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准确性的探讨

2015-05-08崔国雄李院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预测值螺旋造影

崔国雄 李院玲

25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准确性的探讨

崔国雄 李院玲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准确性。方法 104例行256排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的患者, 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中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观察患者的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4支血管在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异同, 来判断冠状动脉CTA准确性。结果 本研究有效病例101例, 404支血管。冠状动脉CTA检查阳性结果为99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结果105支。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71%, 特异性为96.99%, 阳性预测值90.91%, 阴性预测值95.08%, 准确值94.06%。结论 25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是临床检查冠心病的值得信赖的工具。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也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解放前由于医学的欠发达, 死因多为传染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 现在传染病的死亡比例已经很少了。随着国家的富裕, 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变化, 心血管病已经走在死亡因素的前列。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 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因为是有创检查、医疗费用高, 对检查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所以在中小医院不易开展。医学专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无创诊断冠心病的设备, 随着CT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 256排螺旋CT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常规无创检查手段[1]。本研究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 评价256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延安心血管病区行256排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的104例患者, 且该患者必须在行冠状动脉CTA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104例患者中男75例, 女29例, 年龄35~80岁, 平均年龄(56.75±12.21)岁。

1.2 冠状动脉CTA检查 应用256层螺旋CT, 做冠状动脉CTA的患者病例纳入标准必须符合心律齐、休息时心率≤80次/min(如心率>80次/min的患者, 冠状动脉CTA前口服美托洛尔片, 把心率控制≤80次/min), 扫描前常规含化硝酸甘油片, 0.5 mg。经三维重建的冠状动脉CTA片, 必须有2位以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读片, 给出冠状动脉CTA的检查结果。

1.3 冠状动脉造影 均在德国SIEMENS公司的AXIOM Artiszee数字减影机下进行的, 该项手术由2位及以上, 对心血管疾病有介入资格的医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一般选择右侧桡动脉血管途径, 且Allen实验正常, 若桡动脉血管途径有禁忌证时, 也可以选择右侧股动脉途径, 采用Judkins法,将造影导管送至升主动脉处, 探寻左右冠状动脉口后, 左冠状动脉采用左前斜位+头位/足位、右前斜位+头位/足位、后前位+头位/足位等角度;右冠状动脉采用左/右前斜位、后前位+头位等角度进行造影检查, 对两大冠状动脉血管进行多体位和多角度的显影检查, 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术者做出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的判定。依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的定义:至少1支主分支的血管直径狭窄≥50%, 才是有意义的病变, 主要是指右冠, 左冠的左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

2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104例, 共416支血管, 其中有3例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因伪影被排除, 本次有效病例101例, 404支血管。冠状动脉CTA检查阳性结果为99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结果105支。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71%, 特异性为96.99%, 阳性预测值90.91%, 阴性预测值95.08%, 准确值94.06%。见表1。

表1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n)

3 讨论

目前, 关于64 排、256 排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已有较多报道[2], 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 但其属于创伤性检查, 且只能看到冠状动脉腔内病变的表面现象, 并不能看到斑块的内部结构和血管壁情况, 同时, 由于冠状动脉重构的存在也会使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正确评价斑块的大小[3]。因此,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无创、简单的设备进行冠状动脉检查。自 16 排螺旋 CT 诞生至今, 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并且得出冠状动脉CTA能很好的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程度和严重性, 对缺血症状的患者提示显著狭窄的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2,4]。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不成正比, 而是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性质有较大的关系。冠状动脉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重构情况、斑块成分、斑块偏心指数等, 提示斑块是否稳定,冠状动脉CTA虽不能直接诊断斑块的稳定性, 但可依据血管重构情况及斑块的成分、斑块偏心性等来推测其稳定性[5],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强而有力的资料。有大量研究报道[6-9]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有非常高的阴性预测值(>95%), 这表明它可以作为一个排除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可靠诊断技术, 从而有效减少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术的过度应用,也能提供独立的预测疾病进展和心脏事件的预后信息。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快速发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率在下降, 但冠心病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 基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来判定个人风险是很困难的。因为25%~50%心肌梗死患者没有任何传统危险风险因素。不能忽略亚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无症状人群的患病率, 如近几年报道的青年大学生在长跑运动中突然猝死, 多考虑死于冠心病。冠状动脉 CTA 用非侵入性的方式有助于确定处于危险的亚临床冠心病, 尤其是在青少年和传统低风险人群[10]。

本研究通过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得出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71%, 特异性为96.99%, 阳性预测值90.91%, 阴性预测值95.08%, 准确值94.06%。国外文献研究报道[11]:256排螺旋CT对狭窄≥50%的冠状动脉血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和95%, 敏感度较本次研究低, 特异性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表明25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冠状动脉CTA特别适用于症状不典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随访, 对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的患者可用冠状动脉成像来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12]。

综上所述,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冠状动脉造影, 但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经济、无创、方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病变检查手段。

[1] 李佩玲, 徐克, 黎庶, 等.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6, 3(1):18-22.

[2] Miller JM, Rochitte CE, Dewey M, 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by 64-row CT.N Engl J Med, 2008, 359 (22):2324-2336.

[3] 王锡明, 武乐斌, 李振家, 等.64层螺旋 CT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11):1201.

[4] Mowatt G, Cook JA, Hillis GS, et al.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Heart, 2008, 94(11):1386-1393.

[5] Shah PK.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thrombosis: role of plaquerupture and plaque erosion.Prog Cardiovasc Dis, 2002, 44(5):357-368.

[6] Sun ZH.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echnical developments, radiation dose and diagnostic value.World J Cardiol, 2010, 2(10):333-343.

[7] 陈少源, 苏又苏, 谢培益, 等.双源CT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9):2125-2127.

[8] Zhang LJ, Yang GF, Huang W.Incidence of 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 in 1879 Chinese adults on dualsource CT angiograph.Neth Heart J, 2010, 18(10):466-470.

[9] Carrigan TP, Nair D, Schoenhagen P, et al. Prognostic utility of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ut no documen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ur Heart J, 2009, 30(3): 362.

[10] Lee S, Choi EK, Chang HJ, et al.Sub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s detected by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an asymptomatic population.The Kor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0, 40(9):434-441.

[11] Mir-Akbari H, Ripsweden J, Jensen J, et al.Limitations of 64-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alcium and motion but not short experience.Actca Radiol, 2009, 50(2):174-180.

[12] 国庚, 周诚.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 4(1):1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53

2015-04-13]

716000 延安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预测值螺旋造影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