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以陕西省为例

2015-09-19杨枭杜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问卷院校

文|杨枭   杜娟

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以陕西省为例

文|杨枭1杜娟2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高校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阵地,教师队伍质量高低对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靠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又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因此,职后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手段。地方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份子,对其职后教育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发展思路,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渭南师范学院、为调查对象,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后教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职后教育的各类刊物及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研究参考。

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内容的需要及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通过相关专家审定,并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后,形成正式的《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与回收:向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安康学院、榆林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商洛学院等6所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3份,回收率为94.2%,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为108份,有效回收率为90%。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统计研究要求。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L2007对所搜集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频数分布与描述统计,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访谈法。在本研究过程中通过对6所陕西地方本科院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和体育院系领导进行访谈,以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职后培训次数。在所调查的6所陕西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中,每年基本都有1次不同形式的职后培训,年均培训2次的占67.4%,年均培训3次的占9.4%,年均培训4次以上的占3.4%。从调查结果可看出,体育教师的培训次数普遍偏少,每年一次的陕西省人社厅组织的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是体育教师基本都要参加的培训,除此之外的培训次数比较少,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职后培训内容。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思想教育,包括政策法规和师德修养;第二类是普通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第三类是专业技能培养,也就是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以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职后教育比重达到百分之百,说明高校体育教师都参加了政策法规学习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为内容培训主要是围绕计算机相应的一些系统和软件的操作技能培训,这些也是职称计算机考试的内容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重要工具学科之一。专业领域方面的培训主要是体育专业技能和资格培训,例如各个运动项目的裁判证和教练证的培训,运动技能等级培训等。

职后培训形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来高校体育教师接受职后培训主要是研究生学历教育如硕士、博士教育,这也是和今后高校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需求趋势相吻合的。专业进修主要是针对体育专业中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格的培训,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的职后培训的主要形式。学术会议、专题研讨、高访学者作为非学历教育,参加的人员相对较少,学校还有继续加强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职后培训经费。教师职后培训的培训经费是教师职后培训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保障。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经费大多数由教师所在学校负担,占到81.6%左右;国家、学校以及教师本人共同承担的比例约为8.7%;由国家负担的比例仅为3.4%左右;6.3%由教师个人负担。

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存在问题

职后教育理论不足。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对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的重视度不够,要有效开展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工作,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带动,这样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才能得以有序地开展。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

职后培训方式和培训类型单一。目前,国内整个高校教师在职教育的“严进宽出”的现状,造成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主要以学历培训、学术培训为主,轻视非学历培训、教学培训。教师以考研、考博居多,多以提高学历层次、拓宽学科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当然,提高教师学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现在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教师学历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科研方法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

职后培训内容缺少层次性、针对性。青年教师在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前,其成长过程必然要经历从新手——相对成熟——成熟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教师都应接受相应的、针对性的培训。但是目前现状是每次培训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方式方法因循守旧,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这种忽视教师需求和水平、缺乏针对性的职后培训,失去了培训的效用和意义。

职后培训政策中,资助力度不够。各学校目前出台的师资培训相关文件中,学历进修资助额度相对较大,条件宽松,政策比较优惠而其他形式的进修,条框比较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教师其他形式的进修学习。

发展对策

与时俱进构建职后教育培训新模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与时俱进,重新构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模式、制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同时,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培养教师理解教学活动、专业、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

加大职后教育投资。影响教师职后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职后教育投资制度是否合理、完善。主要包括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培训基地的投资,和教师个人专业进修所需的花费和其所在单位的职后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教育主管部门应协同地方院校所在的当地政府加大队教师的职后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教育培训基地的投资。

规范管理机制。教师职后培训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管理机制建设。管理机制也是规范教育培训系统化的坚强保障。规范管理机制的系统化主要需要做到追求规范化的管理、消除非增值性活动、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等等。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理念的快速传播和学习化社会的步伐的日益临近,传统的高校教师素质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今需要,因此,地方高校的教师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才能满足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同时,地方高校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大幅度减轻教师个人培训经费的压力,有计划地进行投入,才能保障培训工作有效的进行。

突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体育特色。体育特色是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岗位特点而提出的,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职后教育的显著差异特征。这也是针对现在高校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职后教育弊端,大多数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走过场的现象而提出的。突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体育特色就要在体育职后教育中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职后教育中专业领域教育比重,就是强化体育专业教育,尤其是注重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二是注重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普通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相联系,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体育教学所用。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14JK1232;2015年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516

(1.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问卷院校
问卷网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