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史料解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5-06-12张伟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史料命题材料

张伟琴

[摘要]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以史通论,改变史料的用途”“用史命题,变学生为命题者”“保证时间,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解读史料时间”“训练有法,保证训练有效”等方面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史料解读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00

在解读史料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史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学习和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含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史料解读是一种系统的能力,它关系到历史学习能力能否提升。笔者在培养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初步的策略。

一、以史通论,改变史料的用途

传统的历史教学运用史料进行知识论证,忽略知识的取得是由史料的推理分析获得的。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必须要改变史料在教学中的用途,变史料为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来源。比如:

材料一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

材料二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去闹处,通晓不绝……

通过史料解读,归纳出北宋年间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史料解读中进入历史情境,感悟历史,变史料为学习的基本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先有结论,再以史料来论证,而不是就知识而知识。总之,用史料推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

二、用史命题,变学生为命题者

为了激发学生解读史料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尝试充当历史材料题的命题者,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曾持续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材料一君主专制对统一全国有利,但专制过头也会引起朝政的混乱和地方不安。在一定条件下,女王专政、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生,都跟封建专制有关。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

材料二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沿着秦所开辟的道路行进的。在这条道路上,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它的长期延续与极端化的发展,曾严重地阻滞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周良霄《皇帝与皇权》

针对这两则史料,笔者曾让两名学生进行设问命题。学生A从文本意思出发,设计了有关中国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问题。而学生B则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延伸到有关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时代特点,甚至专制到民主的特点、中西方政治思想等内容。相比较而言,学生B的解读更全面而到位。经过这类训练,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和方法自然就会增强。

三、保证时间,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解读史料时间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求的能力是潜移默化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为此每节历史课一定要设置相应的环节,要有适合学生解读的史料并指导学生正确有效解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史料解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训练有法,保证训练有效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提炼,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史料解读步骤,并让其成为学生解读史料的一般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历史思维。史料解读的一般步骤:①遵循阅读四原则阅读史料;②纵横联系分析史料;③针对史料信息提出问题;④记录史料呈现的相关知识;⑤针对问题提炼观点,准确总结表述。比如:

材料一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张维屏《三元里》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黄遵宪《七子之歌·台湾》

第一步:关键词原则。“三元里”表明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内容;“倭人竟割台湾去”说明是甲午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

第二步: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可以联想到鸦片战争的相关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第三步:针对材料的内容提出问题。三元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斗争?他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斗争的?这场斗争的对象为什么会和以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发生冲突?斗争的结果怎样?你怎样评价这场斗争?

每个训练环节按照基本步骤进行操作,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同时形成一种联系相关历史的思维方式。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史料解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师者的智慧和学者的专注。浩如烟海的史料是每个历史学习者的精神给养,不能全数去掠取,只有借助于思维方法和能力去收获精华。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史料命题材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可爱的小瓢虫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材料
摇摇鹅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