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05-08娄俊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胃部内科消化

娄俊杰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娄俊杰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2例消化溃疡患者, 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应用

患者的肠胃、食管功能疾病都属于消化内科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 一般都应用西医药物治疗, 但临床效果欠佳,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1]。本文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龄29~62岁, 平均年龄(45.34±11.14)岁, 包括12例胃溃疡患者, 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5例复合型溃疡患者。观察组中男12例, 女14例, 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46.54±12.21)岁, 包括15例胃溃疡患者, 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3例复合型溃疡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进餐时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 服用40 mg泮托拉唑胶囊、1000 mg阿莫西林、500 mg克拉霉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 让患者服用加味乌贝散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乌贼骨1000 g、浙贝母500 g, 枯矾500 g、木香500 g、延胡索300 g、砂仁200 g、三七粉150 g。将所有药物研成细末状, 过80目筛, 6 g/包, 在饭前30 min内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服, 6 g/次, 3次/d, 对所有患者进行14 d的治疗。在治疗进行期间, 患者不宜食用生冷、油腻且辛辣的食物,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价标准 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为依据, 将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当患者的胃部疼痛感完全消除, 且胃黏膜功能能够维持正常状态视为显效;当患者胃部疼痛感有一定减轻, 胃黏膜功能能够恢复正常水平, 相对于显效标准而言, 还有一定差距, 视为有效;当患者的胃部疼痛感未有任何减轻及改善, 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消化内科中所包含的疾病类型较多, 包括胃溃疡、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而在消化溃疡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就是胃溃疡, 其主要就是指胃消化液将胃黏膜消化, 致使超过黏膜肌层组织出现损坏[2]。从中医的角度来讲, 消化内科的胃溃疡属于“嘈杂”“胃脘痛”范围内, 需要调节好患者脾胃的升降, 对于胃阴不足引发的润泽缺失, 应该充分应用滋阴补胃的治疗手段, 使胃能够达到降的性能[3]。在西医治疗中给予患者服用的抗生素药物, 具有较强的杀菌以及制酸作用, 能够将幽门螺杆菌等一系列病菌杀灭, 在制酸效果中, 阿莫西林等药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能够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 使胃酸造成的胃部侵蚀降低, 从而有效恢复胃部黏膜功能[4]。从中医角度来说, 主要注重理气和胃、行气化瘀, 给予患者服用加味乌贝散, 能够起到补气健脾以及化湿行气的效果,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使溃疡康复速度加快。乌贼骨、浙贝母以及三七粉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止血以及抑酸的效果,对平滑肌痉挛的镇痛具有缓解效果, 并使药物带有的毒性减小,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胃肠黏膜再生, 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加快溃疡的愈合速度, 促进患者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5]。本组试验研究显示, 对消化溃疡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此外,在对其他消化内科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1] 伍小青.中西结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医学信息, 2014(25):125-126.

[2] 赵崧.中西医结合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2):77-78.

[3] 余旭彪.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60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9):641.

[4] 王小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60例.江苏中医药, 2011, 43(10):39.

[5] 陈曦, 田耀州.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及研究进展//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2:2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41

2015-05-11]

461500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胃部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