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2015-05-05曾建兵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白萝卜实验课实验教学

曾建兵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生命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上好实验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实验课到底开设得如何呢?以下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把探究实验变成了知识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这些知识,实验探究的目的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因此,只有教师本身认识到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性,才能认真有效地去实施实验教学。要有效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师本身对实验探究要有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同时要善于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能力。对于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力和兴趣的问题,教师还要有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不是那些简单的纸上谈兵的播放录像、讲解等。作为生物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实验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应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

二、注重探究方法,提高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个实验学生选择了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并实验检测发现白萝卜中有还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质。而课前,我们在实验桌上还摆了甘蔗汁、面粉、西红柿、小白菜、甘蓝叶、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学生选择。由于此实验操作较简单、易成功,所以在实验中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只是选择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又该如何呢?在实验分析后,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是否只含有一种物质?比如,白萝卜中是否只含有还原糖?有没有蛋白质?学生很快会明白生物组织中不只含有一种物质。能否用白萝卜来检测蛋白质、用花生来检测还原糖、用大豆来检测脂肪呢?让学生尝试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量只当一个组织者,不以自己的思维左右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又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前,我们同样在实验桌上摆出的材料有紫色洋葱、白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实验材料能否选用白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选用紫色洋葱的意义何在?实验试剂,除了30%蔗糖溶液,能否用其他试剂浓度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尝试实验,讨论实验现象。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既可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及思维方法,分享、体验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快乐。否则,很多学生在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常常是马虎应付;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如硬把无现象说成有现象,或是把错误现象说成正确现象。这样的教和学要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那是不可能的,学生对上实验课也就没有了信心、不感兴趣。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画又细又齐的滤液细线,很多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四条色素带比较模糊,不清晰。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分析总结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法,如直接用尺子为界,用毛笔沿尺子画几次即可,又有人提出用两片载玻片为界来画线,效果都不错。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更新观念,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白萝卜实验课实验教学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如何防治白萝卜裂根病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