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匹多莫德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5-05-08刘军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莫德儿科病程

刘军慧

分析匹多莫德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刘军慧

目的 探讨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中使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感染病程为(2.4±0.5)d, 次数为(2.2±0.4)次,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4)d、(5.6±1.3)次,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采用匹多莫德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可减少发作次数, 缩短发病病程, 安全可靠, 有推广价值。

匹多莫德;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效果

在儿科中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常见疾病之一, 原因在于患儿年龄较小, 缺乏完善的免疫系统, 若遭受细菌或者病毒侵袭会诱发疾病[1]。当前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主要采用吸氧、抗感染药物以及化痰药物等, 但是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难以提升机体抵抗能力。近年来临床逐渐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 效果较好。本文为探讨其效果, 现选取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6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7±2.3)岁;病程4个月~3年, 平均病程(1.7±0.5)年;年感染频率为4~15次, 平均年感染频率(9.8±2.1)次。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7例;年龄为1~12岁, 平均年龄(6.3±2.6)岁;病程5个月~3年, 平均病程(1.6±0.4)年;年感染频率4~14次, 平均年感染频率(9.4±1.8)次。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化痰、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以及止咳等常规治疗, 同时抗感染, 主要静脉滴注药物为利巴韦林7 mg/kg与青霉素10万U, 治疗时间为28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 剂量为0.4 g/d, 2次/d,治疗时间为28 d。

1.3 疗效判定标准[2]按照如下标准判定疗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 恢复正常, 治疗12个月患儿未再次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现象, 判定为痊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 发作频率降低幅度较大, 治疗后12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3次判定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发作频率有所减少, 治疗12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在6次以内判定为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未改善甚至恶化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对比 观察组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患儿再感染次数与病程对比( -x±s)

3 讨论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属于常见疾病, 有复杂发病机制,且发作次数多, 恢复时间慢, 病程长, 增加病原体耐药性, 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对患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在传统治疗中若没有对呼吸感染病原菌予以明确, 则采用广谱抗生素, 治疗效果欠佳。经多项研究证实[3,4], 由于小儿缺乏完善的免疫系统,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后缺失免疫球蛋白及亚类, 降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与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继发性或者原发性紊乱。此外, 若反复感染后病情迁延还会向哮喘、支气管炎等发展, 甚至诱发全身性感染。

匹多莫德属于高纯度二肽, 人工合成, 口服后可对其生物利用度予以明确, 为新型免疫调节剂。该药物不仅可加快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还能够强化特异性免疫反应, 促使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趋化与吞噬能力得以强化, 同时将自然杀伤细胞激活, 增加干扰素与白介素2(IL-2)分泌量, 促使受到有丝分裂影响而产生的淋巴细胞繁殖量增加[5], 进而将抗病毒与抗细菌作用发挥出来。经动物实验证实, 匹多莫德在抗细菌与抗病毒方面并不具备直接作用, 主要是对机体自身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后有效抗病毒与细菌。此外, 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还可加快病症消退速度, 且安全可靠, 患儿亦有较高的依从性。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治疗,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感染病程为(2.4±0.5)d, 次数为(2.2±0.4)次, 显著优于对照组(8.2±2.4)d、(5.6±1.3)次,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采用匹多莫德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可减少发作次数, 缩短发病病程, 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1] 李伟玲.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治疗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5):90-91.

[2] 曾星.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6A):56.

[3] 杨伟泽.匹多莫德用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2):48.

[4] 龚平华.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7):3864.

[5] 张向峰.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131-13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18

2015-04-07]

463100 河南省遂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莫德儿科病程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