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2015-05-08张永平崔文超张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乌司性反应体外循环

张永平 崔文超 张志军

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张永平 崔文超 张志军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70例接受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 在体循环手术期间, 观察组注射乌司他丁, 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对两组患者的肺炎性反应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评价结果有显著性的差异, 观察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整合素(CD11b)、 白介素-8(IL-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而白介素-10(IL-1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降低进行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 提高了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乌司他丁;体循环心脏手术;肺炎性反应

体循环心脏手术由于其存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创伤、血液与外界环境接触等因素的作用可引起体内多种促炎介质的释放、导致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其中, 肺炎性反应是全身机体广泛发生炎症反应作用在肺部的炎症反应之一, 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 减轻对肺的损伤[1]。因此, 寻找合适的方法以减少肺炎性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心脏手术患者70例, 旨在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体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采取的各项临床检查, 排除有既往手术史、无明显的器官功能异常、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等的患者, 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接受进行体循环心脏手术的要求。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45.67±10.12)岁, 对照组男19例, 女16例, 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5.50±9.8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生活环境、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方法(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 分别注射5 mg吗啡和0.1 mg阿托品,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立刻连接各项指标的监测仪, 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用依托咪酯0.3~0.4 mg/kg、芬太尼5.0~10.0 μg/kg和维库溴铵0.1~0.2 mg/kg进行诱导[2]。诱导后, 静脉插管注射15 μg/kg芬太尼和2~4 mg/kg异丙酚, 同时吸入异氟醚, 间断进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以维持麻醉和肌松。采用间断从主动脉根部注入高钾冷停跳液以保护心肌,体外循环机和氧合机则用来进行中低温心肺流转术。体循环期间的抗凝用肝素, 体循环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与肝素拮抗,使ACT恢复至术前水平[3]。手术结束后, 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 待血流动力学稳定拔出插管, 自主呼吸恢复正常水平时则停止呼吸机。观察组术中将1万U的乌司他丁加入预充液中由静脉注入体内, 对照组则在相同的时间采用相同的方法运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入[4]。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两组患者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1、3、5、10 min取肺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和CD11b的数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8和IL-10的含量[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PMN和CD11b的计数比较 两组患者的PMN和CD11b的计数值有较明显的差异, 观察组的患者各个指标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IL-8和IL-10的含量变化 两组患者的IL-8和IL-10的计数值有较明显的差异, 观察组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PMN和CD11b的计数比较( x-±s, ×109/L)

表2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IL-8和IL-10的含量变化[pg/ml, ( x-±s)]

3 讨论

体循环心脏手术已成为临床上心脏手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治疗患者的同时, 由于手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外科手术的创伤、血液接触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易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 这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肺炎性反应作为全身炎性反应在肺的一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 乌司他丁是一种尿胰酶抑制剂, 能够阻断IL-8与炎性反应和氧自由基之间的反应, 从而抑制肺炎性反应, 减少肺损伤[7]。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 采用乌司他丁组PMN和CD11b、IL-8的计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明乌司他丁能够灭活PMN、抑制CD11b的表达,减少了PMN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从而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 血浆中的IL-8水平也有明显的降低, 表明乌司他丁也能够降低IL-8的产生和释放, 有效减小炎症反应。但值得注意的是, 运用了乌司他丁之后, IL-10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 表明其能够增加IL-10的产生和释放, 通过上调IL-10和下调IL-8, 阻断IL-8与炎性反应和自由基之间的反应, 从而减少肺损伤。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通过对炎症介质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降低进行体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肺炎性反应, 提高了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1] 钟德福, 徐强.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15):41-42.

[2] 张栋, 陈广斌, 白俊恒, 等.大剂量乌司他丁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治疗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7, 22 (10):750-753.

[3] 任章霞, 杨宁, 李凡, 等.大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1, 6(2):53-54.

[4] 王古岩, 何爱霞, 王明义, 等.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中国循环杂志, 2007, 22(2):107-109.

[5] 石佳, 李军, 张喆, 等.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张手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中国循环杂志, 2012, 27(4):305-308.

[6] 陈作雷, 张雪薇.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 26(3):184-186.

[7] 张红璇, 邓医宇, 杨航.乌司他丁对休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中国基层医药, 2004, 11(8):93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86

2015-04-28]

455000 安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乌司性反应体外循环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乌司他丁治疗免疫功能降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疗效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