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2015-05-08李文华赵晖付士地刘艳王朝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阻络内阻肝气

李文华 赵晖 付士地 刘艳 王朝歆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李文华 赵晖 付士地 刘艳 王朝歆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常见中医证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检测, 记录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实质回声、远场回声、肝内血管影像清晰度。结果 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以肝气郁滞型为主, 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以痰湿内阻型为主, 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以痰瘀阻络型为主。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超声表现具有相关性, 利用超声检查可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的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肝;超声;辨证分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 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例综合征。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 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 称为脂肪肝[1]。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虽然经治疗后, 脂肪肝可逆转恢复正常, 但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分析, 以探讨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男73例,女27例, 年龄28~67岁, 平均年龄(55.23±6.77)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以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公布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作为纳入标准:①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女性等);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③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酒精量<40 g/周;④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 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 可伴肝脾肿大;⑤血清转氨酶可升高, 并以丙氨酸转氨酶(ALT)为主,可伴谷氨酰转肽酶(GGT)、铁蛋白和尿酸等增高;⑥肝脏组织学有典型表现;⑦有影像学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凡具备以上第①~⑤项和第⑥项或第⑦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排除各型肝炎、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

1.3 仪器与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9和Voluson E6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4 MHz。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右前斜位, 多切面扫查肝脏, 分别记录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实质回声、远场回声及肝内管道清晰度。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按照《中医肝胆病学》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分为肝气郁滞型、痰湿内阻型和痰瘀阻络型[2]。肝气郁滞型:症见胁肋胀痛, 按之不适, 时有嗳气, 大便不畅,神疲乏力, 舌苔薄白, 脉弦细或濡。痰湿内阻型:症见形体肥胖, 神疲肢倦, 恶心纳呆, 脘胁胀闷不适, 大便软而不爽,舌苔白腻, 脉弦滑。痰瘀阻络型:病程较长, 症见面色晦暗,胁肋刺痛, 或固定不移, 胸闷胀痞, 舌胖紫或瘀斑, 脉弦涩。1.5 非酒精性脂肪肝超声分度标准[3]轻度脂肪肝超声表现为肝内回声增强, 但能显示肝内血管边界及膈肌。中度脂肪肝超声表现为肝内回声中等度增加, 肝内管道或膈肌显示轻度减弱。重度脂肪肝超声表现为肝内回声明显增加, 肝内管道、膈肌或右叶后部分显示很差或不能显示。

2 结果

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证型关系[n(%)]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外, 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因此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并趋低龄化。

本研究显示, 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上以肝气郁滞型为主, 占此型的59%;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上以痰湿内阻型为主, 占此型的47%;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上以痰瘀阻络型为主, 占此型的50%。

肝气郁滞型多因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湿浊不化等原因引起, 在临床上以轻度脂肪肝多见。痰湿内阻型脂肪肝多因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损伤、痰湿阻滞于肝, 在临床上以中度脂肪肝多见。痰瘀阻络型脂肪肝多因病程较长、痰瘀互结、气滞痰凝、脉络阻滞而成, 在临床上以重度脂肪肝多见[4]。

虽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自然发展结局一般为良性, 经过治疗后可以逆转恢复正常, 但也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后果。现今非酒精性脂肪肝已逐渐成为肝脏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且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 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检测值越明显[5], 因此应早期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对于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肝气郁滞型脂肪肝中医治疗以舒肝理气、健脾和中为主, 对于痰湿内阻型脂肪肝中医治疗以祛痰化浊、健脾利湿为主, 对于痰瘀阻络型脂肪肝中医治疗以理气活血通络活血化浊、化痰通络为主。本研究显示中医辨证分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利用超声检查可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的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准确率较高, 可以在早期即作出诊断, 此外超声检查无损伤、无痛苦,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并且可多次重复检查, 因此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此外还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1] 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895.

[2]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1993: 438.

[3]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24-925.

[4] 丁怡敏.不同程度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后彩超改变研究.吉林大学, 2005.

[5] 管军, 蒋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脏, 2013, 18(5):321-3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75

2015-04-13]

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猜你喜欢

阻络内阻肝气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果蔬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