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5-05-09占济舟南京审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物流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供应链案例物流

占济舟(南京审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愈加密切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国际物流和国内区域物流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地处亚太核心,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物流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升级,在我国提出的长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多次指出物流业的重要基础作用。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高层次国际型物流人才的需求,南京审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教指委物流类教学计划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一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要重视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因此,实验教学环节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1 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

从2013年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的调研报告来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较强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因此,《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也应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从物流管理的仿真实验过渡到供应链管理的仿真实验,从简单的验证型实验向创新型设计实验过渡,着重强调对学生进行优化理论思想的培养,利用现代的管理工具和网络系统解决复杂的现实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并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总结。具体而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有:

(1)通过开展物流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了解并掌握各种物流技术手段,如仓储、运输管理信息技术和手段,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和方法,不仅加深学生对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完善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供应链仿真实验,如:啤酒游戏仿真实验、供应链配送网络设置实验、供应合同分析与设计等综合型实验,巩固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供应链组织设计与协调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供应链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

(3)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需要努力丰富课程考试形式,增加多种考试方法和手段,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实验教学内容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关键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从较低层次的物流管理实验上升到较高层次的供应链管理实验。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课程设置为72学时(理论教学学时54,实验教学学时18),本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9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2学时),其教学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框架

其中,这9个实验项目的类型为:客户关系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散与集中仓储配送、供应链配送网络配置为验证型实验,“啤酒游戏”实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为综合型、供应合同分析与设计为设计型。并且,物流管理的实验项目属于基础性实验,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物流系统操作技能,而供应链管理的实验项目属于综合性实验,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系统优化思维和方法。

2.2 实验教学方法

(1)演示教学法。对于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项目,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演示,介绍物流仿真软件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模拟几个典型的企业物流活动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物流的基本内容和解决方案。如:运输管理实验,就可以通过仿真软件系统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熟悉运输路线、车辆和调度管理作业的流程。

(2)案例教学法。对于综合性的实验项目,通常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教师先给出企业生产或者运营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给出小组决策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给出分析报告。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可以结合宝洁公司的VMI库存管理案例,设定一些数据指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给出VMI管理方案。

(3)实践性教学法。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教学仍停留在实验室里进行,学生难以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导致学生对专业内容认识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而,有些实践性较强的实验项目可以和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亲身体验和锻炼,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体现专业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例如:仓储管理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实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优越的工作设备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2.3 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

目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形式为主,而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多种,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常见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现场演示操作、口试、答辩等。现场演示操作考核主要是由教师设计好多套试题,让学生随机抽取试题,按照试题要求正确操作,提交操作结果。口试主要是由教师随机设问,针对物流和供应链方面操作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立即回答。答辩是由教师给出一个或者多个案例,或者由学生自主设计案例,提出有关案例中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或者供应链管理实验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答辩。这种方式可按学生小组进行答辩,也可按单个学生进行答辩,答辩组对结果给出一定的评价。

3 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

由于我国物流相关专业的设立起步较晚,教学工作还不成熟,相关的物流实验教学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是课程实验教学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项目,教师是一个表演者,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熟记物流操作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步骤,清晰讲解物流实验系统的操作流程,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标志,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运输管理实验过程中,教学需要先设置好物流运输管理过程中的车辆型号及数量、运输人员数量、搬运工数量、运输物资数量及目的地等情况,不断演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各种可能的运输路线和调度作业,通过演示各种情况下的运输费用,培养学生对物流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采取案例教学的一些综合型实验项目,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起着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在案例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背景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认识;然后,认真准备适合学生的案例,提取案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较好地设计案例中涉及到的各种重要数据;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对各个小组的方案进行一些点评。

针对采取实践教学法的一些实习性质较强的实验项目,教师又是一个带领者和参与者。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调研和参观学习安排,组织好学生与企业员工或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体验目前物流实践过程中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念,也让教师不断查找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将企业实践案例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也克服了高等院校中设备资源不足、实验场所不够等缺陷。

4 结束语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完善和补充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需要考虑稳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项目,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的考核方法等多种教学条件,只有具备这种条件才能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33-37.

[2]王成林,张旭凤,王琦.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实证研究——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5):245-248.

[3]王琳,韩永生.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0):283-284,288.

[4]杨浩雄,何明珂.《物流系统论》课程实验教学新探——体验式教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9(1):76-79.

[5]谢美娥,王皓.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环节研究[J].物流科技,2013(4):118-120.

猜你喜欢

供应链案例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