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思考

2015-06-12董志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笔者历史信息技术

董志平��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农村中学课堂,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巧妙设疑激趣,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历史教学的逻辑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有效整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06

一谈到历史学习,很多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教师的形象也一下子变成了老学究:板着面孔,大声念“公元一八四零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如此消极?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其一,北师大版教材内容的编排较为分散,同一课目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知识点单调;其二,农村中学的历史专业教师奇缺,绝大多数学校的历史科任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由于缺乏历史专业知识,纯阅读式的授课方式非但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习动力也消失殆尽。因此,信息技术走进农村中学课堂,给农村中学广大师生带来了福音。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巧妙设疑激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如笔者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过一个这样的短片导入:乌云密布的天空中,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声,一粒子弹带着呼啸声在人群中穿行……学生看到这个画面时,求知欲望被引发,进入了学习情境。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逻辑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的应用,既能使中学历史学科得到丰富生动的直观体现,又能把语言、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了解了大量史实。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背景教学的独特效应。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并不多见,但这并非不重要。如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课本介绍说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这样的叙述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很直观,因此笔者引入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的一句话:“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完全不符合英国人的预期,为改变这种贸易逆差,他们瞄准了鸦片。由此,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而是要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把握事件的本质。可是由于历史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原,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既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加深学生对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如笔者在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中“出人意料的后果”一目时,让学生观察两组图片,一组是手工作坊场景,另一组是机器大生产工作场景,通过对生产规模及产量的比较,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导致的不同结果。通过“说”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学生自然明白了社会生产力的含义及影响。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德育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空洞直白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而通过信息技术课件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呈现生动的画面,播放感人的音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自觉地接受熏陶。如我们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这一板块时,课本中有这样的描述:“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样的描述过于淡化战争的毁灭性、残酷性。因此,笔者在授课前收集了大量关于全面反攻时的图片和原子弹爆炸场面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看、想、悟、说”感受中国人民在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同时思考战争带给人们的启示,明白“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应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当然,在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接轨,给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新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明确它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历史的理性之美、人文之美。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笔者历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