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1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5-06-12汪丽娜�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乐府诗学案目标

汪丽娜�オ�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1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从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1236” 学习目标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3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教学在我校已推广并实施三年了,我们在学习陕西宜川中学教学法和杜郎口中学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初步形成了“1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1236”,具体是指“一标双向三案六步”的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敕勒歌》一课来浅析。

一、“一标”即学习目标

合理的学习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敕勒歌》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尝试赏析诗歌。

总之,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目标就是整节课堂的导航,每节课都要有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双向”即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教师重在导学、评价、组织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学法指导。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正是探究的准备,也是探究的媒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探究。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将贯穿始终。

三、“三案”即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抓手。学校教研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讨论与修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导学案进行编写。

1.预习案

包括问题导学、知识梳理、预习自测,引领学生课前认真研究教材,进行高效学习和探究。明确自学方法,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开展自学。在《敕勒歌》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案:

(1)知识链接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行》《孔雀东南飞》等。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①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穹庐见川敕勒

②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案

围绕教材重难点来设计问题,引领小组有效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展示点评。本节课设计的探究案: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诗中为什么不写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3)运用学到的诗歌赏析方法,自选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要求:我认为句子好,因为。)

3.训练案

分为当堂训练和课后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六步”即将教学流程分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精讲点拨、演练反馈、反思提升六个步骤

(1)自主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和思考问题环节,要求学生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完成预习案的部分。(2)合作探究是小组交流讨论环节,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最佳答案,也是学生互帮互助的重要平台,使全组学生更好地理解重要知识与方法。(3)展示点评是展示小组探究研讨成果,提高应用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突破知识难点。(4)精讲点拨是课堂巩固、拓展、深化环节。通过教师对重难点的点拨,归纳方法和思路,落实课堂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5)演练反馈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巩固、检测环节。通过学生当堂训练、独立完成训练案或抽查小组的学习情况,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的掌握程度。(6)反思提升是学生在课后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整理的环节,通过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三基”,提升学生的能力。

“1236”模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以合作探究为课堂活动的重点,以师生的幸福为价值的追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的一种有效模式。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乐府诗学案目标
乐府诗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