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08李大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贝拉消化性螺杆菌

李大威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大威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则行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服药后的溃疡愈合及其他相关症状的好转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溃疡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雷贝拉唑对幽门杆菌的根除率高, 见效快, 可促进溃疡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

雷贝拉唑;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其发生率越来越高, 但其病因尚不明确[1,2]。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 Hp阳性患者的空腹及餐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临床常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但其对Hp阳性患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3,4]。研究认为, 雷贝拉唑可快速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 更适用于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本文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确诊。其中男49例, 女41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45.24±10.96)岁。病程2.5~28年, 平均病程(9.54±6.6)年。十二指肠溃疡65例, 胃溃疡20例, 复合性溃疡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饭前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 2次/d;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20 mg, 左氧氟沙星200 mg以及阿莫西林1000 mg, 饭前服用, 2次/d。两组患者均按上述方案连服7 d后, 改为1次/d, 连服21 d。治疗期间不加服其他药物, 忌生冷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就诊1~2次/周, 随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 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 检测Hp。疗效判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溃疡完全愈合, 炎症消失;显效:溃疡缩小>75%, 炎症大部分消退;有效:溃疡愈合50%~75%;无效:溃疡愈合<5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的溃疡总有效率为9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 且其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试验组治疗后Hp阳性率为6.7%(3/45), 而对照组则为15.6%(7/45),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试验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恶心、4例腹胀、1例乏力,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3例腹胀、1例腹泻、2例乏力, 但均不影响治疗,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

3 小结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 易复发, 临床主要为腹胀、腹痛、上腹部灼烧感等症状。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 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 Hp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而根除Hp有利于加快溃疡愈合, 有效防止复发。由于Hp阳性患者的空腹及餐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 因而理想的药物应具有根除彻底、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质子泵抑制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 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药的典型代表,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其在Hp阳性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很大, 且其起效慢, 疗效不确切, 因此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并不满意[4]。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 雷贝拉唑被认为可快速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 更适用于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本组研究表明, 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对照组, 不仅如此, 其治疗后Hp阳性率也低于对照组,说明雷贝拉唑对Hp的根除效果更好, 对溃疡的见效快, 更有利于促进溃疡愈合。

[1] 马迎儿.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75例疗效分析.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z1):122-123.

[2] 郑敏.幽门螺杆菌所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道溃疡相关性研究.西部中医药, 2013(9):135-136.

[3] 郭映泉, 唐明武, 万恒, 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海南医学, 2013, 24(20):3047-3048.

[4] 李昌兵.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河北医药, 2013, 35(15):2306-23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99

2015-04-22]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贝拉消化性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老狗贝拉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四十九条围巾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三根横线的秘密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