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疗效对比研究

2015-05-08侯献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电切膀胱癌尿道

侯献明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疗效对比研究

侯献明

目的 分析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54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7例。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对照组行尿道电切手术,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闭孔神经反射率等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手术治疗膀胱癌在手术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使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相对于尿道电切手术更加安全, 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穿孔的发生率, 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

钬激光切除术;膀胱癌;电切手术;临床疗效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 对于分期较早的患者可以使用腔内手术进行根治性的切除治疗, 也是当前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虽然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的复发率也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钬激光技术在各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断得到应用, 不乏对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案例。本文探讨应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和尿道电切手术对膀胱癌的治疗成效与安全性的差异,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所有患者经CT以及B超的检查确诊为肿瘤,未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2例, 年龄48~81岁, 平均年龄(66.43±11.28)岁, 肿瘤直径3~45 mm, 平均直径(11.25±8.26)mm;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1例, 年龄47~82岁, 平均年龄(68.26±12.53)岁, 肿瘤的直径3~46 mm, 平均直径(10.65±8.79)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 截石位后经尿道置入膀胱镜, 置入钬激光光纤, 间歇性的使用生理盐水充盈患者的膀胱[2], 沿着肿瘤的基地实施扇形切割。对于直径很小的肿瘤或者是带蒂肿瘤于绿光下气化烧灼, 然后对黏膜进行止血。将肿瘤切除之后使用激光将基底部位以及周边2 cm的位置气化, 直到能够清晰看到肌纤维, 较大的肿瘤使用异物钳取出, 特大的肿瘤通过钬激光切块处理之后取出。

对照组患者实施尿道电切手术, 在患者膀胱内灌注150 ml蒸馏水, 然后对肿瘤进行切割, 从肿瘤表面开始, 连基底部位2 cm应用电刀切割膀胱组织, 直到出现肌纤维。然后对基底组织及周围黏膜实施烧灼, 手术结束后实施活检[3]。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均冲洗膀胱, 留置导尿管, 定期随访实施B超检查。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4.65±3.40)min,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36.29±3.76)min,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9.36±8.12)ml少于对照组的(88.65±11.57)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的患者, 对照组闭孔神经反射率为14.81%, 膀胱穿孔率为11.11%,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x-±s, n(%)]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肿瘤, 具有多发、复发率高以及治疗困难的特点[4], 尤其是早期的诊断较为困难, 待发现的时候已经侵入到基层, 较难根治。传统治疗方式中有根治术, 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不利。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临床中电切手术的应用也较多, 创伤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 通常存在术中出血量大以及出现膀胱穿孔等并发症, 对于患有心脏等疾病的患者不适用。

本文中应用钬激光实施治疗, 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即使在水中吸收能力也很高, 可以有效的实现切割, 减少对膀胱中外周组织的损伤[5], 通常应用于精确切割。在手术中,钬激光可以与气化作用结合使用, 将血管的创面封闭, 以此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同时, 该方式为非接触式气化, 无需对肿瘤进行挤压, 防止对组织造成破坏, 提高手术质量。在本研究中, 钬激光治疗膀胱癌与电切手术对比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 但是能够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 付歆颖, 蔡定海, 王云涛, 等.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疗效研究.北方药学, 2012, 9(6):47.

[2] 陈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2):223-225.

[3] 胡近才.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2.

[4] 张斌.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2014(15):7-8.

[5] 申广, 李庆文.HOLRBT与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对比分析.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2):2001-20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82

2015-05-13]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电切膀胱癌尿道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陌生的尿道肉阜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