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05-08韩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回顾性低剂量结肠

韩波

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韩波

目的 探讨低剂量 CT 结肠成像检查临床腹部结肠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的低剂量 CT结肠成像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年龄分成老年组(78例)与非老年组(42例), 依据患者腹部结肠外病变程度分成E1~E4 级, 对比分析老年及非老年患者的发病差异。结果 老年组的E2~E4级的腹部结肠外病变总体发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 CT 结肠成像用于腹部结肠外病变的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诊断安全、无创, 值得推荐及应用。腹部结肠外病变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必须高度重视及关注老年人的腹部实质性脏器的病变。

CT结肠成像;影像检查;腹部结肠外病变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外病变的常见手段, 但是此方法属于有创检查, 在诊断过程中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及比较大的痛苦。CT结肠成像具有安全、无创、高效等特点[1],为结肠外病变检查开辟了一种新途径。低剂量的 CT 结肠成像技术对人体的辐射量比较低, 扫描范围更广, 能较好地发现结肠外病变[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的低剂量 CT结肠成像影像资料,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部结肠外病变患者的低剂量CT结肠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男76例, 女44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64.5±4.7)岁。按照患者的年龄分成老年组(≥60岁, 78例)和非老年组(<60岁, 42例)。

1.2 方法 120例患者在实施低剂量CT结肠成像检查前2 d进行低渣饮食, 在前1 d则给予流汁饮食, 且口服适量的缓泻剂给患者清肠;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要在其肛管内注入约1000 ml的气体, 并让患者呈俯卧位(管电流设为30 mAs)与仰卧位(管电流设为50 mAs)进行双体位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的范围内进行扫描检查[3], 有效剂量为3.93~4.92 mSv。将扫描后CT结肠成像图像传到后期处理的工作站中, 进行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重建操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病例分成E1、E2、E3、E4等4个等级[3], 其中E1级:患者属于正常抑或发育变异;E2级:患者没有病变的临床症状, 比如肝脏单纯囊肿与胆结石等;E3级: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并且没有典型的病变特征,尚需接受进一步检查确定;E4级:患者存在潜在的重要发现,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病变。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组的E2~E4级的腹部结肠外病变总体发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组、非老年组E1~E4级肠外病变情况比较(n, %)

3 讨论

CT结肠成像技术是一种没有创伤的诊断技术, 但是辐射量高低则是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如果辐射量高, 则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较大。因此, 在临床上为了减少患者受到辐射的风险, 一般使用低剂量的CT扫描, 而人们也更容易接受低剂量的CT扫描检查。

低剂量CT结肠成像图像的分辨率的高低及对临床诊断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王天乐等[4]通过研究发现, 管电流设为30 mAs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观察是有所限制的, 而管电流设为50 mAs其得到的CT结肠成像图像能满足患者的检查要求。本研究采用的管电压为120 kV,俯卧位的管电流为30 mAs, 仰卧位的管电流为50 mAs, 所得到的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扫描范围比高剂量的扫描范围更广, 扫描范围可以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因此, 采用低剂量CT结肠成像检查及发现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范围更大。本组研究显示, 老年组的E2~E4级的腹部结肠外病变总体发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其中, 老年组的6例E4级病变主要为膀胱癌病变2例、脊索瘤病变2例、胰尾部胰腺癌病变2例;而非老年组的1例E4级病变是肾癌病变, 两组的E4病例均经过临床随访或者手术病理结果的证实。

综上所述, 低剂量CT结肠成像可以较好地发现腹部结肠外病变的发生情况, 在此类病变的临床检查中应用价值比较高, 并对患者不会带来创伤、副作用比较少, 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1] 王建华.低剂量64层螺旋CT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装备, 2010, 7(3):49-52.

[2] 朱丽 , 王天乐, 龚沈初, 等.低剂量CT 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重庆医学, 2013, 42(27):3266-3268.

[3] 曹晖, 刘申, 金鑫, 等.多层螺旋CT在结肠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2):123-128.

[4] 王天乐 , 龚沈初 , 陈海涛 , 等 .低剂量 CT 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评价.临床放射学杂志 , 2011, 30(11):1692-16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24

2015-04-09]

271608 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回顾性低剂量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FBP重建与iDose4IR在肺癌低剂量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