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5-05-08穆锋张召平李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酶原达拉脑梗死

穆锋 张召平 李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自由基清除剂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穆锋 张召平 李苗

目的 探讨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经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rt-PA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rt-PA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患者3 d、1、2周NIHSS评分[(9.6±3.01)、(4.0±1.76)、(1.79±0.36)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0±4.45)、(9.0±3.55)、(5.6±2.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极为良好, 神经系统功能得以保护, 脑血管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的发生率降低, 建议广泛应用。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脑梗死的致残和致死的几率颇高, 已成为社会和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 医学界不断深入研究脑梗死疾病的原因, 临床医师在专研根治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为此, 本组研究将入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作为纳入的研究对象, 分组进行对比, 对rt-PA联合依达拉奉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10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女52例, 年龄最小35岁, 最大85岁, 平均年龄(67±19.3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 最大85岁, 平均年龄(68.31±15.38) 岁。观察组中, 男26例, 女24例;年龄最小35岁, 最大82岁, 平均年龄(66.35±17.62)岁。所有患者心、肝、肾功能正常, 无其他并发疾病, 精神状况良好。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组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的3 d内没有应用过其他抗生素类药物, 无本次治疗药物的禁忌证, 对本组治疗方案均已详细了解, 本人及家属均同意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用rt-PA进行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5 h内, 在经过头颅CT和血常规检查确定正常后, 单独给予rt-PA治疗, 方法为静脉溶栓:取0.9 mg/kg体重静脉滴注, 控制滴速, 在1 h内滴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rt-PA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 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1342, 规格为5 ml:10 mg)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2]对患者进行随访, 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 计算结果以百分数表示。治愈:≥ 81%, 6分以下;显效:56%~80%;有效:11%~55%;无效:<11%, 恶化(包括死亡)负值。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根据NIHSS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周期为治疗1、24 h、3 d、1周及2周后)。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经随访,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3 d、1、2周[(9.6±3.01)、(4.0±1.76)、(1.79±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0±4.45)、(9.0±3.55)、(5.6±2.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由于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缺氧的症状, 患者表现为偏瘫、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等, 又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改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是治愈疾病的关键[3]。观察组经过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 患者的TC、LDL-C水平得以改善, 并逐步趋于正常水平, 预后情况较为良好, 致残和致死的发生率极低, 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rt-PA是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急性期因缺血而紧缩的脑血管有双重疏通的作用, 对位于脑缺血半暗带内的处于濒死状态的脑细胞有积极的救治作用, 从而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降至最低[4]。采用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有效降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将给机体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经过3个月的随访, 采用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的患者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复发率与单独的rt-PA组比较差别显著, 由此可见, rt-PA联合依达拉奉综合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 采用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经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神经系统功能得以保护, 脑血管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的发生率降低,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张兆辉, 张清, 何国厚.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 22(1):31-36.

[2] 李欣, 李雯, 刘凌云.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4):94.

[3] 潘丹红, 瞿笑丰, 沈燕.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内皮素-1和D-二聚体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9):702-705.

[4] 陈宝龙, 李俊杰, 刘亚华, 等.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临床观察.空军医学杂志, 2012, 28(2):78-8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07

2015-04-09]

721400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酶原达拉脑梗死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