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观察

2015-05-08杨爱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腹膜排气出血量

杨爱芳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观察

杨爱芳

目的 对再次剖宫产患者选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80例均为在本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腹膜内剖宫产术, 观察组患者行腹膜外剖宫产术,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32.9±7.15)min、术中出血量(171.30±10.32)ml、肛门排气时间(6.10±2.75)h、住院时间(4.30±0.30)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54.3±8.55)min、术中出血量(245.70±11.75)ml、肛门排气时间(14.50±3.10)h、住院时间(7.50±0.50)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的手术,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效果较好, 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能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 为患者减轻了手术带来的痛苦, 值得推广应用。

腹膜外;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疗效观察

剖宫产手术是临床上产科常选择的分娩方式, 在临床由于孕产妇因为胎儿及孕妇的特殊情况不宜自然分娩, 或者孕产妇布不能忍受生产的痛苦, 多选用剖宫产手术帮助生产。腹膜内剖宫产是临床上常规的剖宫产手术, 但是常常会给患者带来腔内感染等并发症, 增加患者的痛苦,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上取代了常规的腹膜内剖宫产手术[2], 为了对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在本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的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3岁, 平均年龄(27.15±5.30)岁, 孕周为37~41周, 平均孕周(38.50±1.19)周。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26.95±5.60)岁;观察组平均年龄(27.40±5.10)岁。所选取的患者均有剖宫产指征, 排除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并发症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禁食4 h以上, 放置导尿管,麻醉方式选用腰麻。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腹膜内剖宫产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膜外剖宫产术, 采用子宫顶侧联合式,将腹壁切开, 切口沿皮横纹耻骨联合上2.5~3.0 cm, 长10~14 cm,将皮下脂肪进行横切2~3 cm, 对腹直肌进行钝性分离。分离膀胱筋膜、腹膜, 翻转膀胱, 并分离膀胱宫颈间隙, 下推至膀胱暴露子宫下段, 切开子宫, 将子宫反折腹膜分离, 钝性分离膀胱筋膜, 取出胎儿、胎盘, 并缝合子宫, 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存在, 逐层关腹, 术后预防性抗炎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如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32.9±7.15)min、术中出血量(171.30±10.32)ml、肛门排气时间(6.10±2.75)h、住院时间(4.30±0.30)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54.3±8.55)min、术中出血量(245.70±11.75)ml、肛门排气时间(14.50±3.10)h、住院时间(7.50±0.50)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比较( -x±s)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逐步取代了常规的腹膜内剖宫产, 减少了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成为妇产科重要的术式之一, 解决了临床上常见的难产的问题, 成功挽救母婴的生命, 提高了手术的质量,使产妇成功进行分娩, 保证了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极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4]。在对患者进行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时, 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胎儿已成熟、足月妊娠、胎头半固定等均可进行手术, 在不打开患者的腹膜的情况下进入腹部, 取出胎儿及附属物, 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明显小于进行腹膜内剖宫产手术, 减少了患者由于剖宫产手术而带来的并发症, 例如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和继发性腹膜炎等。

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32.9±7.15)min、术中出血量(171.30±10.32)ml、肛门排气时间(6.10±2.75)h、住院时间(4.30±0.30)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54.3±8.55)min、术中出血量(245.70±11.75)ml、肛门排气时间(14.50±3.10)h、住院时间(7.50±0.50)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的一种手术, 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效果较好, 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防止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 为患者减轻了手术带来的痛苦, 值得推广应用。

[1] 杨华光, 李怡, 何玉荣, 等.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8):21-25.

[2] 刘巧姝, 张静, 张卫社, 等.改良的腹膜侧后入路的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在妊娠晚期穿透性胎盘治疗中的应用.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8(6):617-622.

[3] 戴国亮, 俞静华, 祁可娜, 等.外翻缝合腹膜对剖宫产术后粘连的影响.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5):388-390.

[4] 蒙晓玲.两种术式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 2012, 34(12):1840-18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68

2015-03-23]

223223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卫生院

猜你喜欢

腹膜排气出血量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