吸收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对物流行业企业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岗位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基于物流业务工作流程的具有财经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改善实训实践条件。围绕物流管理岗位,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建立融专业教学、岗位能力、职业标准和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将“实训设计岗位化,实训资源共享化、实训环境场景化,实训建设多元化,实训平台网络化,实训管理规范化”作为实训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采取引进、改建、扩建、新建等多种建设形式,改善校内外实训实践条件,使之具备“模拟仿真+真实演练+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满足物流及其专业群“教、学、练、看”多维度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质。与本地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设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加速师资队伍培养。依托校企合作、引培结合,走“三三四”的培养路径。打造了一个结构、层次、年龄合理的双师素质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坚持“三优先”,对职业核心课程、实训指导等教学基本建设需要的人才优先培养;对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优先培养。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业绩的教师优先培养。实施“四步骤”,第一步骤,使教师有一个明确的专业方向;第二步骤,多渠道培训;第三步骤,使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步骤达到主持课程建设的水平。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骨干课程体系校企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骨干风采展示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