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5-05-08彭鹏王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成形术骨密度经皮

彭鹏 王清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彭鹏 王清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试验组出院后继续进行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 对照组未再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腰痛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脊柱骨密度, 记录术后6个月椎体骨折再发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6、9个月的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9个月的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9个月的脊柱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9个月的脊柱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9个月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36.67%(11/3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确切, 可明显缓解腰部疼痛, 增加骨密度, 改善脊柱功能, 降低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风险。

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为胸背部及以下腰部疼痛, 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可出现后凸畸形, 损伤脊髓, 导致大小便失禁、瘫痪等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如何降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成为骨科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椎体骨折再发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30例。所有入组患者需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标准;② 排除病理性及代谢性骨质疏松;③排除肝肾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患者;④排除应用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和抗癫痫药物等患者。其中试验组男12例(14节), 女18例(20节), 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0.5±7.4)岁, 对照组男13例(14节), 女17例(19节), 年龄61~90岁, 平均年龄(70.8±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再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出院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降钙素(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次/d, 1喷/次(20 μg), 钙尔奇D(美国惠氏公司)口服, 600 mg/次, 1次/d, 阿仑膦酸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次/周, 70 mg/次, 骨化三醇胶丸(青岛正大海尔)口服, 0.25 μg/次, 2次/d。

1.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进行两组患者腰痛的VAS评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剧烈疼痛;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 评判术后日常活动功能及活动障碍程度, 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脊柱骨密度, 记录随访6、9个月椎体骨折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6、9个月的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9个月的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9个月的脊柱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9个月的脊柱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9个月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36.67%(11/3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x-±s)

3 讨论

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所引发的各类骨折中的重要类型, 主要临床表现是顽固性腰背痛, 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脊柱压缩、畸形和心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且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导致邻近椎体生物力学变化, 使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几率增加, 应及时给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起效较慢, 并发症发生率高, 如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长时间卧床可加速骨流失, 对疾病治疗不利。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刚开展的一种新型脊柱微创治疗技术, 通过C形臂的引导下经皮肤向发生骨折或破坏的椎体内注入生物骨水泥, 以提高骨折椎体强度及稳定性, 部分恢复骨折椎体高度, 缓解甚至完全消除患者疼痛, 改善脊柱功能。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通过使用耐高压的球囊抬升终板, 由于球囊扩张封闭了骨水泥经骨或静脉渗漏的通道, 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1]。虽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但仍有12.4%~19.9%患者可发生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2,3], 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 降低骨折风险。

本研究显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能够降低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 改善脊柱功能, 术后6、9个月的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 骨密度显著增加, 9个月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仅为3.33%, 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

综上所述,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 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宁建, 章中良, 朱奇剑.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8):940-941.

[2] Trout AT, Kallmes DF, Kaufmann TJ.New fractures after vertebroplasty adjacent fractures occur significantly sooner.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6, 27(1):217-223.

[3] Kim SH, Kang HS, Choi JA, et al.Risk factors of new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adjacent vertebrae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cta Radiol, 2004, 45(4):440-4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03

2015-05-19]

519000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

猜你喜欢

成形术骨密度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